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

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

2009年11月9日,“鄭氏企業家國際聯誼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多位鄭氏企業家和國家政府有關領導人應邀出席了此次會議。為了弘揚和研究鄭桓公文化,資助和推動鄭桓公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發展,貫徹李長春同志“弘揚鄭文化,振興我中華”的題詞,會上大家一致倡議成立“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通過積極籌備,世界鄭氏企業家總商會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同意批覆下,於2010年8月在上海市社會團體管理局註冊登記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

基本信息

簡介

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

本基金會的名稱是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

本基金會屬於非公募基金會

本基金會的原始基金數額為人民幣500萬元,來源於發起人鄭榮德的捐贈。

本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是上海市社會團體管理局,業務主管單位是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

本基金會的住所上海市虎丘路27號318室。

業務範圍

本基金會公益活動的業務範圍。

(一)資助鄭桓公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著作研究及學術交流等活動。

(二)資助有示範性、民族性的鄭桓公文化研究項目以及文化設施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等公益事業。

(三)資助上海市文化事業及文化人才的建設和培養。

(四)資助政府交辦的其他文化公益事項。

宗旨

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的宗旨是籌措鄭桓公文化研究資金,資助公益文化事業,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扶植文化人才,促進文化交流,致力於鄭桓公文化和上海市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功能

主導發展功能

通過弘揚和研究鄭桓公文化事業及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為平台的資助和支持,隨著社會財富的增加和國家對外改革開放程度的擴大,社會上的各類文化基金和基金會越來越多,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成為活躍的文化投資和融資領域。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以鮮明的政治導向、積極的社會效益、廣泛的公益服務,國際化操作規範,支持鄭桓公文化事業及其他文化產業項目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主導作用。

吸納資源功能

通過公平公正公開的基金會運作,把社會上有意資助文化的分散資金和資源集中起來,有效地投入到文化事業的發展中去。隨著世界文化事業的高速發展,不少國家特別是我國政府提倡文化強國、文化強省、文化強市的發展文化氛圍。許多個人和機構也有資助文化產業發展的強烈願望,但又顧慮政策風險、操作失誤等諸多問題。通過基金會的運作,可以使分散的資金髮揮規模效應,使資助的風險得到有效的規避和化解,使資助者支持文化發展的良好願望得以實現,同時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鼓勵文化產業項目發展功能

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作為發展文化事業的集融資平台,鼓勵和支持在陝西華縣成立“華山桓公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以項目公司的形式投資發展鄭桓公文化產業園、鄭桓公大殿和華山龍園項目建設,現已在當地政府批准立項。該項目的投資不但推動了鄭桓公文化事業的發展,同時促進了陝西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對發展國家的社會經濟和壯大基金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擴大交流功能

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作為文化交流平台,推動全國和上海與海內外鄭氏文化的交流,吸收人類文化發展的最新成果,基金會的集資融資和文化資助的範圍,將立足於海內外鄭桓公後裔以及社會文化資助,企業和個人進行交流合作,相互委託交叉資助。推動中華民族文化、上海文化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競爭交流,與國內外的優秀文化成果共存共贏。

收入來源

(一)海內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自願捐贈;

(二)基金利息;

(三)投資收益;

(四)政府資助或專項撥款;

(五)其他合法收入

本基金會的財產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本基金會根據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範圍使用財產捐贈協定明確了具體使用方式的捐贈,根據捐贈協定的約定使用。

接受捐贈的物資無法用於符合本基金會宗旨的用途時,基金會可以依法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收入用於捐贈目的。

財產用途

(一)鄭桓公文化研究及本市文化事業的發展;

(二)本基金會投資的項目;

(三)理事會會議經費;基金會日常工作保障;

(四)理事會通過的其他正當開支。

本基金會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則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

本基金會每年用於從事章程規定的公益事業支出,不得低於上一年基金餘額的8%。

本基金會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支出不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

本基金會開展公益資助項目,應當向社會公開所開展的公益資助項目種類以及申請、評審程式。

捐贈人有權向本基金會查詢捐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於捐贈人的查詢,基金會應當及時如實答覆。

本基金會違反捐贈協定使用捐贈財產的,捐贈人有權要求基金會遵守捐贈協定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捐贈行為、解除捐贈協定。

本基金會可以與受助人簽訂協定,約定資助方式、資助數額以及資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會有權對資助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受助人未按協定約定使用資助或者有其他違反協定情形的,本基金會有權解除資助協定。

本基金會應當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

本基金會接受稅務、會計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稅務監督和會計監督。

本基金會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出納。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本基金會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為業務及會計年度,每年3月31日前,理事會對下列事項進行審定:

(一)上年度業務報告及經費收支決算;

(二)本年度業務計畫及經費收支預算;

(三)財產清冊

本基金會進行年檢、換屆、更換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應當進行財務審計。

本基金會按照《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接受登記管理機關組織的年度檢查。

本基金會通過登記管理機關的年度檢查後,將年度工作報告在登記管理機關指定的媒體上公布,接受社會公眾的查詢、監督。

成立緣由

公元前806年,西周天子周宣王之庶弟姬友受封於陝西渭南華縣,建立鄭國,稱謂鄭桓公。鄭桓公是一位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忠臣良將,他的精忠報國、崇文重教、開拓創新精神一直為我們鄭氏後世稱頌。鄭公作為鄭國的開國之君,他未雨綢繆,不但奠定了鄭國431年的基業,而且肇興了一門天下著姓—鄭姓的根基。鄭氏家族是一個弘揚祖德、忠孝仁義的中華民族的望族。“樹有根,水有源,人有祖”。鄭桓公文化為當今遍布世界各地兩千餘萬鄭氏後人所敬仰崇拜。

二千八百多年來,鄭氏列祖列宗傳承下了眾多優良風範,老祖宗的文化遺產,定將代代傳承。我們鄭氏後裔注重研究鄭桓公文化的活動,祗少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二十多年來,伴隨國家改革開放的奮進步伐,鄭氏家族舉辦過多次大型文化活動,每次都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譬如,1994年9月,來自世界各地的一千多位鄭氏企業家和知名人士相聚桓公祖地隆重舉行了紀念鄭桓公受封立國2800周年活動;2004年,由河南省滎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鄭氏文化節,有近3000多位鄭氏商界精英和社會知名人士參加;2009年5月16日,中國華縣鄭桓公源流文化研究會在華縣成立,有來自東南亞等五個國家、地區和國內20個省、市、自治區的鄭氏後裔代表500餘人參加;特別是2009年11月9日,鄭氏企業家國際聯誼會在首都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有來自世界各地300多位鄭氏企業家和國家政府部門有關領導應邀出席了此次會議。這些文化交流活動都對研究鄭文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和推動各地文化事業的發展,起到很有意義的促進作用。

在這次與會期間,大家認為,為了能把貫徹李長春同志“弘揚鄭文化振興我中華”的題詞精神和開展鄭文化研究、資助社會公益文化事業的工作切實辦好,一致倡議成立“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基金會辦公地址設在上海,組建專職人員,建立基金會的統一銀行賬號和財務管理制度。

上海是一座充滿海納百川、萬商雲集的先鋒性城市。作為我國改革開放排頭兵的上海,它的活力和進取精神越來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優秀文化、娛樂和藝術,尤其,這次2010上海世博會的舉辦,更讓上海集中展示了當代城市文明的智慧,打開了未來城市之門。今天本會有幸在上海成立,既利於開展支持鄭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又利於繁榮發展上海的公益文化事業,為本會參與上海國際文化交流提供了機會。因此,今天成立“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具有很重要的現實和面向未來的意義。

籌備工作

遵循2009年11月9月“鄭氏企業家國際聯誼會”上倡議成立“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的決定,主要做了如下籌備工作:

1、在上海組建基金會籌備組。根據國家民政部門的要求,聘請資深專業人士參與,物色專職工作人員。

2、籌備組對已經2009年11月9日會議間原則同意的“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章程初稿,作進一步的文字性修飾定稿,以作為向審批部門申報時的主要材料。

3、2009年12月25日,<<關於成立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書面請示,分別上報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市社會團體管理局。同時,還附上了基金會章程(草案)、辦公場地使用證明、原始基金500萬元人民幣的驗資證明,以及擬聘負責人、從業人員的基本情況與材料等。

4、2010年3月5日,籌備組拜訪了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和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的有關領導,他們對我們成立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的申請表示贊成和支持。

5、2010年5月10日,籌備組撰擬了<<三千年桓公文化源遠流長---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可行性研究報告>>。

6、2010年6月30日,獲市社團業務主管部門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和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的初審同意意見;

2010年8月3日,滬文廣影視[2010]1322號文<<關於同意組建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的批覆>>,同意組建上海鄭桓公文化研究基金會,性質為非公募基金會。

7、2010年8月10日上報上海市社會團體管理局申請登記。

8、2010年8月26日上海市社會團體管理局滬民社登[2010]409號準予本基金會註冊登記。

創始人簡介

鄭桓公鄭桓公

鄭桓公,姬姓鄭氏名友,西周末年周厲王少子,周宣王異母弟。為周司徒,封於鄭(今陝西華縣的東方),史稱鄭桓公,是春秋時期鄭國的第一代國君。周幽王時期,鄭桓公身為周王室的司徒,看出西周馬上就要滅亡,於是,在太史伯的建議下,於桓公三十三年(前774年)將鄭國財產、部族、宗族連同商人、百姓遷移到東虢國和鄶之間(今河南嵩山以東),號稱新鄭(今河南省新鄭一帶)。後死於犬戎破鎬京之戰。子鄭武公即位,從周平王東遷,傳國至十三世鄭幽公,為韓國所滅。他的國人就用國名作為姓氏,從此姓鄭。發展和演變:很久以前,鄭姓主要分布在浙江,陝西,山東,湖南,湖北,四川,江蘇,安徽,河北,山西等地。西晉時,鄭姓開始進入福建,唐代,開始進入廣東。明末時期,鄭成功入台灣,成為第一個進入台灣的鄭姓。鄭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滎陽,隴西,南安,淮陽,商丘,光州等。

發起人簡介

鄭榮德鄭榮德

鄭榮德,男,浙江溫州人,中共黨員,上海華東電器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上海華東電器集團創建於1997年,是國內規模較大的超高壓電氣設備研發及生產企業。華東以生產經營高低壓電器元器件、成套設備和超特高壓電氣設備為核心業務,並涉及能源開發、商業房產、高新技術、文化傳播、物流貿易、金融理財等多元產業,已發展成為具有自主進出口權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

鄭榮德擔任“上海市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上海市浙江商會執行副會長”、“九屆上海市青聯委員”、“二屆、三屆上海黃浦區人大常委”、“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等社會職務;曾榮獲

“中國經濟貢獻年度新聞人物”、“第二屆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上海十大青年經濟人物”、“上海市十佳科技創業領軍人物”、 “上海市優秀中國物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上海市黨管武裝好書記”等榮譽稱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