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頜竇內鏡檢查術

上頜竇內鏡檢查術

上頜竇鼻內鏡手術是利用高分辨、可變換視角的Hopkins內鏡開展鼻竇手術,上頜竇內鏡檢查術使鼻腔、鼻竇,尤其是深部的手術能在直視下進行。

上頜竇鼻內鏡手術是利用高分辨、可變換視角的Hopkins內鏡開展鼻竇手術,

上頜竇內鏡檢查術上頜竇內鏡檢查術
使鼻腔、鼻竇,尤其是深部的手術能在直視下進行。且利於一些凹陷和裂隙內的病灶清理,可恢復鼻竇的通氣和引流功能。在直視下手術組織損傷少,出血少,術中視野清晰,可以避免一些併發症的發生,成為常規鼻、鼻竇手術的補充

適應症

1、X線或CT影像學檢查提示上頜竇模糊或懷疑有占位性病變;
2、上頜竇異物;
3、牙源性上頜竇鼻炎;
4、上頜竇壁骨折或眶底爆折;
5、面頰部疼痛或面頰部腫脹原因不明;
6、上頜竇手術後仍有症狀。

準備

1、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內鏡為0°、30°和70°三種,直徑4.0mm,
上頜竇內鏡檢查術鼻內鏡
鏡身長180mm,這種內鏡視野大,亮度好。
2、兒童可用直徑2.7mm內鏡。同時應備有冷光源和光源導線。
3為了做一些簡單操作,還應準備下列器械:0°和45°篩竇鉗、直吸引管、彎吸引管、上頜竇套管穿刺針、上頜竇活檢鉗、蝶竇咬骨鉗等。
4、術前患者行X線,CT、血常規檢查,無其他嚴重器質性病變。
5、術前半小時肌注阿托品0.5mg及安定10mg。
6、若有攝錄系統,有助於操作、教學和資料保存,檢查前均應剪鼻毛。

操作方法

1、病人取坐位、斜坡臥位或仰位均可。常遠見鼻面部消毒,鋪無菌巾。

2、可以採用下鼻道進路或尖牙窩進路。

上頜竇內鏡檢查術上頜竇內鏡檢查手術器械

下鼻道進路:l%地卡因麻黃素棉片做鼻腔黏膜表面麻醉,重點麻醉下鼻道外側壁黏膜,套用上頜竇套管穿刺針或環鑽從下鼻道前端向內1.0cm處進針,刺入上頜竇內。若使用環鑽,可將骨質及兩層黏膜同時取出,在上頜竇與下鼻道之間形成一圓形、直徑5~8mm通道,既有利於檢查及器械進入竇內操作,又為以後竇內沖洗與引流創造條件,是具有診斷與治療雙重效果的方法。套用套管穿刺針刺出的骨孔,檢查結束後很快閉鎖。
尖牙窩進路:1%利多卡因腎上腺素溶液做尖牙窩黏膜下浸潤麻醉。手術者站在或坐在病人的右側,用左手拇指翻開病人的上唇,左手示指摸到眶下緣,以免損傷眶下神經。將上頜竇套管穿刺針用鏇轉力經尖牙窩刺入上頜竇,拔出穿刺針,保留套管。

3、將0°、30°和70°內鏡依次經套管插入上領竇內,鏇轉鏡面即可看清上頜竇各壁及自然開口。

如遇出影響觀察,可用腎上腺素棉片在造口處壓迫止血,或用生理鹽水反覆沖洗及棉片壓迫,一般出血很少,不會影響觀察。若竇內有新生物,可以使用內鏡活檢鉗取材,並仔細觀察腫物外觀,最好同時照像或同步列印照片。如果竇內已被腫物填滿,取活檢後可停止檢查。若有膿性分泌物應吸取送細菌學檢查及抗生素敏感試驗。

觀察依據

1、正常上頜竇:黏膜薄而透明,可看到黏膜下黃色骨壁,細小血管清晰可見,在內側壁上方可看到自然開口,有時還可看到副口。在自然口的後方有一凹陷,略呈藍色,是上頜竇與後組篩竇之間的薄壁。

上頜竇內鏡檢查術內鏡下的上顎竇腫瘤

2、上頜竇炎:急性上頜竇炎黏膜充血呈鮮紅色並有水腫,細小的血管擴張變粗、模糊不清,有粘液或膿性分泌物堆積。早期牙源性上頜竇炎來自根尖周圍感染,可見竇底出現局限性充血和水腫。慢性上頜竇炎黏膜腫脹增厚,可有散在性水腫、息肉、纖維變性、囊腫及膿性分泌物,自然開口常被阻塞。

3、變態反應性上頜竇炎:黏膜蒼白水腫,血管紋理消失,有時可見竇內充滿息肉,若有繼發性感染則可見黏膜充血和膿性分泌物堆積。

4、上頜竇囊腫:粘液囊腫常位於竇的下壁,囊壁甚薄,表面光滑,黃色透明,囊腫以外的黏膜形態正常。若囊壁被內鏡觸破,則囊腫因內容物流出而消失。牙源性囊腫通常較大,常在插入內鏡時囊壁破裂,流出的液體為深褐色,內含膽固醇結晶。

5、上頜竇腫瘤:內鏡可查出小的腫瘤和手術後復發的腫瘤,並可通過活檢作出診斷。大的腫瘤應結合影像學判定腫瘤範圍。

注意事項

堅持無菌操作 兩徑路檢查均為創傷性檢查,均圍繞上頜竇前方與

上頜竇內鏡檢查術檢查上頜竇
面部“危險三角”相聯,故有感染可導致顏面部蜂窩織炎,甚至有導致海綿竇炎的可能。所以作好鼻腔口腔進路的消毒,術中堅持無菌操作是重要的一環。

術中的配合 (1)由於穿刺套管針芯長,使之與套管間有一道“台階”,故當穿刺針有“落空感”後需推進一部分,否則套管尚在管外,拔出針芯後用吸引器吸盡竇腔內分泌物及滲血,利於檢查視野清晰,必要時可用生理鹽水沖洗竇腔,吸盡後再行檢查。(2)術中鏡面血染可用無菌蒸溜水棉球擦拭後進行。術中執行活檢,可拔出套管,立即用上頜竇大號刮匙在穿刺部位一壓出現一洞穴後放入各種角度的取材鉗後即可進行。

內鏡用具用畢的處理 用過的鼻內鏡需用流水沖洗鏡頭、鏡桿,套管用棉簽擦盡、晾乾,按前述消毒方法處理後備用,鉗子關節處注入少許石臘油以保持其靈活性,導光束放在長櫃裡不宜過度彎折,避免折斷導光束纖維。

CT掃描 鼻內鏡對上頜竇的檢查能直觀、準確系統作用,而CT掃描能全面顯示鼻腔鼻竇的病變程度和範圍。因此CT掃描和鼻內鏡檢查是術前不可少的兩項措施,有相互補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是手術成功的必要條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