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永安公司

上海永安公司是上海老字號,它是舊上海南京路上著名的“四大公司”,即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家大型百貨公司之一,並由廣東中山籍的郭樂創辦,於1918年9月開業。其地處黃浦區南京東路路南,坐落在湖北路和金華路之間,該樓門牌南京東路627~635號,今天的使用單位是著名的永安公司、華僑商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民國時期——上海永安公司民國時期——上海永安公司

在號稱“中華商業第一街”的上海南京路上,矗立著一座名聞遐邇的現代化商業大樓――華聯商廈,這裡是人們購物的天堂,每天都吸引著無數中外顧客。它的前身就是舊上海南京路上著名的四大百貨公司之一――永安公司,是我國民族資本在近代商業中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之一。
上海永安公司於1907年6月28日由原在澳洲悉尼經營水果批發的香山(今廣東中山市)華僑郭樂及其弟在香港創辦,地址在德輔道中107-235號。1918年9月5日,創辦上海永安公司。先在南京路635號(浙江路口西南角)建成一棟6層營業大樓,英國式混凝土結構,採用折衷主義古典式風格。占地5681.5平方米,建築面積30992.3平方米。六樓頂上有精美的浮雕和“永安”字樣。外牆用圓柱與貼壁方柱修飾,東北部外沿呈弧形。位於南京東路浙江路轉角是大門,呈弧線狀。沿南京路有3座愛奧尼克雙柱式拱形大門,有10個大面積玻璃櫥窗,開上海商店馬路櫥窗陳列商品之先河。向東沿浙江中路,向西沿金華路有側門5道。南面九江路有後門1道。一樓以上各層都有挑出的鐵欄桿大陽台。二樓和六樓均建有長廊,為鑄鐵欄桿。外牆用水磨石飾面。底層鋪面為馬賽克地坪,樓上均鋪打蠟地板。頂部有2層高的塔樓,名為倚雲閣。鋪面至4樓為商場,5樓為辦公室、會客室、食堂等。大東旅社、大東舞廳、茶座分布在二至五樓。倚雲閣內,設有座位,並有表演台。頂部有屋頂花園,大樓由英商公和洋行設計。裕昌泰、魏清記等營造廠承建。1933年又在旁邊浙江路和湖北路之間的尖角地帶 (南京路627號)新建22層的永安新廈。由哈沙德洋行設計,基礎由錦石記營造廠承包,上部房屋由陶桂記營造廠承建。新樓是一座鋼框架結構的高層建築,前樓高22層,高72米,後面8層,有地下室。因受地形限制,為三角形地基,占地1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438平方米,建築形式仿美國現代摩天樓式。七層以下為梯形狀,以上是長方形。沿街安裝大面積櫥窗,並以綠色花崗石鋪砌,上面為淺黃色面磚飾面,簡潔明快。大樓頂尖上裝置了別致的燈光設施,夜間大放異彩,引人注目。建築內設備比較新穎,裝有冷暖氣及快速電梯。新樓一至五層為公司營業用房;六層至大面積的屋頂為電影院、茶園及露天散步場所,即聞名的“七重天”(酒家),內有舞池;下層用來儲存、包紮及接收貨物等用,並裝置安全庫房,供本公司銀行部使用;頂部為常務董事室。老、新永安兩樓之間的浙江路上空建有封閉式天橋2座,以便連通。

創業

上海永安公司櫥窗上海永安公司櫥窗

上海永安公司由旅居澳洲的華僑資本家郭樂兄弟等創辦。創建經銷百貨為主的香港永安公司於1907年8月28日正式營業。數年後,郭氏兄弟又把眼光投向上海,決定以二百五十萬港元的巨大投資,在上海開設一家大型百貨公司。郭氏兄弟選中了南京路上一塊地皮,與其業主――大地產商哈同簽訂了租期三十年,每年租金五萬兩白銀的租約。1918年9月5日,營業面積達六千多平方米的上海永安公司正式落成,公司下設四十個商業部,經銷商品一萬多種,其中世界各國的高檔商品占了百分之八十三。公司還兼營旅社、遊樂場、酒店等附屬事業,形成了吃、穿、住、玩為一體的經營體系。1929年,郭琳爽從香港來到上海,任上海永安公司副經理,四年後升任正經理,直至1966年。
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上海永安公司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管理嚴密頗具特色的經營藝術,商場顯眼處高懸了一幅霓虹燈製成的英文標語:Custmoers are Always Right――顧客永遠是對的!上海永安公司經常組織在商場內舉辦大型時裝表演,藉以招徠顧客,推銷商品。表演者大多是公司女職工。此外還有商品操作表演、美容表演、邀請電影明星演唱、贈送獎學金等一系列別出心裁的促銷手段,從而使永安資本集團在與同行的激烈競爭中確實領先了一步。由於經營得法,上海永安公司在短短十多年裡,利潤年年增長,已數倍於當初的原始資本。香港永安資本集團的產業規模和經營範圍也不斷發展擴大,這段時期是永安公司的“黃金時期”。

變遷

現上海永安公司現上海永安公司

然而在舊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展歷經曲折,郭氏家屬經營的上海永安公司也幾番興旺,幾度衰退,在民族危機和官僚資本的壓迫下苦苦掙扎。1932年日軍在上海製造一二八事變。戰火不僅燒毀了永安公司一部份產業,而且使銷售額下降,利潤滑坡。八一三事變後,南京路遭受日冠軍飛機轟炸,死傷近千人,十七層樓的永安新廈一片狼籍,損失慘重,十五名公司職工當場遇難。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占領租界,對一大批民族企業實行“軍管”,四名日軍會計監督官進駐永安公司,控制了公司財權和業務經營權。
抗日戰爭勝利後,大量美貨傾銷中國市場,上海永安公司受此影響,元氣大傷,資金枯竭。總經理郭琳爽甚至打算把公司地產賣出,但卻無人問津。“永安”這塊金字招牌早已失去了往日誘人的光彩。到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公司經營已千瘡百孔,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
1949年5月24日晚上,人民解放軍攻入上海市區,上海永安公司職工在南京路上掛起了橫幅歡慶解放。25日清晨,公司職工地下黨員樂俊炎等人冒著垂死掙扎的國民黨軍隊密集的子彈,將一面紅旗插上了公司屋頂的最高建築物――綺雲閣。這是南京路上升起了第一面紅旗。這家歷盡滄桑的大型民族資本主義商業企業,以此開始了新的一頁。
新中國成立後,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改名“東方紅”。1969年更名上海市第十百貨商店。改革開放後,1987年改組為華聯商廈。永安新廈解放後為中百一店,後遷走,改為華僑商店。1958年上海電視台設在大廈內,為上海最早的電視台。今天的上海華聯商廈(老永安商廈)經營範圍涉及化妝品、珠寶黃金、服裝、皮鞋、運動鞋、包箱、床上用品、鐘錶眼鏡、書畫禮物、文化用品、兒童用品等綜合百貨5萬多種。永安除南京東路一處外,還有普陀和楊浦兩處分店,成為當地社區的一大商業亮點等。2005年4月28日,為恢復傳統品牌,華聯商廈復名“永安公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