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橋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發展現狀

專職教職工34名,其中博士4名,教授9名專職教職工34名,其中博士4名,教授9名
新聞傳播學院是我校第三個二級學院,目前設有新聞學系、傳播學系、秘書系,共有新聞學、傳播學和廣告學三個本科專業和文秘專科專業。其中,文秘專業下設“涉外文秘”和“司法文秘”兩個專業方向。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129人。
該院擁有一支實力較強、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教師中既有來自海內外著名大學相關專業的學者,也有長期工作在實踐第一線的專業人員。該系現有教職員36人,其中專職教師23人,包括高級職稱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中級職稱9人;博士生導師1人,博士4人,碩士13人。
新聞傳播學院所設專業實用性很強,教學強調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意在培養合格的一專多能的高級套用型人才。該院建設的實踐基地有:現代化電視實驗室、攝影實驗室、秘書實務實訓室、攝影暗房、錄音室、演播廳、新聞采編多媒體實驗室等。同時,還與教育電視台、浦東廣播電視台、浦東時報、新聞晨報、新民晚報(社區版)、郡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相關的媒體、企事業開展合作,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踐基地,既促進了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又為學生的就業創造有利條件。
該院各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良好,歷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在97%以上。畢業生就業單位的行業分布也較寬廣,包括各類媒體公司、中外企業、事業單位等。大多數畢業生能零距離上崗,普遍受到用人單位歡迎。

發展沿革

上海建橋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是2011年3月14日經過校體制改革在原文化傳播系的基礎上改制建立的,原文化傳播系(簡稱文傳系)成立於2006年,改制前設有新聞學(本科)、廣告學(本科)、傳播學(本科)、電視節目製作專業、文秘專業(涉外、法務方向)三個本科及兩個專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生900餘名。專職教職工34名,其中博士後、博士4名,教授、副教授9名,碩士研究生12名。2008年度有5本專著、教材,34篇專業論文等一大批教學科研成果公開發表。由我系師生拍攝製作的MTV、 “學子·DIY”電視專題節目,在市電視台、市教育電視台、南匯電視台多次播出。在上海市教委民辦教育高地建設項目支持下,兩期設備投入近200萬元,購置了包括廣播級數字攝像機、非線性編輯機、8米攝像搖臂、攝像滑輪車等現代化電視節目製作設備,完善和提高了原有的實驗實訓條件。為配合專業教學建有:電視演播廳、非線性編輯室、攝影燈光實訓室、攝影暗房、音頻製作間、模擬公司場景的文秘實務實訓室等實訓基地,並且與上海市新聞、廣播電視等傳媒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辦學關係。學生在校期間將考取“電影電視攝影師(準高級)證書”、“中級攝影師職業資格證書”、“秘書職業資格證書”、“中級英語口譯資格證書” 等專業證書,歷年畢業生就業率在97%以上。

院系領導

院長:張駿德
院黨委書記:陸佩耀
副院長:
盧寧(教學)、陸佩耀(行政)
新聞系
主任:高東、
副主任:阿娜
傳播系
主任:盧寧(兼)
副主任:葛洪波
秘書系
主任:馮修文
副主任:徐磊
新聞傳播實驗中心
副主任:洪國新
院辦公室
主任:武傑鋒
(註:以上人事任職從2011年起,任期三年)

專業設定

新聞傳播學院,目前設有新聞學系、傳播學系、秘書系,共有新聞學、傳播學和廣告學三個本科專業和文秘專科專業。其中,文秘專業下設“涉外文秘”和“司法文秘”兩個專業方向

新聞學系

新聞學(四年制本科)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掌握新聞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寬廣的文化科學知識,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法規,具有較強的新聞採訪、寫作、編輯、評論以及攝影攝像等實踐技能,並能熟練運用現代新傳媒手段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二、畢業後可適應的工作範圍
畢業生能勝任地市區縣級報社、電台電視台、各類專業報、企業報、網際網路站的記者、編輯、攝影攝像師、編導與策劃工作, 也能夠勝任黨政機關宣傳幹部工作。
三、主要課程
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新聞採訪學、新聞寫作學、新聞編輯學、電子編輯、新聞評論學、廣播電視學、電視後期製作、新聞攝影、電視攝像、網路傳播學等。

傳播學系

傳播學(4年制

新聞傳播學院學生參加志願者活動新聞傳播學院學生參加志願者活動
本科)
專業介紹:
傳播學專業適應我國網際網路和移動等新興媒體飛速發展,而在2009年起新設定的。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掌握傳播學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具有寬廣的文化科學知識,熟悉我國傳播政策法規,並能運用現代先進傳播技術,從事信息技術、信息製作、信息傳播以及信息反饋等工作的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本專業主要通過理論學習,了解新媒體傳播的基本知識,並通過大量實際訓練,掌握新媒體傳播的能力和技巧,以便學生勝任當前新媒體傳播等方面的工作。
本專業畢業生可適應崗位:報社、電台、電視台、網站和移動媒體等企業的記者、編輯、攝影攝像師、編導與策劃工作;也能夠勝任黨政機關宣傳幹部工作。
主要課程:
傳播學概論、新聞學概論、網路傳播概論、大眾傳播研究方法、傳播倫理與法規、大眾傳播與社會、計算機網路原理、數字媒體概論、網站運營與維護、網頁設計與製作、攝影基礎、影視編導基礎、電視節目製作等。
廣告學(4年制本科)
專業介紹:
廣告學專業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與廣告業繁榮的需求,為眾多的廣告公司、媒體廣告部、企業市場部、企事業公關部等培養具有實際套用能力、創新能力的套用型高級廣告人才與公關人才。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廣告業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要求學生了解和掌握廣告學基本理論和套用型知識、具有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面,掌握現代廣告的策劃、創意、製作和發布的基本能力,具有市場調查和行銷的基本能力,能在新聞媒介廣告部門、廣告公司、市場調查及信息諮詢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和市場經營管理、廣告策劃和市場行銷策劃及市場調查分析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尤其是電視廣告與網路、手機等新媒體廣告業的套用型人才。本專業對招收的學生設有美術方面的專門要求。
主要課程:
傳播學概論、廣告學概論、新媒體概論、市場行銷、廣告策劃與創意、公共關係學、廣告文案寫作、廣告經營與管理、品牌管理、市場調查與分析、廣告法規與職業道德、影視廣告製作、整合行銷傳播、攝影攝像基礎、電視攝像、三維動畫設計、網路廣告設計、平面廣告設計、會展策劃與設計等。秘書系

文秘(涉外文秘方向)(3年制專科)
專業介紹:
本專業適應中國外向型經濟發展和涉外企事業發展的人才需求,培養能勝任涉外文秘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秘書管理、公關、經濟、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畢業後能在外事、外貿、外企等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政府部門從事文秘工作和行政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本專業注重學生的秘書職業能力和技能培養,以就業為導向,突出學生就業崗位所必需的英語實戰能力,高要求培養學生的秘書專業知識和英語實用能力,以及必要的商務知識、法律知識,拓展學生的就業領域。
本專業畢業生可適應的崗位:外事、外企的辦公室文秘人員或部門經理的秘書;外貿單位的文秘人員;機關、銀行及其他行政單位的文秘人員;也可當除文秘人員以外的公務員。
主要課程:
基礎英語、英語聽力、英語口語、文秘英語寫作、文秘英語閱讀、BEC(劍橋商務英語)、翻譯基礎、外報選讀、英美概況、法學概論、涉外經濟法、大學語文、實用漢語、中外文化通論、職業秘書寫作、職業秘書導論、職業秘書實訓、檔案管理、辦公自動化、會計學基礎、計算機基礎、公共管理學、WTO概覽、人力資源管理等;
主要證書:
秘書職業資格證書(高級)、辦公自動化(一級)證書、大學英語四級證書、商務英語崗位能力(CBET Ⅲ)證書、劍橋商務英語(BEC初級)證書、會計上崗證。
文秘(司法文秘方向)(3年制專科)
專業介紹:
本專業適應中國法制社會發展與加強司法文秘工作的需求,培養能勝任司法文秘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和法制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現代秘書管理和法律事務方面的基本知識、專業技能、畢業後在司法機關、行政機關、法律中介服務機構以及各類企事業單位,既能從事文秘工作,又能熟悉、擅長處理各類涉法事務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可適應的崗位:司法機關、行政機關、法律中介等單位的文秘人員;其他企事業單位的文秘人員;也可當除文秘人員以外的公務員
主要課程:
基礎英語、英語聽力、英語口語、文秘英語寫作、文秘英語閱讀、法理學、憲法學、民事法學、刑事法學、契約法、經濟法、大學語文、實用漢語、中外文化通論、職業秘書寫作、職業秘書導論、職業秘書實訓、檔案管理、辦公自動化、會計學基礎、計算機基礎、公共管理學、WTO概覽、人力資源管理等。
主要證書:
秘書職業資格證書(高級)、辦公自動化(一級)證書、大學英語四級證書、會計上崗證。

特色專業

新聞學專業
新聞學本科專業特色課程5門:《新聞採訪學》、《新聞寫作學》、《新聞評論學》、《新聞編輯學》、《新聞攝影學》。這5門專業特色課的課程建設擬在2009至2010年內完成。
(一)《新聞採訪學》 64學時
1、負責人:阿娜(講師);師資團隊:阿娜、張駿德、周紅豐。
2、課程層次體系:新聞採訪學是一門專門研究新聞採訪活動的現象與規律的科學,新聞採訪學是新聞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屬於新聞業務範疇,同時又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它具有一套相對完整的學科理論體系。新聞採訪學的任務,是研究新聞採訪活動的現象,揭示新聞採訪活動的內在規律,從而科學地概括出反映這一活動規律的知識體系,並確立實施這一活動應有的行為規範,更好地指導新聞採訪實踐。
掌握這門課程應當重視四個層次:
(1)學習和研究新聞採訪學的系統理論。
(2)注意學習和練習有效的採訪方法。
(3)重視自己的新聞採訪實踐,並總結提高。
(4)要重視和研究新聞採訪實踐中出現的新現象、新問題,關注新聞採訪工作的新發展。
特色教學方法:本課程的教學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講授新聞采訪理論,二是講授新聞採訪方法,三是將採訪方法套用於學生的模擬採訪活動之中,注重教學的實踐環節,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步消化、理解和運用這些理論和方法。特色教學方法,主要強調通過大量的操練,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傳播學專業

傳播學本科專業特色課程5門:《網路傳播學概論》、《計算機網路原理》、《大眾傳播學研究方法》、《新媒體概論》、《網路編輯與評論》。這5門專業特色課的課程建設擬在2010至2011年內完成。
2010年度完成:
(—)《網路傳播學概論》64學時
1、負責人:錢曉文;師資團隊:錢曉文、嚴三九(兼職教授)、董倩。
2、課程層次體系:
本課程是傳播學專業的特色課程,主要講述:
(1)網際網路的傳播特點、功用、發展歷程。
(2)網際網路的基本原理與常識。
(3)網站的分類與特點。
(4)網上搜尋功能、E-mail、BBS、部落格、網上聊天、網路電話等。
(5)網際網路新聞、專題與廣告等。
3、特色教學方法:講授、網上操作與討論相結合;有三分之一時間的操作與課外技能訓練,教師要逐一輔導與講評。

師資力量

院長;張俊德教授

張駿德 現任上海建橋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原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新聞學、實用傳播學、廣播電視學。
1964年7月於復旦大學新聞系(5年制)畢業留校任教,歷任復旦大學新聞系採訪寫作教研室主任、廣播電視新聞系主任、教育部文科重點科研基地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職。現為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專家庫成員,上海市考試院專家組成員,上海市新聞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審定委員會成員,上海市廣播電視學會學術理事等。
主持與參與過國家級與省部級科研項目8個,出版教材與學術專著《新聞採訪與寫作》、《新聞採訪原理與技法》、《新聞寫作創新與技巧》、《報紙評論》、《攝影基礎知識與技能》、《新聞心理學》、《當代廣播電視新聞學》、《中國新聞改革論》、《新聞報導改革與創新》等2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其中教材《當代廣播電視學》獲1997年上海市教委優秀教材獎;專著《中國新聞改革論》獲2008年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獎(上海市政府獎);論文《試論採訪中的心理感應規律》、《論廣播電視業的法制化管理》分獲1997年、1999年“中國新聞獎(論文)”二等獎。

副院長、黨總支書記陸佩耀

陸佩耀 現任上海建橋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黨總支書記。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政教系。 歷任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團委書記、黨委宣傳部長、基礎學院黨總支書記兼副院長等。曾兩次被評為上海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

新聞系主任:高東教授

新聞系主任
高東,新聞學專業主任,男,筆名阿東,主任編輯,副教授。1958年12月10日出生,江蘇無錫人。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碩士學位。歷任《新民晚報》記者、編輯、評論員,《新民晚報》駐美國記者,《新民晚報》美國版主編;洛杉磯華文報紙《中國鄉情報》總編輯;《上海家庭報》總編輯助理兼編輯部主任;消費日報《完全生活周刊》主編;《IT時報》副總編輯。1995年作為中國記者代表出席大阪亞太記者論壇並發表演講;受上海市委宣傳部委託,執編《新聞工作者必讀》;出版專著《報紙創辦實務》、《阿東新聞評論選》,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2005年7月至今,任上海建橋學院文化傳播系新聞專業主任,主講《新聞編輯學》、《新聞評論學》等課程。教學部落格“高東的新聞教學課堂” 獲2009年上海市師德建設優秀項目提名獎

副院長、傳播系主任 盧寧教授

盧寧,現任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傳播系主任。2001年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2007年入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後流動站,2010年出站。研究方向為新聞史與傳播學。發表文章十餘篇,出版專著一部。

新聞系副主任 阿娜教授

阿娜,蒙古族,現任上海建橋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新聞系副系主任、副教授。國際型、雙師型教師的代表,不僅在國內外接受過新聞教育,而且曾在海內外從事記者工作。從教以來,主要從事新聞採訪與新聞寫作的教學與研究,獲得上海市科教系統“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秘書系主任:馮修文教授

馮修文 1971生,副教授。中國翻譯協會會員,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翻譯研究會會員。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研究生,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從事涉外文秘基礎英語、劍橋商務英語(BEC)、基礎翻譯等教學。2004年全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2008年校教學成果二等獎。多次獲得院教學一等獎,三次獲得院“工作積極分子”稱號。主編《文秘英語實訓》等6部實用專業英語教材,參編的《商務函電》獲上海市優秀教材三等獎。在核心期刊及國家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承擔市部級課題3項,其中一項為上海市語委“十一五”重點課題。 現任新聞傳播學院秘書系主任。

傳播學學科帶頭人錢曉文博士、教授

錢曉文,傳播學學科帶頭人,上海建橋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傳播學學科帶頭人,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從事傳媒研究與教學工作十餘年,主要涉及傳媒經濟、網路傳播、新聞史等領域,已在全國學術期刊包括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篇,出版學術專著《當代傳媒經營管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參與編撰《中國新聞事業史新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專業基礎課程教材)、《上海新聞志》等,主持相關課題若干個。近年來多次獲得上海建橋學院教學優秀獎,錢曉文負責的《媒介管理》課程被評為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

傳播學知名教授:王晶紅教授

王晶紅,新聞傳播學院講師、新聞傳播學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新聞傳播學、廣播電視學、文化產業學。
教學與相關學科實踐經歷:2000年到2003年就職於遼寧電視台任中級記者職務,2006年到2008年執教於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曾獲得榮譽:2003年作為第一主創人員攝製電視新聞專題節目《人鳥之戰》,獲得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社教專題類三等獎;同一作品,獲得2002年遼寧省廣播電視學會新聞專題節目二等獎。

廣告學知名教授:顏志剛教授

顏志剛,1948年10月生。原復旦大學教授,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從事教學32年。曾任復旦大學新聞系副主任,廣告專業主任。2008年退休後任建橋學院專職教師和建橋學院原文化傳播系(現新聞傳播學院)套用傳播教研室主任。1990年曾赴美國“夏威夷大學新聞系”與“美國東西方研究中心”研修新聞學1年,1995曾赴日本“電通”研修廣告學半年。開設的課程有《新聞攝影》、《廣告攝影》、《攝影專題》、《攝影技藝》和《攝影基礎》等。已出版《攝影技藝教程》、《數碼攝影教程》、《攝影百科辭典》等專著8本。編寫了《辭海》(2000年版)中的全部攝影類條目。其中,《攝影技藝教程》榮獲國家教委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上海新聞攝影學會副主席、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
 

師資建設

1.教師隊伍數量與結構

新聞傳播學院現有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專職教師 23人,兼職教師14人。專職教師23人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10人,高級職稱比例占52.1%,另有講師9人、高級攝影師2人、工程師1人;博士4人,碩士13人,有研究生學歷的比例占74%。兼職教師14人,大多有副教授以上、高級工程師職稱或博士、碩士學位。專職教師中,擔任過報紙總編、中央電視台記者、省級電視台編導與策劃、高級攝影師的雙師型教師有6人,占教師總數的26%。
新聞傳播學院有4個教研室與1個實驗中心:新聞學教研室、傳播學教研室、廣告學教研室、秘書學教研室與新聞傳播實驗中心。
總體看,新聞傳播學院師資隊伍整齊,實力較強,能滿足各專業教學與科研的需要。

2.教學水平

新聞傳播學院的教師堅持教書育人,定期召開教學研討會,積極參加教學改革,教學質量較好。教師隊伍中老、中、青結合較好,老年中年教師起著帶頭骨幹作用,對青年教師展開傳、幫、帶,從教學計畫的指訂到備課以及檢查,實行嚴格把關。目前新聞學專業開設的每門課程,教師都能夠做到充分備課並有相應的教案,其中絕大多數課程都用教師自行製作的多媒體課件上課。
2010-2011學年學生網上評教平均分為 86.6分。本專業教師最高分為94.1分,最低分為77.2分。
專職教師中,有1名教師獲得上海市教委師德師風優秀獎,1名教師獲上海市廣播電視系統“突出貢獻亇人”獎,1名青年教師獲校“優秀教育工作者”獎,1名教師的專著《中國新聞改革論》獲上海市第9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和上海市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獎;新聞學教研室集體項目“民辦高校新聞學專業學科建設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獲2008年度上海建橋學院教學成果一等獎。專職和兼職教師中2009—2010學年共有21人次獲得校各級教學獎勵。
2006年(文化傳播系成立)以來,新聞傳播學院的教師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30項,已完成19項,正在研究中11項,共發表學術論文66篇,2006年至今編寫專著與教材27部,正在編寫4部。

3.教師風範

根據我校關於教師師德建設的若干規定,新聞傳播學院堅持教育發展教師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本。努力增強全體教師的敬業精神,切實提高育人水平,精心塑造師德風範。
(一)根據學校要求制定了我系教師師德修養和職業精神,要求每位教師能身體力行履行教師職責和師德公約。
(1)愛崗敬業,熱愛學校。以教書為職業,教育為事業,忠誠人民教育事業。熱愛教師崗位,努力把自己知識、才華奉獻給教育事業。
(2)弘揚師德,加強修養。教育質量教師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魂。教師全面關心學生成長,要把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嚴格要求學生、耐心教育學生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健康成長。
(3)嚴謹治學,刻苦專研。教師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案,指導學生全面準確地掌握所學知識。積極參加教學科研,把握學科前沿,不斷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4)積極進取,勇於創新。認真參加每周四政治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和人格修養,更新教育觀念,鼓勵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帶領和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
(5)以身立教,講究文明。教師應注意自己的儀表舉止。應能夠表現出樸素、整潔的儀表和端莊、高雅的形象和氣質。語言要規範,用崇高的師德和人格力量影響和教育學生,把知識、真理、和美好情感傳送到學生的心田。
(二)重視師德建設工作,將此項工作納入每學期工作計畫,認真組織實施,開展塑造“師德風範”建設的活動。組織師德學習制定教師學習計畫,堅持日常學習和集中學習相結合。通過教職工政治學習、師德報告會、教師崗前培訓、輔導員專題培訓、專題演講活動、講述身邊的小故事、參觀學習等,多形式的師德活動教育。組織教師參加上海市教育工會“教育讓生活更美好|教育讓世博更精彩”主題朗誦比賽,新聞專業阿娜老師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獲獎。通過專題學習和活動,不斷強化教師的大局意識、崗位意識和責任意識,不斷推進我系師德建設。
(三)抓好典型示範。重視做好表揚先進發揚先進工作。每年教師節文化傳播系(新聞傳播學院前身)要總結和表揚我系湧現出的師德風範優秀教師。08年陳梅副教授被評為校優秀教師、青年教師周紅豐被評為校教書育人積極分子、新聞專業主任高東老師以“部落格”形式延伸課堂教學,加強師生交流、關愛引導學生,不但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手段,也成為學校德育教育的新陣地、師德建設的新載體。“高東部落格”項目,2009年4月15日在上海市教委舉辦的上海教育系統優秀師德師風建設會上受到表彰。6月2日就該項目又在全市民辦高校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作交流發言。
(四)以師生互動形式不斷推進師德建設。組織學生以小故事等形式寫出“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活動。07新聞本科同學積極參加,從同學們一篇篇文章的字裡行間充滿著對老師的熱愛和崇敬。“我的老師”“幽默的老師”“平凡的堅持”,通過這些小文章讓老師了解同學們心目中好老師的形象。以往是老師給學生打分,通過活動讓學生來評價老師。我們組織將同學們一篇篇文章在教師中宣讀,激勵了全體教師更加愛教育、愛學生,從而能更好的肩負起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的重任。
(五)重視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抓好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在工作上嚴格要求,業務上精心培養,生活上熱情關懷,通過理論學習、教學與科研活動、社會工作及社會實踐、以老帶新、結對子等途徑,幫助和引導青年教師,了解學校的歷史和優良傳統。在學校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創造條件選送青年教師參加一些專業系統和全國的會議,增強職業意識,恪守職業規範,弘揚敬業精神,掌握教書育人的過硬本領,把自己的理想追求融入學校的事業發展之中。近幾年來,我系湧現出一批教學優、科研強、師德好的優秀青年教師。今年我院有五位優秀青年教師被學校選拔聘任為副院長、正副系主任。
(六)黨員教師起到良好的示範帶頭作用,愛崗敬業,鑽研業務,無私奉獻。黨員教師發莫玉羚、馮修文、高東、徐磊、洪國新等都發揮了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莫玉羚、馮修文老師堅持數年如一日,利用業餘時間建立“英語角”,自貼車費請外籍教師幫助學生訓練口語,大大提高了學生英語聽說能力。上學期期末在學校組織的學生對任課教師無記名測評中,高東、徐磊老師學生測評為98%的好評,深受同學們歡迎。
(七)嚴格師德考核。將師德考核列入教師在職稱評聘和期末考核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實現師德一票否決制。每學期期末我們都認真組織總結每位教師教學、科研、師德工作情況。通過個人總結和系組織考核,近幾年來,新聞專業高東、錢曉文、阿娜、周紅豐、沈慧萍、等多位教師獲優秀。同時,加強對我系教師師德建設工作情況的分析,研究不同階段師德建設工作的新要求、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召開系務會議研究工作,認真貫徹執行好學校《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實施意見》,審議師德獎懲事宜,評優獎先等工作。
(八)開展師德宣傳活動。結合學校開展的兩期“文明工程”創建月,我院層層動員,人人參與。每位教師都能做到學校提出的課堂規範五條要求。教師為人師表,嚴以律己,教書育人。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全體教師的教育引導下學生改正了不文明行為,造就了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同時,運用黑板報、校園網、和由本系教師、學生主編的兩份報廣泛紙宣傳,擴大效應,全系師生團結一致以實際行動迎世博、迎評估計,迎校慶。

教學科研

1、實驗實習

上海建橋學院文化傳播系從創辦伊始,就與上海教育電視台、南匯廣播電視台(現為浦東廣播電視台)、上海郡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單位加強了協作,進一步促進產、學、研結合。
當今時代已進入全面運用數位技術的數位化信息化時代,廣播電視業是進入數位化最快的領域之一。上海建橋院新聞學專業、電視節目製作專業要面向實際、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就一定要跟上時代潮流、國家發展規劃與實踐發展需求,添置必要的廣播級的電視設備[註:廣播電視設備分為廣播級、專業級、業餘(家用)級,依次為高級、中級、低級],加強電視實訓室的現代化建設,以培訓學生對先進技術設備的操作技能,勢在必行。
(一)現代化電視實驗室建設的內容
現代化電視實驗室建設的全稱為“上海市民辦高校教學高地建設項目——上海建橋學院《現代化電視實驗室建設》項目”,是由上海建橋學院申請,上海市教委批准,上海建橋學院新聞學教研室與現代化電視實驗室共同實施。
《現代化電視實訓室建設》項目進行了兩期,時間從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上海市教委分兩批撥款,共115萬;學校實際配套,共80萬;總計195萬。
第一期主要購買的設備有:購置1套廣播級IMXDNW標準清晰度的攝像機、錄像機與蘋果非線性編輯系統,購置4套專業級“小高清”配套攝錄一體機及其編輯系統與一批附屬設備。還外加一套美國占美搖臂和滑輪車軌道。
第二期主要購買設備有:購置1套廣播級PDW-F355高清晰度藍先攝像機、錄像機與蘋果非線性編輯系統,購置30台JVC“小高清”攝像機及擴音設備、燈光設備、調音台等一批附屬設備。
“現代化電視實驗室”建設項目,大大提升了新聞傳播學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科技含量,切實提高了教學質量,具體表現為:
(1)使新購置的電視攝、錄、編設備與原有設備配套,形成系列,發揮現代化實訓基地的作用:電視節目製作專業的同學熟練掌握各種等級與類型的電視設備的操作技術,新聞專業的同學能套用電視數位化技術,走上相關工作崗位即能勝任工作;其他專業的同學能初知電視數位化技術,擴大知識面。
(2)使11門相關課程理論與實驗更緊密結合,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這11門課程為:《電視攝像》、《電視採訪與寫作》、《非線性編輯》、《電視節目製作》、《電視音樂音響》、《電視廣告》、《電視節目主持》、《紀錄片製作》、《電視編導基礎》、《數位電視製作》、《電視概論》。
(3)使學院的電台、電視台的工作水平連同校園文化跨上新的台階,使現代化電視實訓室成為“建橋文化”的一個品牌。
(4)現代化電視實驗室製作的電視精品,能直接在國內各級電視台播放。目前,文化傳播系同學已承接上海教育電視台《學子,DIY》每月2期各為20分鐘的節目。現已實現這一目標,至今有150多名同學使用過新設備,並進行了電視攝像、策劃、編導、後期製作等,已在教育電視台播出共22期節目,在南匯電視台播出5條電視新聞,在東方電視台藝術人文頻道播出1期節目。
(5)現代化電視實驗室,促進文化傳播系與上海教育電視台、南匯廣播電視台、上海郡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協作,進一步促進產、學、研結合。
(6)現代化電視實驗室,可以開展校際協作與交流,成為培訓電視實訓師、攝像師與電視節目製作人員的一個平台。目前,我院已申報成功這方面的培訓資格。
(二)上海建橋學院“新聞采編多媒體實驗室建設”項目
從2010年5月份立項啟動,經過9個月的緊張有序的工作,現已購買到全部必需設備,並作好調試與培訓青年教師;設備在本學期已投入到教學實驗課程中去。無論是項目進度,還是預想社會效益,都完全實現了預定的計畫目標。從2011年2月起,全部設備已進入正常使用的階段。
上海建橋學院“新聞采編多媒體實驗室建設”項目,是“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高地建設項目?上海建橋學院新聞學本科特色專業建設”項目中的一個支項目。
“新聞采編多媒體實驗室建設”項目,是我們新聞傳播實驗中心繼“現代化電視實驗室建設”項目的兩期工程之後的又一重要工程。
這兩大工程項目完全服務於新聞學本科特色專業的建設目標:形成報刊新聞和廣播電視新聞兩個專業方向的技術訓練與業務實踐平台。
新增設備有:方正PC微機51套、方正液晶顯示器51個、方正飛騰排版軟體51個、方正伺服器1個、無線擴音器1個、交換器3個、桌椅51套,做到一次可容納50位學生上課。實際使用經費65萬元。
我們的目標是把新聞采編多媒體實驗室建設成為既有先進性、又有實用性的國內高校中名列前茅的實驗室。
購置的51套方正飛騰排版編輯軟體,以滿足報刊電子采編技術的要求和教學的需要,並體現先進性。
添置51台電腦,供一個小班的學生同時操作,體現了實用性。
可供51人使用的新聞采編多媒體實驗室,從2011年2月下旬新學期啟用,《新聞編輯學》、《電子編輯》、《電視後期編輯》、《數碼攝影》等課程已使用,平均每周18節課以上,運行正常,使用效果優良。
高東老師的《新聞編輯學》是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與《電子編輯》、《新聞評論學》、《新聞業務練習》課一起,組成一個課程群,有了先進設備,同學的習作與練習,完全與當今報紙編輯工作接軌。
白皓老師的《電視後期編輯》、洪國新老師的《數碼攝影》等課程,有了多媒體操作演示手段,更加生動形象,感性認識與理性思考相結合,提高了教學效果。
此外,本項目的完成,將促進開展校際協作與交流,成為相關新聞學、傳播學的學術、技術交流的平台。
從2011年2月下旬開學至4月下旬,新設備已被150多名學生使用,時間在近4000人學時(包含晚上學生使用時間)。

2、圖書資料

校圖書館面積10900平方米,學校總藏書量83萬冊,與新聞傳播學有關的圖書資料約8萬5千冊。
此外,上海教育網路圖書館已為我校開通《萬方數據》、《龍源期刊網》、《中國數字圖書館資料庫》,便於師生網上查閱資料。
圖書借閱室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五--8:00~16:15,晚間及雙休日為:至21:00止;]
書刊閱覽室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四--8:00~22:00,周五--8:00~16:15,周六--8:00~15:30,周日--8:00~22:00。學生借閱圖書非常方便。

3、教學經費

由於民辦高校的特點,本校財務屬於學校集中管理模式,一般在公立高校中列入日常教學業務費的項目(如:教學儀器設備維修費;實驗所消耗的材料費、試劑費、加工費、試驗費、運雜費,低值易耗品、外單位儀器設備使用費;教學實習中的交通費、保險費、外校教師及工程技術人員的講課費、答辯費、工廠收取的管理費;學生課外科技活動中各項開支的專項經費,含科技製作中材料消耗費、參加競賽費用、教師指導費用;系部行政辦公用品用具、印刷費、資料費、複印費、圖紙等文具用品費、郵政電訊費、行政設備費;教師教材、講義、資料的購置和複印、教師差旅費等開支),教學運行中的大部分經費本校均直接在大財務中開支,不實行系部教學業務費單獨核算。2007-2008學年度學校生均日常教學業務費約為800元。
學校高度重視新專業辦學條件的改善和課程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自2007年9月本專業開辦以來,另外投入本系教學儀器設備費約 15萬元,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費約10 萬元(均指實際支出)。

2011年招生計畫

本科:
上海建橋學院2011年本科招生計畫

 <!-----瀏覽次數:7112上海建橋學院2011年本科招生計畫
------->
專業名稱 科別 上海 北京 河北 山西 內蒙 遼寧 吉林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理科   34       2   3       2    
數字媒體藝術 理科   41           2            
工商管理 文理兼收 20 15 2       3           3  
電子商務 文理兼收 20 15         1 1 1 1     1 1
物流管理 文理兼收 20 15             1 1 2      
會計學 文理兼收 20 15             1 1        
國際經濟與貿易 文理兼收 20 20         3 2            
旅遊管理 文理兼收 20 15         2 2 2   2      
工程管理 理科   40       5       5        
英語 文理兼收 30 20 2   3   2           4  
日語 文理兼收 40 16 2   3       3          
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 藝術類 105 5                        
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藝術設計) 藝術類 75 5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 文理兼收 15 20         2              
新聞學 文理兼收 40 10         5   2 1 2      
廣告學 文理兼收 39 8     3       2 2        
傳播學 文理兼收 20 20         5   2 2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理科   80                   3   3
微電子學 理科   22                       3
電子科學與技術 理科   40               4   2    
工商管理(汽車行銷) 理科   45   2   2   5            
汽車服務工程(汽車運用) 理科   35   2   2   5   4   2    
小計 484 536 6 4 9 11 23 20 14 21 6 9 8 7
1020 10 20 43 35 15 15
 
專業名稱 科別 黑龍江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河南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理科       15   20   25   15   11   12
數字媒體藝術 理科       5   10   15   5   7    
工商管理 文理兼收 2 1     3 2 2 2 2 2 3 3 3 2
電子商務 文理兼收         3 2 5 5     3 3 5 3
物流管理 文理兼收     3 2 3 2 2 2 3   3 3 3 2
會計學 文理兼收     3 2 5 3 10 7            
國際經濟與貿易 文理兼收         3 2 3 3         2 1
旅遊管理 文理兼收     3 2 2 8 3 5 2   3 3 2 1
工程管理 理科   2   3   15   10   2   5    
英語 文理兼收 3   2 2 5 5 3 2 2 1 3 3    
日語 文理兼收         5 5 3 2 3 2 3 3 3  
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 藝術類     8   10   10       2      
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藝術設計) 藝術類     8   10   10       2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 文理兼收     3 2 2 2 3 2 3 3   3   3
新聞學 文理兼收 3   3 2 5   5 5 2 2 3   5 2
廣告學 文理兼收     2 2 3 2 5 5 2 2 3   5 2
傳播學 文理兼收     2 2 3 2 5 5 5 2 3   7 4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理科   2       8   10   6   3   9
微電子學 理科       5   14   6   2   3   3
電子科學與技術 理科       9   12   10   5   3   5
工商管理(汽車行銷) 理科       5   9   15   5   3   1
汽車服務工程(汽車運用) 理科   2   10   15   12   2   3    
小計 8 7 37 68 62 138 69 148 24 56 31 59 35 50
15 105 200 217 80 90 85
 
專業名稱 科別 湖北 廣東 廣西 海南 四川 貴州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理科   15   3   2   10   2   10
數字媒體藝術 理科   2       2           5
工商管理 文理兼收 1 1         2 1 2 1 2 3
電子商務 文理兼收     2 2   2         2 2
物流管理 文理兼收 2 2       2         2 2
會計學 文理兼收                 2 1    
國際經濟與貿易 文理兼收 1 1 2 1     2 2     5 3
旅遊管理 文理兼收             2 2 2 2 2 3
工程管理 理科   3       3            
英語 文理兼收             2 1     1 1
日語 文理兼收 3                   2 2
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 藝術類                        
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藝術設計) 藝術類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 文理兼收     2 3 2 2 3 2     2 2
新聞學 文理兼收         2       2   2  
廣告學 文理兼收 6       2   2 1 2      
傳播學 文理兼收         2   2 1     5 3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理科   2           5   2   6
微電子學 理科           2       3    
電子科學與技術 理科   2       3           5
工商管理(汽車行銷) 理科   6                    
汽車服務工程(汽車運用) 理科   3           5        
小計 13 37 6 9 8 18 15 30 10 11 25 47
50 15 26 45 21 72
 
專業名稱 科別 陝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理科           2  
  2
數字媒體藝術 理科   2   2      
  2
工商管理 文理兼收         2 2     2 2
電子商務 文理兼收                 3 3
物流管理 文理兼收 2 1             2 2
會計學 文理兼收 3 1 2       2 2    
國際經濟與貿易 文理兼收                 2 2
旅遊管理 文理兼收     2 1 1 1     2 2
工程管理 理科           2       3
英語 文理兼收                 1 1
日語 文理兼收                 2 2
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 藝術類             2      
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藝術設計) 藝術類             2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 文理兼收                    
新聞學 文理兼收             2      
廣告學 文理兼收                 2 1
傳播學 文理兼收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理科               2   2
微電子學 理科                    
電子科學與技術 理科                   3
工商管理(汽車行銷) 理科   3           2    
汽車服務工程(汽車運用) 理科                    
小計 5 7 4 3 3 7 8 6 16 27
12 7 10 14 43
 註:各省市招生計畫以省級高招辦審核公布為準專科:
上海建橋學院2011年專科招生計畫

 <!-----瀏覽次數:3649上海建橋學院2011年專科招生計畫
------->
專業名稱 科別 上海 內蒙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計算機套用技術 理科   31   5   10   8   8   3
國際商務 文理兼收 5 5 3 2 5 5 7 3 3 2 2 2
物流管理 文理兼收 12 5     5 5 8 2 5 3 6 4
旅遊管理 文理兼收 10 5 4 2 3 2 5 5 5 5 5 3
會展策劃與管理 文理兼收 10 5     2 2 5 5 5 3 3 2
商務英語 文理兼收 12 5     3 2 6 4 2 2 2 2
商務日語 文理兼收 10 5     3 2 5 5 2 3 2 2
影視動畫(藝術類) 藝術類 40 3     3   3   3      
文秘(涉外秘書) 文理兼收 3 2 2 2 5 3 4 2 2   4 2
文秘(司法秘書) 文理兼收 3 3 2 2 3   5 2 4 2 4 2
機電一體化技術 理科   5   3   3   5   14   3
微電子技術 理科   20   3   14   16   10   10
護理 文理兼收 20 12     7 3 10 5 5 2 5 2
小計 125 106 11 19 39 51 58 62 36 54 33 37
231 30 90 120 90 70
 
專業名稱 科別 江西 河南 湖北 廣西 海南 貴州
計算機套用技術 理科   8   5   10   4   5    
國際商務 文理兼收 5   5 5 1 1     3 2 1 1
物流管理 文理兼收 5 5 3 5 3              
旅遊管理 文理兼收 5   2   3 2     3 2 1 1
會展策劃與管理 文理兼收     3 2 3 2 3 3 4 2 5 5
商務英語 文理兼收 5       1 1 1 1 2      
商務日語 文理兼收     3   2 1     2      
影視動畫(藝術類) 藝術類 2                      
文秘(涉外秘書) 文理兼收         2 1 2 1        
文秘(司法秘書) 文理兼收 5   2   3 2     2 3 2 1
機電一體化技術 理科           5   5       3
微電子技術 理科   8   5           5    
護理 文理兼收 12       5 2            
小計 39 21 18 22 23 27 6 14 16 19 9 11
60 40 50 20 35 20
 註:各省市招生計畫以省級高招辦審核公布為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