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現實主義

清明將至,細雨霏霏,我來上海,為故去的親人上墳掃墓。 上墳掃墓,在上海,是每年的一樁大事 。 關於職業的選擇,上海人也有經驗傳授,他們說:“做教授呀。

基本信息

名稱:上海的現實主義
體裁:散文
作者:池莉
出處:《熬至滴水成珠》,作家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作品原文

上海的現實主義
池 莉
清明將至,細雨霏霏,我來上海,為故去的親人上墳掃墓。我來上海多少次了?不記得了。因是喝長江水長大的,長江沿岸的城市,都有稔知感。尤其是上海,有骨肉至親生活在這裡,從小到大,來來往往,積累起來,也是許多個日子了,仿佛上海,也就是我的一個遠房親戚了。 ?
上墳掃墓,在上海,是每年的一樁大事 。要說上海人不講感情,那也不對,年年的清明,家家都出動,大舉地做事,其態度與規模,其他城市都難以相比。上海人只是不肯花冤枉錢。他們把事情做得哀而不傷,有節有度,花費到什麼程度,手指縫都捏得出分寸。這便很是難得的上海現實主義了。 ?
……?
關於職業的選擇,上海人也有經驗傳授,他們說:“做教授呀。做生意嘛,好是好的來,不過風險大,又辛苦,還要運氣好;大多數人,運氣都有定數,哪裡有那么多的好運等著你呀?做生意嘛一般人還是吃不消。設法到大學去做教授,動動嘴皮子,一個月收入上萬元還是毛毛雨,又受人尊重,又有派頭,現在國家把教育當產業抓,做教授肯定是最好的呀。” ?
也許你會嫌上海人說話行事太嚴謹,太精明,太實在,太清楚也太囉唆和太綿長,密密匝匝,嘀里嘟嚕,沒完沒了,不留空隙,缺少飛白,那你就得去武漢這樣的城市。到湖北去,到四川去,到東北去,到西北去,到山更高水更遠的地方去。武漢大街上的標語,長的是:明日拆遷實無奈,今日揮淚大出血。短的只有兩個字:瞎賣!更有多情博愛的:本店一律跳樓價!朋友,只要你來,我就為你跳樓。無論是瞎賣,還是揮淚,還是跳樓,文字里都透出瘋狂,寫字人的骨子裡頭,都是激情蕩漾的,完全是一種不顧現實的態度,都可笑,可恨,也可愛,看了叫人牙痒痒。原來上海才是關懷人生的冷暖溫飽的,上海才是一個溫情的市民城市,武漢到底總是江湖的,動不動就是雅興一來詩下酒,豪情一去劍贈人;動不動就是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動不動就是革命自有後來人,砍頭只當風吹帽。激情過後呢?剩下的漫長時日呢?卻還是上海的現實主義來支撐才有國富民強的可能。對於現今的中國,對於現今許多煩躁不安、心氣不順的中國人,對於那些時時刻刻有可能變成亡命之徒的迷亂者,上海的現實主義的確是好的呀。 ?
上海的現實主義不是鹿茸,不大補;不是大黃,不大泄;不是嗎啡,不麻醉;不是罌粟,不痴狂。上海的現實主義是冬蟲夏草,性味平和,是中國的溫補,既補內虛,也補外躁,還固本生精,提高免疫力。①這是我學過醫的毛病,喜歡亂開處方。

作品鑑賞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我們寫文章就要善於抓住事物的特徵。老舍先生曾說:“同是用普通的語言,怎么有人寫得好,有人寫得壞呢?這是因為有的人的普通言語不是泛泛地寫出來的,而是用很深的思想、感情寫出來的,是從心裡掏出來的,所以就寫得好。別人說不出,他說出來了,這就顯出他的本領。”(老舍《關於文學的語言問題》)?
本文中,池莉從清明掃墓、職業的選擇、街邊的標語等細節,高度褒揚著上海的現實主義。安穩與實惠,是支配上海人行為的根本宗旨。物質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花費到什麼程度,手指縫都捏得出分寸”。他們兢兢業業地操持自己的日子。通過與中國其他城市的對比更能發現,“原來上海才是關懷人生的冷暖溫飽的,上海才是一個溫情的市民城市”。?
最後,有過從醫經驗的池莉妙用了一連串的比喻和排比,把上海的現實主義比作“冬蟲夏草,性味平和,是中國的溫補,既補內虛,也補外躁,還固本生精,提高免疫力”。整篇文章不言技巧,卻又處處能顯示作者對人生經驗的提煉和感悟。
怎樣讓自己的文章有獨特的視角,寫出常人不及的新鮮感呢?通過借鑑這篇文章不難發現,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能夠靜的下心來觀察生活。用作者的話來說就是:“我要記錄一個奇遇。記錄某個時刻的悄然而至。就是這個深秋的一天,清晨的某一刻,我在細膩的秋雨聲中慢慢醒來,仿佛一滴水珠子。”練就一雙能夠透過現象看清事物本質的眼睛。為了更能讓讀者看清事物的特徵,可以採用對比的方式,用熟悉的事物來說明陌生的事物。

作者簡介

池莉,當代作家,湖北仙桃人, 1957 年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974 年高中畢業,為下放知青; 1976 年就讀於冶金醫專, 1979 年畢業,任職於武鋼衛生處流行病醫生。 1983 年參加成人高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成人班,就讀於漢語言文學專業, 1987 年畢業,任武漢市文聯《芳草》編輯部文學編輯。 1990 年調入武漢文學院,為專業作家。 1995 年,任文學院院長。 2000 年,任武漢市文聯主席。 1979 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著有《池莉文集》(七卷)、小說《煩惱人生》、《不談愛情》等,長篇小說《來來往往》、《小姐,你早》以及散文隨筆集多部。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魯迅文學獎以及《人民文學》、《十月》、《當代》、《小說月報》等各種文學獎 50 餘項。有多部小說被改編為電影、電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