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戰鬥

1929年9月上旬,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打破閩粵贛三省國民黨軍對閩西蘇區的第一次“會剿”後,為鞏固和擴大閩西蘇區,決定在地方武裝支援下攻打上杭城。此次作戰,抓住敵人害怕城被攻破的特點,先以第一縱隊入打西門,吸引守軍主力增援西門.

事件介紹

1929年9月上旬,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打破閩粵贛三省國民黨軍對閩西蘇區的第一次“會剿”後,為鞏固和擴大閩西蘇區,決定在地方武裝支援下攻打上杭城。上杭城三面環水,城高牆厚,築有工事,易守難攻。守軍為國民黨福建省防軍暫編第2旅。20日晨,紅4軍軍長朱德率4個縱隊和地方武裝共萬餘人,由白砂出發,當夜在水西渡地區徒涉汀江,進抵上杭城郊。21日凌晨,紅軍突然向上杭城發起攻擊。第1縱隊先攻西門,吸引守軍主力;第4縱隊和地方武裝攻東門和南門;第2、第3縱隊乘機向北門發起主攻。當守軍主力從西門回援北門時,北門已被紅軍攻破。激戰至當日拂曉,紅軍占領上杭城。除旅長盧新銘和少數人逃脫外,紅軍殲守軍2000餘人。上杭戰鬥的勝利,鞏固和擴大了閩西蘇區。

事件意義

此次作戰,抓住敵人害怕城被攻破的特點,先以第一縱隊入打西門,吸引守軍主力增援西門,爾後,再派第二、第三縱隊乘機向北門發起攻擊,使敵人來不及回援,便攻入了城內。另外,地方武裝和人民民眾的支援也是取得這次戰鬥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