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安徽館

上海世博會安徽館

展館外形安徽館共分為“印象安徽”和“多彩城市”兩大展區。 安徽館以“徽文化讓生活更多彩——無徽不成鎮”為主題,這一展示方案既要充分發掘徽文化促進城鎮發展的歷史脈絡,更會著力弘揚徽文化環境友好、“天人合一”的時代精神。 兩大展區根據設計,安徽館將分為“印象安徽”和“多彩城市”兩大展區。

展館外形

展館外形
安徽館共分為“印象安徽”和“多彩城市”兩大展區。

展館主題

安徽館以“徽文化讓生活更多彩——無徽不成鎮”為主題,這一展示方案既要充分發掘徽文化促進城鎮發展的歷史脈絡,更會著力弘揚徽文化環境友好、“天人合一”的時代精神。秉持這一設計理念,安徽館將建成一座集經濟、文化、歷史於一體的知識殿堂,一幅縱覽安徽歷史,描繪當前安徽經濟繁榮、人民富足、生態良好的美麗畫卷。

工期簡介

1月15日,安徽館施工布展正式啟動,預計3月底竣工,四月中旬試運行。安徽館是安徽省參與世博的核心載體,更是全面宣傳安徽,向世界展示安徽新形象的重要視窗。

展館簡介

詮釋城鎮發展脈絡

作為中國三大地方文化之一,徽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徽文化開放包容、創新思變、和諧共生的價值內涵,曾一度引領中華大地城鎮建設與發展的潮流,創造了明清時期無徽不成鎮的傳奇。安徽館以“徽文化讓生活更多彩——無徽不成鎮”為主題,既充分挖掘徽文化促進城鎮發展的歷史脈絡,更著力弘揚徽文化環境友好、“天人合一”的時代精神。秉持這一設計理念,安徽館將建成一座集經濟、文化、歷史於一體的知識殿堂,一幅縱覽安徽歷史,描繪新安徽經濟繁榮、人民富足、生態良好的美麗畫卷。
據了解,安徽館展區有600平方米,形狀為矩形。安徽館在外觀上,力圖以經典的粉牆黛瓦作為標誌性元素,來詮釋全國聞名的徽派建築,表現出恢宏、大氣、尊貴和精細的特色,同時又將注重傳統徽文化和現代高科技的有機融合,著力把視覺盛宴與觀眾互動完美結合起來,充分體現安徽的歷史厚重感和自然山水、歷史文化的獨特性。

兩大展區

根據設計,安徽館將分為“印象安徽”和“多彩城市”兩大展區。“印象安徽”將側重於彰顯安徽歷史文化中,一脈相承的“和諧”、“創新”理念,對現代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積極影響,“多彩城市”側重展現安徽當下巨大發展成就以及對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
觀眾進入安徽館後,將首先看到紗網牆上,一棵高大挺拔的雷射成像“迎客松”,背景則閃現出安徽各大城市的名稱。藉助迎客松和城市群的抽象展示,向觀眾表達歡迎八方客的寓意。
隨後,觀眾進入內場等候通道,通道由巨大的滿幅落地水墨山水畫,與大型紗網成像幕牆構成,觀眾可以欣賞流動畫面,也可以觀看下放的視頻展示帶,欣賞黃山、九華山、天柱山和長江、淮河、新安江為代表的安徽“三山三水”風光精粹。
再往裡走,就會看到幽暗靜謐的徽派建築天井,四水歸堂的天井中央,有一古樸的石鼓,石鼓四周鋪陳有荷花和螃蟹的畫面,寓意“和諧之源”。觀眾可以操作虛擬的宣紙毛筆,蘸取歙硯里的徽墨,在石鼓上寫字,寫出的字將即時顯現在落地紗網上。而旁邊的防火水缸表面,將適時顯示合肥都市圈以及各地市的簡介,以及八大產業基地,六大基礎工程,還有燦爛的安徽民間藝術、文化、美食和風光。
在“多彩城市”展區,是一個多媒體劇場,一個巨大的五彩斑斕的禮盒內,出現一個晶瑩剔透的水晶瓶,一雙胖乎乎地小手撫過瓶後,瞬間描繪出一幅黃山水墨畫,隨後,一位長袖善舞的飄逸女子,幻化為閃爍的星辰,向四周鋪散開來,觀眾頭頂如同出現了漫天花雨。

世博亮點

立足“高品位、高標準、高水平”,舉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把參與上海世博會作為聚集資源、擴大開放、深化與拓展合作的重要途徑,安徽全力支持並積極參與2010年上海世博會,此次安徽館開工布展也得到各方高度評價。
上海世博局副局長陳先進評價說,“無徽不成鎮”,已成為廣為流傳的名言,一語道出了徽文化對中國城市文明的巨大推動作用。安徽館造型優美,充滿徽派建築的獨特韻味,給參觀者描繪了一幅回顧歷史、連線當下、展望未來的安徽全景畫面,帶來了令人難忘的徽文化人文體驗之旅。“我們相信,安徽館將成為上海世博會的一大精彩亮點。期待著安徽省通過安徽館這一核心載體,積極打造區域品牌、傳播悠久文化、共辦世博盛會、共享世博機遇。 ”
“安徽館在省區市館裡,第一個我覺得啟動非常早,領導非常重視;第二個,把安徽的文化特點表現非常獨特;第三個,所用的設施表現手法也非常鮮明。 ”上海世博局中國館部部長錢之廣表示,相信安徽館肯定是今後省區市館裡的一個亮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