下鍋爛

下鍋爛,學名礁膜,生長在中潮帶岩石上,產於嵊山、象山港。我國東南沿海均有分布。

俗名:下鍋爛
學名:礁膜(礁膜有多種)
產地: 生長在中潮帶岩石上。產於嵊山、象山港。我國東南沿海均有分布。
產期:生長盛期4~5月。可供食用和作飲料。
藥用: 藥用價值
藻類植物礁膜科礁膜Monostromanitidumwittr 的藻體
形態特徵
藻體為片狀,膜質,單層細胞黃綠色或淡黃色,體柔軟而光澤;一般個體較小,高2~9cm,幼體為囊狀,很快裂為不規則的膜狀藻體邊緣多襞褶。藻體邊緣厚約17微米,近基部厚29~32微米。隆冬時節,礁膜在冰冷的水波里輕柔擺動。遠遠看去,似春天的嫩草一樣可愛。
生長季節 產期
12月至次年5月。
生長盛期4~5月。
生境分布
生長在內灣水靜處的中高潮帶蔭蔽處的岩石上 ,或具有泥沙的石塊上。
中國東南沿海均有分布,以長塗、衢山島、嵊山、象山港為多。
食用價值
鮮嫩,味美,是居民喜食的藻類之一。藻體遇到熱水很快解體。水燒開以後,把它下鍋,翻一個滾就行,所以漁村里人叫它“下鍋
爛”。只要喝過一碗“下鍋爛”的人,一輩子也會想著它的鮮味兒。
漁村有這樣的歌謠———蛤蜊鮮到嘴,牡蠣鮮到心,“下鍋爛”鮮到腳後跟。
藥用價值
礁膜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胺基酸、多種礦物質。礁膜性味鹹寒,具有清熱化痰、利水解毒、軟堅散結的功效。用於喉
炎、咳嗽痰結、水腫等。藥理研究知礁膜具有降膽固醇的作用。脾胃虛寒者忌食。
性味功能
鹹、寒,清熱化痰、利水解毒、軟堅散結。

喉炎、咳嗽痰結及水腫等。
套用參考
1.喉炎、咳嗽痰結:全藻、石藥、大青葉、柴胡各15克,水煎服,1日2次。
2.水腫、小便不利:全藻、蠣菜、車前子各15克,水煎服,1日2次。
附註
礁膜具有降膽固醇的作用。

《下鍋爛》 鄧剛

我的家在遼東半島的尖尖上,出門就是海,好吃的東西多極了。礁石上有一片片牡蠣,只要用蠣鉤子噹噹敲打幾下,再輕輕一掀,便露出一窩白嫩的蠣肉,咬一口餅子,就一口蠣肉,咂巴咂巴嘴兒,可真鮮死了!礁石旁還有美味的蜆子和用針一挑一嘟嚕肉的香海螺。再往水裡走,肥肥的大赤角紅蟹子,比雞蛋還有營養的刺鍋子(海膽),還有胖乎乎的海參、鮑魚、扇貝,據說多么高級的宴會也少不了這些海味兒。 但是,在海邊上長得最多,看得最多,吃得最多,聞到味兒也最多的還是海菜。這東西潑實,沿著彎彎曲曲的海灘,長得綠茵茵的一片,集市上所有的海物,數它賤,吃起來也省事,水燒開以後,再把它下鍋,翻一個滾就行,所以漁村人叫它下鍋爛。只要喝過一碗下鍋爛的人,一輩子也會想著它的鮮味兒。大冷天,滿身冰茬鹽花的打魚人下了船,咕嘟嘟喝上一碗熱乎乎的下鍋爛湯,立即熱氣四溢,血脈貫通,渾身浪打風搖的乏勁兒,一掃而光!再品品那海參呀,鮑魚呀,扇貝呀,蜆子呀,蠣子呀,味道全有了!難怪漁村有這樣的歌謠:蜆子鮮到嘴,蠣子鮮到心,下鍋爛鮮到腳後跟。 下鍋爛是又薄又嫩的小綠葉葉,卻只在冬天裡長,而且天越冷越長得旺,味道也越鮮。姑娘們蹲在冰冷的水灣里,用凍得紅腫的手指頭一點點從礁石上往下揪,很不容易;揪一會兒,手指就凍得貓咬似的痛,但姑娘們不在乎,依然嘰嘰嘎嘎幹得歡。這硬功夫是從一代代老輩勤勞的漁家人傳下來的。當她們還吃奶的時候,母親就把她們捆綁在腰後,拐著筐子下海;剛會走,就跟在母親身後揪海菜,揪一會兒,小手凍勾勾了,痛得不行,就嗚嗚地哭,當媽的回過頭來用嘴含著孩子的小指頭咂一陣。緩過熱來,便喝斥著說:“乾吧,凍過勁就好了!”果然,孩子不再哭了,那小手開始麻木,過一會兒就不痛了。漁村人就是靠這種“凍過勁就好了”的精神,支撐著一代代家業。 隆冬時節,寒風呼號,灰白色的天,土黃色的地,一派死氣沉沉,連老綠色的松樹也像蒙上了一層灰。然而在浪頭翻滾、冰雪覆蓋的海灘上,一片片鮮嫩的海菜,卻像綠色的綢緞,在波浪里輕柔地擺動。海菜是海邊人的命根子,海菜餅子,海菜包子,海菜粥……三年災害那陣,不知救了多少人的命,那年頭,連八十歲的老人也顫顫巍巍地拄著拐下海,老老少少走向了海灘,大家拚命地揪呀,揪呀,一潮一潮,成千上萬筐海菜拐出了海灘。可是你回頭再看,海灘上仍是鮮綠的一片!下鍋爛通人性,它知道人們挨餓,需要它,就使勁地長,把營養獻給人們。下鍋爛有營養呀,人吃了長勁,豬吃了長膘,雞鴨吃了下大個兒的蛋。漁村人靠著它,在那艱難困苦的年頭,挺起身架去迎風踏浪。 前些年我回家鄉一趟,母親發愁地說:“現在回來幹啥,吃不著魚,看不見蝦!”我說:“喝碗下鍋爛比什麼都強!”父親在一旁嘆口氣:“這年頭,揪下鍋爛也是走資本主義!……”倔強的小妹妹一聲不響地拐著小柳筐下海了,但不一會兒,就被工作組的人攆回來,她手上腳上被蠣殼子劃出了血道道,小柳筐被人家用腳踹碎了。我拉著妹妹冰涼的小手,說:“哥哥什麼也不想吃!”小妹卻驕傲地從衣兜里掏出一球濕漉漉的下鍋爛,母親趕緊給我熬了一大碗下鍋爛湯。我含著淚花喝著,卻不感到有什麼鮮味兒,反覺得有些苦。 那一年又趕上了寒流,冰雪遮天蓋地,正在飛涌的浪濤也突然被凍凝在半空,形成一道道固體的白色浪峰。我望著連天的冰雪,心裡猛然一動,那下鍋爛完了吧,便跑向海灘。確實什麼也沒有了,到處是一片銀白色,我撿塊蠣殼,使勁地挖著雪,陡然,在那堅硬的冰層里閃著一片淡淡的綠光,啊,下鍋爛!它雖然凝結在冰層里,卻頑強地向上伸展著葉片,不難看出,它是在水中擺動漂浮時突然被凍住的,所以,還保持著輕柔的身姿。我急急地刨碎冰塊,便露出下鍋爛那同冰茬結成一體的僵硬葉片,像一塊遠古的植物化石,但卻閃爍著綠得可愛的光。不知怎么的,我想起了風雨山林里的邊防戰士,煙火轟鳴中的煉鋼工,險濤惡浪里的打魚人…… 第二天,艷陽高照,冰雪消溶時,下鍋爛卻又在波浪里翩翩起舞了,你綠色的葉尖尖,仿佛是無數雙綠色的小手,倚著海濤的節奏打拍擊掌。漁村一個長輩爺爺對我說,他小時候趕上一次大寒潮,魚兒凍成了棍,蠣子凍凸了蓋,蜆子凍碎了殼,海參凍成了冰蛋蛋,可下鍋爛沒事兒,這東西命大,凍不死! 也有好長時間沒回家鄉了。妹妹來信說,現在家鄉好啦,不用說下鍋爛,鮮魚肥蟹也管你吃個夠!可我並不想那些鮮魚肥蟹,我想的是那些腳踩、浪砸、寒風掃的下鍋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