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

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是生產煉乳、奶粉的企業。隸屬於浙江省糧油食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位於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曾榮獲上海市名優食品榮譽稱號。公司的目標市場是嬰幼兒和兒童市場。2009年歲末,“三聚氰胺”事件讓該企業捲入到了風口浪尖。

基本信息

簡介

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是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綜合型乳製品企業。公司座落在人才匯萃、交通便利的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現有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

隸屬關係

熊貓乳業系浙江省糧油食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控股企業,“熊貓”品牌創始於1956年,旗下有6個成員企業:1、浙江熊貓乳品有限公司,位於浙江溫州,專業生產甜煉乳和淡奶,公司擁有豐富的技術人力資源,擁有德國引進的全自動生產設備,使我們能保證提供優質的產品和豐富的產能;同時,企業還通過了ISO9001、ISO14001、HACCP等質量認證體系。公司成立十年來先後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省三優企業等榮譽,2005年榮獲中國乳製品行業優秀企業,並連續十年獲省銀行資信等級AAA級。2、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位於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主要負責生產煉乳、奶粉兩大類,並榮獲上海市名優食品榮譽稱號。公司的目標市場是嬰幼兒和兒童市場。 3、上海熊貓食品原料有限公司,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主要負責銷售各種國產、進口乳品食品類原輔材料。公司擁有專業服務支持團隊,為客戶需求提供優良高效的解決方案。4、海南熊貓乳品有限公司,位於海南省定安縣塔嶺工業區,屬國家級綠色食品加工示範園區,產品供應島內及邊貿市場,部分產品出口。企業榮獲海南省工業排頭兵企業稱號。5、寧夏熊貓乳品有限公司,位於銀川市靈武南門,具有發達的農區牧業和一年均衡的奶源優勢,主要產品有全脂奶粉、脫脂奶粉、鮮奶油。6。內蒙古呼倫貝爾光明熊貓乳品有限公司,位於呼倫貝爾鄂溫克旗,是光明乳品和熊貓乳品的合資公司,主要產品有全脂奶粉、脫脂奶粉、鮮奶油。熊貓乳業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煉乳生產企業之一。 “誠信、品質、穩健、共贏”是公司一貫的經營理念,熊貓乳業始終肩負著領跑中國煉乳產品創新進步的責任,更以促進中國乳業繁榮發展為目標,願為消費者提供豐富的、物美價廉的乳製品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主營產品

公司主要生產奶粉和煉乳兩大系列產品。奶粉系列產品有熊貓牌嬰兒奶粉、嬰幼兒奶粉、幼兒助長奶粉、學生高鈣奶粉、中老年奶粉等系列小包裝奶粉和熊貓牌大包裝工業奶粉。煉乳系列產品有380g聽裝、5kg聽裝、30kg桶裝、60kg桶裝國寶、寶熊牌煉乳,產品廣泛使用於餅乾、糖國、糕點、冰淇淋、冷飲、烹調、奶茶等食品生產、餐飲行業;產品行銷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

技術狀況

公司擁有數十名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員,先進的檢測手段和國內領先的煉乳和奶粉生產線,產品嚴格按照GMP規範生產,全面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HACCP食品安全控制體系認證和QS認證,並獲得了國家嬰幼兒奶粉生產許可證,符合出口食品衛生註冊。

企業榮譽

多年來,熊貓乳品所生產的煉乳和奶粉以其卓越的品質和良好的口味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信賴,“熊貓可寶”系列奶粉更以其營養豐富均衡、質量優良連年被評為“上海市名優產品”。

企業文化

公司秉承“以質量求生存,信譽求發展”的經營理念,堅持“不管路途多遠,數量多少,我們都竭力為您服務”的宗旨,公司願與行業同仁攜手並進,共同為食品工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公司信息

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奉賢區奉浦開發區北一路18號
郵編:201400
電話:(021)67102798

重大事件

上海熊貓乳品被曝8個月前已查出三聚氰胺

2009年的最後一天,來自上海市食品安全聯席會議辦公室的訊息,讓“三聚氰胺”的字眼再次撥動了公眾的神經:一家位於上海的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產、銷售三聚氰胺超過國家標準的乳製品,被監管部門依法查處。
此時已經距離發生在2008年9月的全國性的三聚氰胺事件一年有餘,中國乳業已經全面復甦。由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研究中心和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前三季度,國內乳品產量累計高達1423萬噸,同比增長3.42%,乳業產品銷售率整體超過95%,行業景氣指數為95.5點,距離最高點僅差4.5點。
然而,這家名為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熊貓”)的企業卻讓外界再次感受到三聚氰胺幽靈飄盪的絲絲寒意。就在20多天前,位於陝西的金橋乳業有限公司也被查出5.25噸問題奶粉,其中11袋275公斤奶粉三聚氰胺超標。
據了解,此次問題依然出現在奶源上,而且可能是使用了當年的遺留有毒奶源。業內專家王丁棉介紹,一批當時處於生產與終端之間的中間領域的問題奶粉並沒有被給予足夠的監管,這令人對此次事態的範圍是否會進一步擴大抱有疑慮。
據了解,對於上海熊貓乳品問題的查處,早在2009年4月已經進行,但在之後長達8個月的時間內,一直處於對公眾“保密”狀態。
對於,此前負責調查此事的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宣傳部人士表示,一切情況說明,均要以此前政府的新聞稿為參考。但記者在新聞稿中也並未看到對於延遲通知的任何解釋。
在熊貓乳品被曝光的第二天,也是2010年新年的第一天,全國許多手機用戶都收到了一條來自三鹿等22家奶製品責任企業對問題奶粉事件的道歉簡訊。簡訊中寫道:“決心以此為戒,杜絕不合格產品,誠懇接受社會監督。”
行業亂局重新抬頭
無論是上海熊貓還是陝西金橋,被查出的問題產品,均是使用了此前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的奶源所致。
根據陝西方面公布的信息,金橋乳業的問題奶源來自在2008年10月復檢時,將不合格樣品偷梁換柱後,一直存放在庫房中,並在去年再度拿出使用。而上海熊貓也是使用回收煉乳,但來源不明。
“這說明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對於一大批流通在市場上的問題產品的監控仍存在空白。”王丁棉告訴記者,早在去年6月,曾有一飼料商向他透露,自己從一奶粉經銷商手中購買了六七萬噸三聚氰胺嚴重超標的奶粉,準備用作飼料。當時,王丁棉給他的警告是,“小心坐牢”。
在王丁棉看來,政府有關部門對於一批當時處於生產與終端之間的中間領域的問題奶粉並沒有給予足夠的監管,包括問題產品從企業售出後,賣給了誰,並沒有真正跟進落實下去。而這一空白,也直接導致了金橋和上海熊貓事件的發生。
事實上,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曾被公眾所質疑的一個地方在於,回收的近萬噸的三鹿奶粉如何銷毀、銷毀途徑,大部分沒有完全公開的信息。也有多位網友發帖詢問,三鹿之外的涉嫌三聚氰胺的乳品企業,為何聽到的是召回信息,卻惟獨沒有銷毀公告。
此前,包括王丁棉在內的業內人士的另一個擔憂是,目前緊俏的奶源問題不得到解決,也勢必影響未來乳業的安全。
乳業的復甦、企業的擴建,正帶動對於奶源新一輪的爭奪。
事實上,上海熊貓與陝西金橋事發於中國奶業整體復甦之際,或非偶然,“一旦競爭加劇,奶源重新緊俏缺,就容易有企業鋌而走險。尤其是不掌握奶源的小企業。”王丁棉憂心忡忡,“這種狀況下,最不能大意的就是質量檢測。奶源一旦緊缺,就會加水,或者添加其他什麼物質;另一方面,企業因為搶奶,則可能會對產品的質量尺度放寬。”
8個月前的案件
而上海熊貓事件另一疑問是,為何政府部門在查處了8個月之後,才把情況通報給公眾?有上海當地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一些行業內人士其實也在此前就知道了這一事件,但是被告知要“保密”,“不能說”。對於原因,他僅表示,“目前乳業恢復形勢很好”。
在去年年底案件公開之前,上海熊貓乳品已在系統內被幾次點名,但外界所知寥寥。而最先給予極大關注的,乃是一家名為浙江熊貓乳品有限公司(下稱“浙江熊貓”)的企業。兩家企業均為乳品生產企業,且名稱相同,僅是所在地有所不同。
浙江熊貓一位負責人介紹,公司早在去年4月底就在國家質檢總局的一份雜誌中看到了這一訊息,但並未引起多大注意。去年11月26日,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主任、衛生部部長陳竺在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對於頂風作案、屢教不改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一定要重拳打擊,嚴厲處罰,並在會議上特別點到了“公安部掛牌督辦了上海‘熊貓’煉乳使用含三聚氰胺原料案”。
陳竺的“點名”,讓浙江熊貓感到不安,於是,他們“趕緊出了一個律師聲明給經銷商”。
上述浙江熊貓人士口中的雜誌訊息,實質乃是國家質檢總局在2009年4月29日下發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等地質監局的《關於上海質監局查處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違法生產偽劣乳製品情況的通報》(國質檢執函【2009】201號,下稱“《通報》”)。
根據這份《通報》,上海市質監局在4月23日,發現了“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少數批次中老年高鈣奶粉(標稱生產日期2009年4月1日)、含乳調味品和原料中三聚氰胺含量超過臨時管理限量值規定”。
《通報》同時表示,上海質監局在當時隨即按照市政府的指示會同有關部門對該企業全面進行檢查,並發現了其使用回收的煉乳作為生產原料的惡劣情況。此後,上海市質監局已責令上海熊貓乳品停止生產,封存了所有的問題成品和原料,並組織力量查清問題成品流向、全力組織召回工作。而上海市公安機關已對涉案人員立案偵察。
據悉,目前上海熊貓乳品的食品衛生許可證、食品生產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已被吊銷,公司法人代表、總經理及副總經理等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起訴。
“現在處於公訴階段。”上海市質監局宣傳部介紹說。
問題企業起底
元旦前的案件披露,讓浙江熊貓再次遭遇誤會。一個重要原因是,浙江熊貓的名氣遠大於上海熊貓。資料顯示, 浙江熊貓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煉乳生產企業,位居同行業第一。
浙江熊貓方面的人士介紹說,在發布法律聲明之前,公司已經對上海熊貓的情況做過調查。上海熊貓為原籍在溫州蒼南的幾個自然人股東投資組建,其註冊地在上海奉賢區,為獨立法人。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原名為上海寶熊乳品有限公司,後經四川省一家企業授權、許可使用了“熊貓”字號(該企業註冊了奶粉類的“熊貓”牌商標),更名為上海熊貓乳品有限公司。
而浙江熊貓為浙江省糧油食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投資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其公司字號“熊貓”來源於浙江省糧油食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授權許可的註冊商標“熊貓”牌(註:該商標註冊產品範圍:煉乳等)。
“浙江熊貓公司和上海熊貓公司為不同的投資主體在不同的地區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均為獨立的企業法人,兩者之間沒有任何的投資或產權的法律關係。”
據了解到的情況顯示,上海熊貓由溫州人王岳超在2001年創立,王岳超是大股東,其他的3名股東均是他的親戚。王曾自稱自己從事乳品生產經營有10多年,在來上海前,他在溫州即生產乳品。
上海熊貓與三聚氰胺的瓜葛,在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中已經展現。在那年9月16日晚上,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公布了國家質監總局對全國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的491批次產品的緊急專項檢查結果,有22家企業69批次產品檢出三聚氰胺,上海熊貓生產的“熊貓可寶牌”嬰幼兒配方奶粉抽查了5件,有3件不合格,其三聚氰胺的最高含量達到619.00毫克/公斤,僅次於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三聚氰胺最高含量2563.00毫克/公斤)。
轉讓商標的四川雅安熊貓乳業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公司在1999年初將自己所擁有的“熊貓”商標使用權轉讓給了上海熊貓,允許其生產“熊貓”品牌的奶粉。不過,這一商標使用權為十年,在2009年1月2日已經過期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