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進才中學

上海進才中學

上海進才中學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創建於1996年。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學校介紹

上海進才中學地處浦東新區楊高中路2788號,創辦於1996年,歷時20年,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效果,2005年3月被市教委命名為首批實驗性示範性高中。2006年2月,獲準成為國際文憑組織(IBO)中學項目授權學校(IB World School)。學校同時又是國家定點AFS國際文化交流學校,中法政府教育交流合作項目學校,國家級綠色學校等。
建築古樸典雅,環境優美,擁有標準足球場體育館游泳館天象館天文台圖書館以及公寓式宿舍樓等高標準的教育教學設施,並建有機器人實驗室、創新實驗工廠、Dislab物理實驗室、實驗走廊、現代化的生化實驗樓、電視台等大量學生自主活動和實踐創新的場所。
進才中學包括高中部、國際部。

學校校訓

尊師重道,愛眾親仁

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特級教師5人、名師後備4人,高級教師58人,外籍教師12人。還有一批在學科教育、國際教育、信息技術、多語、雙語、TI實驗、競賽輔導等方面教有所長的市區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

學校課程

學校在“讓學生在思考、實踐和創造活動中成長發展”思想指導下形成了“以擴大選擇、學生自主設計為特點的課程體系”。注重對學生思維品質、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個性發展。
學生可在入校時選擇考入法語班,德語班和TI班。並且有天文.機器人等優秀社團可參加。

特色課程

主要包括:TI數理實驗、多語(英法、英德等)、民樂、合唱、國君排球等。開設的TI數理實驗課程在上海市二期課改教學中處於領先地位;作為中法政府教育交流合作項目的學校,進才的法語課已經開設9年;進才的國君排球隊是上海首批二線隊;合唱團、民樂隊多次在上海市和國際比賽中演出並獲獎。每學期都有幾十門多元開放的選修課供學生選擇。各類社團達50餘個,其中“環境愛好者協會”“紅絲帶社”“創造發明社”“手語社”等社團走出了校門、國門開展實踐考察或投身於公益活動,深受社會好評。

學校德育

進才中學的育人目標:培養具有“公民意識、領導能力、創新精神、國際視野”的謙謙君子、大家閨秀。
學校以學生髮展為本,堅持德育課程化的探索實踐,已初步構建了具有進才特色的德育課程體系---學科知識類課程、規範禮儀類課程、心理健康課程、活動類課程及社會實踐類課程。同時學校注重德育實效性,開展多種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堅持校內值日周、下社區做義工、赴大別山學農等。學校倡導學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通過組建三級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讓學生在學習、生活、實踐活動中增強情感體驗,發揮特長,學會合作,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社會責任感。

學校國際交流

進才的國際教育文化交流十分頻繁,為拓寬師生的國際視野、提升國際交往能力創造了有利條件。近年來,學校已向美國、德國、義大利、挪威、瑞士等十多個國家選派AFS交流學生50餘名。目前已與美國、法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多所著名高中建立了友好學校,定期開展校際之間的互派與交流活動。每年7月,來自英國9所中學的100多名師生與進才100名高一新生一起進行為期三周的中英學生夏令營。每年暑假學校組織進才學生赴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英語國家夏令營。進才學生在接待法國總理、國際博覽局官員、美國26州教育代表團、英國財政大臣以及出訪等一系列外事活動中出色的表現,給國際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國際教育

進才中學國際部自創辦以來,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國際部與國際教育接軌的管理、課程及評價獲得國際文憑組織(IBO)的認可,每屆畢業生百分百升入國內外著名的大學深造,對外成功展示了進才中學教育國際化的實力,越來越多的外籍學生選擇留學於進才雅典園。進才中學國際部旨在為國際學生提供優質教育,營造適合來自不同國家與地區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環境。通過教與學,發揮學生最大潛力,培養學生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的公民,有判斷力的思想者以及具有國際視野的終身學習者。國際部設中文部和英文部,採用小班化開放式的教學。國際部目前在六至十年級成功實施國際文憑組織中學項目(IBMYP),計畫在近年內逐步實施國際文憑組織大學預科項目(IBDP)及國際文憑組織國小項目(IBPYP)。

進才的辦學實績

進才中學堅持素質教育並以優異而穩定的教育質量被社會公認。2006年進才中學學生在各級各類的比賽中,創造了學校歷史上最好的成績。進才有100餘人次的學生在亞太地區天文奧林匹克大賽、全國數學聯賽、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白貓杯”化學競賽、21屆英特爾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全國中學生天文競賽、第三屆全國青少年未來工程師博覽與競賽以及上海市TI杯數學競賽、“海文杯”高三英語競賽、“東華杯”化學競賽等市級以上的國際國內各類競賽中獲等第獎。如2006屆學生張琛倩獲第二屆上海市“明日科技希望之星”,被復旦大學自主招生錄取,同時又被香港大學錄取;2006屆學生趙瑞在上海市“海文杯”高三英語競賽中榮獲一等獎;2007屆學生徐麟獲上海市“東華杯”化學競賽一等獎第一名和“白貓杯”一等獎;2007屆學生吳健章、張一斐、劉茵、齊卉同獲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上海賽區一等獎;2007屆學生楊政獲第七屆滬港澳新四地暨2006全球華人中學生閱讀徵文大賽高級組冠軍。
開放、優質的教育教學使進才近幾年的高考成績一直呈穩步上升趨勢,一本率總體保持在80%以上。我校2010屆畢業生王宇生以理科實考分572分和總分592分的成績摘取上海市理科狀元的桂冠,並被清華大學錢學森力學班錄取;2008屆畢業生劉子豪以理科實考分570分的成績榮獲浦東新區第一名,並被清華大學錄取;2007屆學生楊開雲在高二時就以550成績(其中數學滿分,物理146分)被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錄取;2006年高考中有4人獲得數學滿分(文理科各2人)。在復旦、交大的自主招生等選拔活動中,進才學生全面綜合的素質凸現了優勢,得到了社會的進一步肯定。
近年來,作為上海市首批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學校獲得許多殊榮:全國“貫徹國家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上海市二期課改基地學校;上海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上海市德育先進學校;上海市行為規範示範校;上海市心理教育示範校;上海市安全文明先進單位;上海市衛生工作先進單位;上海市中國小示範圖書館;上海市誠信建設先進單位等。

學校組織機構

校長辦公室

校務處是服務於校領導和各部門的綜合行政部門,現有工作人員7人,其中主任、副主任各1名,行政秘書2名,檔案員1名,駕駛員2名。校務處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樹立視窗意識和服務意識,秉承“學生第一,教師第一,服務第一”的工作理念,認真做好組織協調、督查督辦、公文處理、信息溝通、信訪接待、外事接待、對外聯絡、重要活動組織協調、安全綜合管理、車輛安排等綜合管理服務以及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內塑精神,外樹形象,為構建和諧校園做好基礎性工作。

教務處

學校課程與教學管理職能部門。 在校長的領導下,教務處保證黨的領導方針和上級主管部門要求的貫徹落實,保證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工作要求落實到位,保證學校教學工作正常有序地穩步推進。教務處具有對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培養、教學運作管理、學籍管理、教材管理、考試考務管理、教師考核、教學質量監控、教學改革、課程建設與管理等工作統籌規劃、組織、實施、協調和檢查督促等職能。教務處下轄教學事務辦公室、招生辦公室、語文教研室、數學教研室、外語教研室、物理教研室、生物化學教研室、歷史地理教研室、政治心理教研室、體育教研室、音樂美術教研室、勞動技術教研室、信息技術教研室、圖書館及文印室。

學生工作委員會

(簡稱學工委)學生工作委員會統領全校的學生工作,融教育、管理、服務於一體。其職能包括學生的常規管理、行為規範教育、心理教育、衛生健康服務、共青團工作、學生幹部的培養和鍛鍊、以及班主任管理等。現有工作人員6人,其中主任1名,行政秘書1名,團委書記1名,心理教師1名,校醫1名,顧問1名。學工委工作的中心是幫助學生個性的發展,以教育者健全的人格來影響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和民主權利,在學生生活、社會實踐等各個領域給予學生充分自主的空間,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全面服務,使其自覺、自律、自強、自立,適應未來。

教育科研與學校發展處

(簡稱研發處)教育科研與學校發展處(研發處)由四名教師組成,主任為張雪明老師。研發處主要負責學校在學校發展、教育科學研究、教師教育和課程發展等領域內的工作,為教師發展和教育科研提供服務平台,努力為推動我校教育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實現學校教育理想作出更大的貢獻。

信息資源處

進才中學自創辦以來,逐漸形成了其“資源管理”的理念,即“學校資源管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後勤服務,而是以發展學校教育資源為出發點的、對校內外教育資源的全方位的開發、管理、服務和增值。進才強調,資源管理上要有“三個率”的概念,即資源的完好率、使用率和長壽率。按照這樣的理念,信息資源處取代了傳統意義上的總務處,對除人力資源外的所有校內外的教育資源進行全方位的開發、管理、服務並使其增值。同時,強化資源使用和管理的制度建設,經過多年的努力,已建設起一整套的規章制度。在這樣的理念的指導下,學校對重要的物質資源建立起了“三率”檔案,每個物質流程(從採購到報廢)都有明細記錄,並通過自建的資產管理系統進行管理,以不斷提高校產的合理使用率。同時,在財務管理上,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和財力集中、財權下放的管理體制。校黨政群機構原則上不設二級財務機構,其會計業務納入學校財務的日常核算和管理,做到 “六個有利於”基本原則,從而達到以儘可能少的耗費取得儘可能多的工作成果和事業成果。

國際部

進才中學國際部設中文部和英文部,中文部採用國內教材,英文部採用美國原版教材。分別設學歷課程、中英文預備課程、港澳台華僑高考強化課程以及各類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學校目前已經在六至十年級實施國際文憑組織中學項目(IBMYP),計畫在未來三年內逐步實施國際文憑組織大學預科項目(IBDP)及國際文憑組織國小項目(IBPYP)。 除完善的教學設施外,學校還擁有可容納600餘人的留學生公寓,每寢室2人,公寓內生活設施齊全,生活老師24小時負責住宿學生的生活管理及服務。公寓內還設有洗衣房為每個學生提供洗衣服務。歐洲餐飲公司經營的學生餐廳提供營養豐富的一日三餐。校區周圍交通便捷,有直通捷運站的公共汽車。學校還為走讀學生提供校車服務。

學校領導

首任校長為上海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碩士生首席導師袁小明。
現任校長為原上海上南中學校長王叢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