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亭

下棋亭

下棋亭,華山的著名景觀之一,位於華山東峰之側,一座窄僅盈丈、四周孤峭的小山頭上。 十年文革時期,鐵亭被毀。1985年,在原處又建造一石亭,白石配綠樹,更加美觀。亭中有一石桌,桌上有當年趙匡胤與陳摶下棋時的殘局,桌旁有四個石凳。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下棋亭下棋亭
孤峰獨亭,三面臨空,與東峰僅有著名險道“鷂子翻身”相連。登臨此處即有身心俱曠、天地悠悠之感,待雲升霧起時更有如海上仙島,忽隱忽現,令人慾乘風歸去,飄飄欲仙。“自古華山不納糧”、“賭棋輸華山”的故事也發生在此。東峰東南側有一座孤峰,峰頂平坦,是為博台。台上面積約數平方米,三面臨壑,與東峰僅一刀形山背相連。雲霧天氣如海上仙島,忽隱忽現,非常神奇。

相關傳說

相傳漢武帝時,衛叔卿修道於華山,武帝命使臣及其子度世到華山去召還,見叔卿與幾個人博戲於石上,因而又名“博台”。
又傳說,趙匡胤為感謝華山道士指導,做官後來華山尋找此人遇見道士陳摶,見有棋盤棋子放置於桌上,便打賭下棋,第一盤結束後,二人便來到此處繼續下棋,兩盤棋趙匡胤便輸光了所帶錢物,第三盤又把華山給輸了,所以有“自古華山不納糧,皇帝老子管不住”的說法。後來為紀念此事,後人就在這裡建一鐵亭。

旅遊探險

下棋亭是華山最有名的險境,從外形看位於一個峭壁的外邊,這片石壁是向內傾斜的角度,石壁上釘著小孩手臂粗細的鐵梯子,人們往下爬的時候看不見腳下的梯子,只能靠著石壁用腳去試,等踩實了才能往下移動,一不小心就粉身碎骨了。梯子最下邊是一道石樑,最多只能兩個人並排走,石樑兩邊也有護欄。順著石樑大概走五、六百米有一個石台,石台上用石頭修了一座亭子,亭子裡邊有一張石桌,兩把石凳。這個亭子就是傳說中的下棋亭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