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無聊症

上網無聊症

上網無聊症,是網路依賴症的一種病態延伸,即長時間無目的和理由反覆進行網路衝浪,且呈現出一種焦慮、憂鬱等心理。 主要表現為上網的時候漫無目的,看電影嫌浪費時間,玩遊戲又怕上癮,打開QQ又不知道和朋友說什麼……於是只好不停地開網頁關網頁,不停地右鍵刷新,如果你在面對網路的時候也有以上這些“症狀”,這就是所謂的“上網無聊症”。

症狀表現

當人們在快節奏,高壓力,擠時間的道路上奔跑時,面對片刻停歇,大多數人無法靜下心來細品一杯茶,翻兩頁書,放空腦袋對著天空微笑,更多人選擇上網。可是無聊的人們在面對網路時,也變得更無聊了。

症狀調查

相關調查顯示,有超過80%的網民患有不同程度的上網無聊症,20到40歲之間覺得上網無聊的人居多。

症狀成因

從前人們通過面對面交流交際獲得自己所需的知識,而今有了網路,它的便捷、快速、廣泛性讓人們從實際轉向了虛擬。甚至大眾將自己的情感宣洩也轉向了螢幕。對網路信息依賴程度過大。

當人們熟練掌握網路,卻看到滿屏快速更新但更多的是複製品時,人們對網路新鮮感就急劇下降。並且網路建立的關係大多不如現實中的牢固,比如你今天不開心在網上找個網友訴說,但是明天你明明看到他線上,對方也不搭理你,幾次下來,你們之間就有可能不再聯繫。所以當情感靶標都是不確定游離狀態下,人們對網路就會越來越茫然,從而形成網路發獃症,或者是上網無聊症,會使人們缺乏目的、沒有動力、形成孤獨感。

此外,上網本身目的性不強,也是導致上網無聊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一項網路心理調查顯示,有接近75%的網民表示上網本身並沒有目的性,在18至29歲的網民中,有53%表示上網僅是為了娛樂、打發時間,而隨著年齡增長,這一比率要明顯降低。

症狀應對

網路的存在只是人們生活中的輔助品,功能有限,不可將有限的功能承載無限的需求。生活不是只有一方螢幕而已,螢幕裡面的世界很大,螢幕外面的世界更廣。回歸到現實中,給生活和工作設計個勞逸結合的規劃;尋三五知己,加強溝通與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讓心情陽光起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