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東站

上海東站

上海東站是現在的上海火車站的舊稱,即麥根路貨站,重建後更名上海站,即鐵路上海站,以取代老上海站(北站)。目前有捷運1、3、4號線。

基本信息

簡介

上海東站原先的名字叫做麥根路貨站。蘇州河在麥根路站落成之前就已經有非常熱鬧的碼頭,碼頭的挑夫從閘北到租界,從租界到閘北,往來穿梭。這些挑夫很多來自於蘇北和湖南農村,漸漸也居住到附近,形成了一個叫做蕃瓜弄的“滾地龍”社區。
隨著麥根路站落成,原先附近的自然村落陸家宅、譚家宅和沈家宅逐漸瓦解,蕃瓜弄和麥根路站附近新形成的潘家灣、譚子灣、藥水弄等,成為了上海當時最大的“貧民窟”。這裡已經很難找到土生土長的上海本地人。麥根路站附近原先的陸家宅等自然村落,處於吳淞江東岸凹形區域,是吳淞江流沙長期淤積而成,曾稱沙袋角,早期是一片低蘆葦荒地,清朝末年才逐漸形成自然村。隨著吳淞江航運的發展,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閘北商埠開闢。光緒三十四年滬寧鐵路通車,吳淞江的水路運輸和滬寧鐵路聯繫到了一起。面對鐵路這一新經濟模式,相對水運而言較高的收入水平,碼頭挑夫中有些人跳槽投奔鐵路。清宣統二年(1910年),新閘和租界之間的道路得到拓展。民國元年(1912年),鐵路西側已發展為商業集市,逐漸向城市演化。這樣一來,由滬寧鐵路運輸的物資有機會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租界。於是,1913年貨站建成對外營業。由於貨主大多來自租界,他們總是要通過麥根路(今石門二路底),到達車站,這個車站就取名為麥根路貨站。
開站初期,以運輸滬寧線的雜貨為主,由於運量少,運距短,當時還僅僅是一個貨運小站。1917年,滬寧、滬杭甬兩線接軌,地處兩線交叉口的麥根路貨站開始辦理貨物中轉和水陸聯運業務,運量日漸增多。
1950年上海總站改稱上海站後,原由總站管轄的麥根路站獨立經營。1953年1月,麥根路站改名為上海東站,從此結束四十年來殖民地色彩的站名,核定為一等貨運站。

規劃中

上海東站
新規劃的上海東站是浦東鐵路二期上海東站聯絡線上的車站,規劃位於迪士尼樂園以東,開通後將取代先前規劃的浦東火車站成為浦東線,滬通線上的重要車站,並建設從該站引出,連線滬杭高鐵松江南站的直徑線,為各地前往上海迪士尼樂園的遊客提供方便。目該該站暫無建設時間表。作為上海五大鐵路客運車站之一(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橋站、上海東站上海西站)與六大對外交通樞紐之一(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西站、上海東站、虹橋樞紐(包括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和上海虹橋站)、浦東國際機場),上海東站規劃預留了2號線支線(迪斯尼接駁線)、11號線北段四期的換乘。新規劃的2號線支線從主線廣蘭路站引出,聯通張江高科技園區、迪斯尼樂園與上海東站,列入遠期規劃;而11號線北段四期將在11號線迪斯尼專線的基礎上繼續延伸,經上海東站後通往浦東國際機場,列入規劃,將於十二五期間建成通車。

歷史

宋教仁宋教仁
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中國近代革命的先驅,宋教仁先生曾在上海東站遇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