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病

上班病

“上班病”就是當前各單位上班的工作人員在上班時具有庸、懶、散、軟等現象。

概況

專題會專題會

河南省信陽市繼實施“五禁止”、“十不準”、“零阻礙”服務後,信陽市委、市政府為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轉變機關幹部作風,提高服務效能,提升整體素質的又一重要創舉,可謂是號準脈下準藥,順民意得民心,增效能樹形象。決定自2012年6月起,在全市開展治理“庸懶散軟”等“上班病”活動,切實解決全市黨政機關幹部中存在的“庸懶散軟”問題。

作用

治理“上班病”,是在號準了少數單位和黨員幹部患有“庸懶散軟”症狀脈的基礎上,開出的一劑“良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通過治理“上班病”,讓患病的黨員幹部及時煎服這劑“良藥”,做到清除病根,藥到病除。

目的

開展治理“上班病”活動,主要目的就是著力解決各級、各部門存在的能力不足、疏於管理、甘於平庸、懶於履職和紀律鬆弛、作風渙散等突出問題,實現治庸提能力、治懶增效率、治散正風氣、治軟強責任的治理效果,使廣大黨員幹部的責任意識明顯提高,工作能力明顯提升,工作作風明顯改進,紀律觀念明顯增強,工作效能明顯提升。治理“上班病”,實乃務實之舉,創新之舉,為民之舉,符合客觀實際,符合發展需要,符合民心期盼,治出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治出科學決策,治出科學發展,真正得實惠、享方便的是老百姓,帶來的是千萬信陽人幸福指數的不斷攀升,必將推動信陽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進步。

方式

宣傳宣傳

治庸、治懶、治散、治軟,問事、問效、問責。成立治理“上班病”活動領導小組,採取多種形式,明察暗訪,發現“庸懶散軟”幹部,不留情面,嚴肅處理,不僅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還要對相關領導人員實施問責,形成強大的震懾力,讓“庸懶散軟”沒有市場和土壤,使“甘於平庸、不求上進;懶惰成性,精神懈怠;自由散漫,無組織無紀律”的幹部自我修正,效仿者引以為戒,否則就會掉帽子、沒位置、失面子、丟里子,不敢“庸懶散軟”,使每一個職位都成為一份職責、一種擔當,為提升黨和政府的形象,提高民眾滿意度做出貢獻,為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和河南省農村改革發展試驗區建設,爭當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排頭兵提供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

措施

自河南省信陽市市制定下發了《關於在全市黨政機關開展治理庸懶散軟等“上班病”活動的實施方案》以來,各級各部門積極行動,迅速在全市掀起了治理“上班病”活動高潮。主要措施:

抓學習宣傳,注重提高“防病”意識。

信陽市不斷加強政治業務學習,有效提高各級各部門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達到“強身健體”效果。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在報紙、電視上開闢專欄,廣泛宣傳治理“上班病”的經驗做法,使廣大黨員幹部深刻認識到“上班病”的危害性,增強自我“防病”意識,掌握治理“上班病”的方法,自覺抵制庸懶散軟等現象的發生。

抓問題查擺,注重發現“發病”苗頭。

信陽市針對庸懶散軟等“上班病”問題,對全市黨員幹部進行一次“全面體檢”,及時發現苗頭性問題。通過自查,分析思想根源,查找自身差距,敢於亮醜;通過互查,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互幫互助,點明問題,找準癥結;通過督查,防止搞形式、走過場,促進黨員幹部“上班病”問題早發現、早治理、早見效,推進治理“上班病”活動紮實開展。

抓督促整改,注重對症下藥。

訪談訪談

信陽市把治理“上班病”的落腳點放在“治”上,堅持邊學邊改、邊查邊改、邊整邊改,圍繞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整改方案,採取管得深、管得久、有針對性的過硬措施,注重對症下藥,確保問題整改到位,防止走形式、走過場。

抓活動效果,注重藥到病除。

信陽市找準活動載體,突出治理效果,把治理“上班病”活動與加強機效能建設、“比一比、評一評、能力型機關建設”、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等工作結合起來,拓展治理範圍,擴大治理效果。同時,嚴肅執紀問責,對發現“上班病”的典型問題,不僅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還要對相關領導實行問責,增強治理的“藥效”。

評價

通過召開治理“上班病”專題會議,再次認真學習了關於治理庸懶散軟等“上班病”檔案精神,同時就前段的明查暗訪情況做了通報,並就下步工作做了詳細安排。一致評價為:

治庸提能力。

以治理精神懈怠、平庸無為為重點,著力整治辦學思路不清晰,決策不民主,管理不科學,制度不健全,責任不落實,工作安於現狀,工作責任心不強,不服從安排,不顧全大局,工作拈輕怕重等現象,切實增強教職工創先爭優意識,紮實推進工作,促進教育科學發展。

治懶增效率。

以治理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為重點,著力整治政令不通,對上級安排的工作推、拖,不調查研究,不深入課堂,不鑽研業務,崗位職稱上去了,思想卻落後了,工作勁頭沒有了,不加強政治、業務學習,不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不認真落實教學常規等現象,切實提高教職工工作的主動性、自覺性,提升工作效能。

治散正師風。

以治理紀律渙散、貪圖享受為重點,著力整治學校校風差,正氣不足,不敢於伸張正義,作風渙散,制度形同虛設,規範辦學的規定執行不嚴,教師師德修養不足,貪圖享受,精神渙散,上班遲到、早退、缺崗,工作期間上網玩遊戲,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等不良現象,激發廣大幹部、教職工的蓬勃朝氣、浩然正氣和創新創業的勇氣。

治軟鼓幹勁。

以治理領導班子軟弱渙散、不敢堅持原則為重點,著力整治對教育改革、教學創新不敢“碰”,學校領導對有償家教、賭博打牌等違反規章制度和師德規範的行為不敢“管”,對不負責任、質量低下的教師不敢“批”,對擾亂學校秩序、損害學校利益、影響教育發展的不良現象不敢“言”,對品行不好、擾亂學習的學生不敢“教”等現象,激發廣大幹部堅持原則、敢抓敢管、勇於擔當的幹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