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同中學

上海市大同中學

上海市大同中學(Shanghai Datong High School)是上海市首批命名的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也是上海市文明單位、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上海市大同中學創辦於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初為大同學院;1922年9月,改稱大同大學;1932年2月,大同大學中學部改稱大同大學附屬中學;1939年9月,大同大學附設大同大學附中一院、二院;1952年10月,大同附中一院改為上海市私立大同中學;1956年1月改名為上海市第五十七中學;1959年9月,復名上海市大同中學;1969年4月,與培堅初級中學合併並改名上鋼三廠五七中學;1978年1月,恢復上海市大同中學校名。截至2007年4月,上海市大同中學占地50畝,在校學生1700名,教師110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建校背景

學校大門學校大門
1911年6月,北京清華學堂(清華大學前身)教師胡敦復、平海瀾、朱香晚、吳在淵、顧珊臣、郁少華、張季源、顧養吾、華綰言、周潤初、趙師曾等11人,組織立達學社,旨在興辦教育,培養人才。
1911年11月,胡敦復、平海瀾、吳在淵等11人,因不滿清華學堂外國主事者的辦學方式,相繼來滬籌辦學校。

大同大學時期

1912年3月19日,立達學社同仁捐款在上海南市肇周路南陽里租屋,創辦大同學院作為同仁講學勵志之所,以"研究學術,明體達用"為宗旨。
1914年1月,大同學院遷入南車站路401號自建校舍上課。
1916年7月,大同學院增設英文專修科和數理專修科,開始招收女生,實行男女校。
1919年5月11日,為回響"五四"運行,大同學院學生參加學生罷課宣誓典禮,並組織演講團上街宣傳。
1921年春,大同學院增設大學文科和理科。
1922年9月,大同學院立案,改稱大同大學,增設大學別科。
1925年6月12日,大同大學(包括中學部)自"五卅"慘案後,罷課,演講,茹素募捐。
1932年2月6日,大同大學中學部改稱大同大學附屬中學,除教室、宿舍分開外,行政和經費仍與大學統一辦理,大學預科停辦。
1937年8月28日,日機轟炸高昌廟江邊碼頭一帶,又炸毀南火車站,大同部分校舍被炸。
1937年10月,華界淪陷,大同大學和附中從南市遷至租界,借中國無線電工程學校及位育國小繼續上課。
1938年9月,大同大學和附中租用辣斐德路(今復興中路)律師公會大廈為臨時校舍,後大學部改借公共租界光夏中學校舍。
1939年9月,新閘路大同大學新校舍建成,並附設大同大學附中二院,律師公會校址稱大同大學附中一院。

大同中學時期

1952年10月,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大同大學有關係科併入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校,取消大同大學建制;大同附中一院改為上海市私立大同中學。
1953年8月,私立經世中學高中部併入。
1956年1月19日,私立大同中學改為公辦,改名為上海市第五十七中學;私立三八女子中學同時併入。
1959年9月,學校被定為上海市重點中學,恢復"大同"校名,全稱為上海市大同中學。
1969年4月,上鋼三廠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學校,大同中學與培堅初級中學合併改名為"上鋼三廠五七中學",由上鋼三廠接辦。
1978年1月,上鋼三廠五七中學劃歸南市區教育局主管,與上鋼三廠脫離關係。
1978年1月1日,恢復上海市大同中學校名。
1995年,成立"知識論(TOK)課程教學試驗小組,在高二開設TOK課程。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07年4月,上海市大同中學占地50畝,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在校學生1700名。
硬體設施
截至2014年4月,上海市大同中學擁有400米標準運動場、室內體育館、圖書館、劇場、交響樂民樂排練廳、理、化、生、體藝等專用教室20餘個,中藥DIY、數碼音樂創作、定格動畫、生物工程、新能源探究等創新實驗室近10個及學生宿舍。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1月,上海市大同中學共有教師110人,100%的教師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80%以上教師獲得中高級職稱,其中特級校長2名,上海市特級教師8名,高級教師59名。
特級校長:楊明華、徐志雄
上海市特級教師:曹動清、楊捷、徐志雄、柳偉誠、王元瑩、吳小英、鞏長安、楊明華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2014年聯考,上海市大同中學學生在自主招生階段復旦大學預錄取13人,上海交通大學預錄取19人。
2013年聯考,上海市大同中學學生一本上線率超93%,本科率100%。
2012年聯考,上海市大同中學學生清華大學保送1人,在自主招生階段復旦大學預錄取13人,上海交通大學預錄取22人。
  • 素質成績
時間
學生/團體 競賽項目 獲獎情況/榮譽
2015年2月 校足球隊 2014年上海教育年度新聞人物頒獎活動 獲2014年上海教育年度新聞人物
2014年12月 校足球隊 上海市校園足球聯盟聯賽男子高中組 冠軍
陳潔寅等14人 2014 DI青少年創新思維國際邀請賽 “先失後得”挑戰一等獎
“生物風雲”挑戰二等獎
2014年7月 校足球隊 第十二屆全國學生運動會 冠軍
2014年3月 陸俊男、莊冠傑、劉演崚 2013年度黃浦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實踐獎
2013年9月 許陸、曹元成 第一屆全國中學生學術辯論聯賽 全國總決賽八強
2013年1月 馬嘉琳 2012年度“我與外教”全國徵文大賽比賽 三等獎
2012年10月 俞敏浩 第29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上海賽區) 一等獎
李天擇 二等獎
2012年5月 萬嘉昳 2011-2012恆源祥文學之星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 全國二等獎、上海賽區特等獎
宋怡雯 2012年上海市“捷安特杯”中國小生圍棋錦標賽 高中女子第二名
參考資料:[14-23]

教師成績

時間
教師 競賽項目 獲獎情況/榮譽
2014年6月 陸麗萍 上海市中國小、中職校“十佳”優秀班主任表彰會 獲“十佳”班主任稱號
上海市中國小班主任基本功系列競賽 一等獎
2013年4月 宋士廣、林雪虹 黃浦區教學評比 一等獎
江海波、陶克雄 二等獎
2012年5月 甘婭嬿 “信宏杯”第五屆上海市語文大講堂決賽 獲“上海市十大語文教學之星”
2011年8月 于娜 2011國際化學年全國趣味化學實驗設計大賽 二等獎
2009年1月 姚軍 華東師範大學普教中心論文評比 一等獎

學校獲獎

上海市文明單位
全國民眾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集體
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上海市大同中學
上海市大同中學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
教育創新全國百所名校
上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上海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
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大同中學的地址大同中學的地址
篤學敦行,立己達人
“篤學敦行”語出《禮記·曲禮上》。篤,深厚也,篤學即專心好學;“敦”,勤勉也,敦行即勉力而為。
“立己達人”語出《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立己,即自律自強;達人,即盡心盡責。“立己”著眼於增強自身修養;“達人”側重於培養社會責任。
校訓“篤學敦行,立己達人”即專心好學、勉力而為,自律自強、盡心盡責。寓意大同師生崇學尚行,知行合一,修德進業,兼濟天下的情懷。
校歌
上海市大同中學校歌——《大同之歌》
盛雅萍作詞何占豪譜曲
大同,大同,天下為公。
上海市大同中學
上海市大同中學
篤學敦行,與時俱進共同。
大同,大同,天下為公。
立己達人,報效家國志宏。
群賢共濟,偉岸大同!
吾輩相勉,榮光大同!
群賢共濟,偉岸大同!
吾輩相勉,榮光大同!

學生活動

日常活動
上海市大同中學日常舉辦的學生活動有遊園會、迎新藝術展演、“悅讀節”活動、迎新音樂會、文化藝術節、心理周等。
社團組織
截至2015年3月,上海市大同中學共建有學生社團20餘個。
學生社團名單
點石文學社 日研社 話劇社 心情社
美食社 文博社 綠色飛揚社 桌球社
英語辯論社 韓國文化社 籃球社 英悅社
街舞社 輕音社 民樂社 DIY手帳社
DIY橡皮章社 模聯社 上海閒話社

學校領導

職務
姓名
校長 盛雅萍
黨總支書記 盛雅萍
副校長
邵清、郭金華、王菲

知名校友

學校教學樓學校教學樓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
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物理學研究開創人之一,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副院長、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濟慈水利水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原水利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錢正英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于光遠
原國家核工業部副部長、國家科技部副部長,黃齊陶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浙江省省長,呂祖善
廣州市政協主席,林元和美術活動家、漫畫家、中國美協原副主席,華君武
中國著名跳高運動員、前世界紀錄保持者,朱建華
奧運冠軍、中國女子射擊隊運動員,陶璐娜
上海東方衛視、第一財經主持人,袁鳴。

上海市黃浦區中學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