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普陀區中心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普陀醫院(普陀區中心醫院)建於1957年,原名“普陀醫院”,1963年更名為“普陀區中心醫院” 醫院獲國家衛生部科技成果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4項,上海市衛生科技成果獎7項,上海醫學科技獎5項,市科委成果鑑定22項,獲國家專利10項。撰寫專著16本,每年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參加國際學術交流20餘次。

基本信息

醫院簡介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普陀醫院(普陀區中心醫院)建於1957年,原名“普陀醫院”,1963年更名為“普陀區中心醫院”,2004年12月經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衛生局批准,正式掛牌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普陀醫院”。醫院占地面積40畝,建築面積6萬餘平方米,核定床位820張,實際開放床位965張,急診留觀床位76張,年門急診量110餘萬人次,年出院病人2.2萬人次,年手術6000餘例,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於一體的大型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並且是同濟大學蘇州大學安徽醫科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江蘇大學上海市藥劑學校上海職工醫學院等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科研及臨床實習基地,醫院還是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聯合共建體成員。

人員分布

醫院職工1357人,其中衛技人員1149人,正副教授、主任醫師118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4人,醫學博士後、博士、碩士7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1人。醫院設有內、外、婦、兒、中醫等一級專業科室16個和心內、消化、呼吸、感染、創傷急救、微創、肝膽胰外科等二級專業科室25個,放射、檢驗、超聲、核醫學、藥劑等醫技科室10個。心內科、中醫腫瘤科、急救中心為市醫學重點專科,中醫科為市示範中醫科;中醫腫瘤科為上海市中醫腫瘤介入治療特色專科;此外,骨科、眼科、放射科、肝膽胰外科、微創外科、泌尿科、胸外科、耳鼻喉-頭頸外科、感染科、腎內科、核醫學科等19個學科為區、院級特色專科,診療水平達到或接近市內先進水平。

醫院設施

醫院新門診大樓、急診大樓、病房大樓配備進口電梯、中央空調系統、計算機網路系統、中心供氧等先進設施。醫院擁有大型醫療設備14台,包括1.5T雙梯度磁共振(MRI)、INOVOR 4100大型C臂X光機(DSA)、多排亞秒螺旋CT、大型高壓氧艙、ECT(SIEMENS e.Cam)、彩超、全自動生化儀、超聲乳化儀、呼吸機、多功能監護儀、血透機以及各種內窺鏡等先進的醫療儀器。

榮譽獎項

醫院獲國家衛生部科技成果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4項,上海市衛生科技成果獎7項,上海醫學科技獎5項,市科委成果鑑定22項,獲國家專利10項。撰寫專著16本,每年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參加國際學術交流20餘次。
普陀臨床醫學院有中醫內科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結合臨床碩士學位點3個、中醫內科學博士學位點1個。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14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