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經外穴位

針灸學名詞。又稱上肢經外奇穴。經外穴位上肢共12個。

概念

指上肢經外奇穴,共12個。

解讀

上肢經外奇穴共12個,分別為肘尖、二白、中泉、中魁、大骨空、小骨空、腰痛點、外勞宮、八邪、四縫、十宣、肩前。

中醫套用

1、肘尖

定位:在尺骨鷹嘴突起之尖端。

主治:瘰癧,癰疽,疔瘡等。

刺灸法:艾炷灸3~7壯;艾條灸5~15min。

2、二白

定位:位於前臂屈側,腕橫紋上4寸,橈側腕屈肌腱兩側,各1穴。

主治:痔瘡,脫肛,前臂神經痛等。

刺灸法:直刺0.5~1寸;艾炷灸3壯,或溫灸5~10min。

3、中泉

定位:位於腕背橫紋上,陽溪穴與陽池穴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支氣管哮喘,心痛,角膜斑翳,胃痛,腹痛,癔病,腕痛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艾炷灸3~7壯。

4、中魁

定位:位於腕背橫紋上,陽溪穴與陽池穴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支氣管哮喘,心痛,角膜斑翳,胃痛,腹痛,癔病,腕痛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艾炷灸3~7壯。

5、大骨空

定位:位於手拇指背側骨關節橫紋的中點。屈指當骨尖陷中。左右計2穴。

主治:眼病,吐瀉等。

刺灸法:艾炷灸3~5壯,或溫灸5~10min。

6、小骨空

定位:位於手小指背側,第一、二指骨關節橫紋的中點,屈指取之。左右計二穴。

主治:眼病,耳聾,喉痛,指節痛等。

刺灸法:艾炷灸3~5壯,或溫灸5~10min。

7、腰痛點

定位:在手背側,當第二、三掌骨及第四、五掌骨之間,當腕橫紋和掌指關節中點處。

主治:急性腰扭傷。

針刺法:由兩側向掌中斜刺0.5~0.8寸。

8、外勞宮

定位:在手背正中央,當腕背橫紋至第三掌骨小頭聯線之中點,與勞宮相對處。

主治:小兒消化不良,落枕,掌指麻痹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艾炷灸1~3壯,或溫灸3~5min。

9、八邪

定位:位於手背側,微握拳,第一至第五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左右共8穴,《奇效良方》稱第一、二掌骨小頭間為大都;第二、三掌骨小頭間為上都;第三、四掌骨小頭間為中都;第四、五掌骨小頭間為下都。

主治:頭風,牙痛,手臂紅腫,毒蛇咬傷,痹證,頭痛,項強,咽痛,瘧疾,目疾。

刺灸法:針0.1~0.2寸,或刺出血;艾炷灸5~7壯。

10、四縫

定位:位於第二、三、四、五指掌側面,近端指關節橫紋中點。

主治:小兒疳積,小兒百日咳,蛔蟲症,小兒消化不良,手指關節炎等。

刺灸法:點刺出血或點刺後擠出黃白色透明液。

11、十宣

定位: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離緣0.1寸(指寸)。

主治:扁桃體炎,急性病,失神,眩暈,癲狂,乳蛾,高血壓,短氣不得語等。

刺灸法:針刺出血。

12、肩前

定位:正坐垂肩,腋前皺襞頂端與肩髃穴連線的中點。

主治:肩臂痛,臂不能舉。

操作:1-1.5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