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江蘇]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江蘇]

北京西南郊房山區韓村河鎮境內的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因其森林茂密、山峰奇秀、洞穴深奧、環境幽雅,氣候宜人,空氣清新,早在東漢光武年間就有僧人開山建寺撫育林木。歷經一千九百多年滄桑歲月,現已構成山、林、洞、寺、館為一體、得天獨厚的休閒探奇好去處。

基本信息

概述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3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北京市房山區韓村河鎮,距北京市區約60公里,是山嶽型自然風景區。自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535)就有僧人在這裡開山建寺,管護森林,1400多年的佛教文化積澱使古、野、奇、幽的上方山成為京郊著名的自然風景區。
公園占地5300多畝,珍木奇花遍布,僅藥用植物就有一百多種;黃精、拐棗、香椿為上方山三大特產,稱為“三寶”;山上還有千年的松柏等古木。上方山是宗教名山,各寺庵的中心為“兜率寺”,登上由262級絕壁石階組成的“雲梯”才可到達。山內有九大洞穴,最著名的為“雲水洞”,嵌於洞口的“雲水洞”三字,為趙朴初先生所題。洞中有108個自然景觀,有山峰12座,峰峰神奇俊秀,“中天之柱”是其中的最高峰,海拔達860米,亦稱“摘星坨”;“擎天玉柱”是高37米的基型石筍,為中國第一大石筍。其他主要景點還有一斗泉、望海庵、藏經閣等。

公園由主景區、觀光果園區和森林遊憩區組成,主景區內有名勝景點楞枷塔、拜郊台、越公井、乾隆御道、吳越古城牆、治平寺、茶磨嶼、石湖草堂、峰火台等二十餘處,既有2500年歷史的吳越春秋遺蹟可探,又有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的雅事可覓,還有珍稀動物和植物園可游可賞。景區內已修復了1500年前古建築楞枷寺、寶積寺、治平寺,形成了上方山上中下三院一個整體。明代“吏部尚書”申時行墓石人、石獸、墓道、三環拱券門整修一新,對外開放。

96年由日本妙香園株式會社投資新建的“中日和平園”“金光大佛”,合資興建“觀光索道”888米,是一組富有時代氣息的觀光景點,極宜廣大遊客登臨遠眺,場面雄偉壯觀。

森林公園與石湖風光相映成輝,山水相依,融湖光山色,水鄉風情於一體,是人們休閒、遊覽、訪古探幽、陶冶情懷,回歸大自然的理想去處!

主要景點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

上方山森林公園著名景觀園內有著名的“九洞十二峰”。九洞是:天王洞、九環洞、延壽洞、陰陽洞、華嚴洞、金剛洞、朝陽洞、西方洞、雲水洞;十二峰是:紫金嶺、觀音峰、嘯月峰、回龍峰、毗盧峰、錦繡峰、象王峰、望海峰、天柱峰、駱駝峰、茶羅峰、獅子峰,還有以“兜率寺”為首的七十二禪院,是集林、洞、寺、山、石各類景觀於一體的風景區。素有“南有蘇杭、北有上方”之美稱。
生長著華北地區少見的原始次生林和幾十株古樹名木,歷史上稱“幽燕奧室”,享有“南有蘇杭,北有上方”之譽。為國家級AA景區。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是集山、林、洞、寺、泉、館、坑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景區,被定為全國二十家示範型森林公園之一,為京西南天然植物園綠色健身房。
山:上方山為燕山支脈,有大房山之稱,也稱六聘山,最高峰海拔860米,其地理環境獨特,形成特有的山間小氣候,植被豐富,其森林覆蓋率95%以上,十二峰以天柱峰為奇,座落在上方山中央,登上山頂可覽上方山全景,明祖章皇帝賜勢至庵扁曰:“空中見佛”。秋高氣爽時節,登頂可觀日出,另外有“晶字石“、駱駝峰、飛來峰、青龍峰、獅子峰等形象逼真。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

林:上方山總面積329.3公頃,是華北地區保存完好唯一的一片原始次生林,其植物種類以側柏、油松、櫟樹為主混交生長,其植被有645種,103科,363屬。其藥用植物就有300多種,其中上方山三寶為代表的“香椿、黃精、拐棗”享譽京城。上方山有一級名木古樹51株,其中四大樹王之一柏樹王直徑1.52米,樹高29米,生長1000年以上,菩提樹、蠟梅更是不可多得。二級古樹有4000餘株,上方山名木古樹品種多,數量大,是北京地區少有的名木古樹群。上方山被定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園內建有動植物標本館,為名界科研人士、大、中學生科普考察提供方便,美好的生態環境給遊客休閒健身,享受森林浴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洞:九洞之首“雲水洞”洞深630米,分為6個大廳,為歷史溶洞,洞中一百二十景有餘,洞口單體摩崖佛象高2米,為遼代作品,每個洞廳直徑50餘,高50餘米,洞廳高大,景觀獨特。有二龍把門,起火筒、雙獅頂頭、白菜山、菜花山、菊花山,一腳朝天、雙鳥對歌、駱駝馱水、老頭看瓜、西瓜地、牛心、牛肺、二龍戲水等景觀。尤為奇特的第二廳通天柱高38米為亞洲之首,高大壯觀,鐘乳石上有石鑼、石鼓、石琴,用木棍敲打聲音逼真,並能演奏,我是一個兵、八月桂花、大秧歌等歌曲。此景新奇,其它洞穴景觀是不可比擬的,深受各界遊客的青徠。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

寺:上方山開山建寺起於東漢未年,經過歷代修建形成“花宮七十二,上下東西嵌”的格局,主寺為兜率寺,五進殿宇,香火旺盛時期達500僧眾有。寺後檐牆的“四十二章”佛經分別刻在十五塊石板上,哲理豐富,字跡流暢,舍利殿走廊明代壁畫保存完好,並有歷代名人題詩。明代雲梯262階,盤崖而上,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智取華山影片,天險外景地就在此拍攝,另外還有“野店俠女,煙火行,隋唐演義,野人,我國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等一些影視片也在此拍攝。
房山被譽為古塔之鄉,全區108座墓塔,其中55座在上方山最早為遼代墓塔。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坑:上方山天坑是廣西樂業天坑,四川重慶天坑,發現之後,在我國北方屬著次發現,其特點別的天坑都在溝谷地帶,上方山天坑發現在山上,口小底大,倒置喇叭狀,口部直徑30米,底部葉徑61米,深70餘米,底部成坡狀,生長有多種植被,並發現木化石、骨化石之類物品待進一步考察,天坑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旅遊價值。
上方山主要旅遊路線14華里,分東西兩路上下山2001年10月正式開通東西兩路客運索道,兩路長947米,東路長246米,為遊客上山難提供了代步工具,省時、省力也為景區增加了一道風景線。

景區特色

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

上方山茫茫林海,峰巒疊嶂,有水皆清,萬壑鳥鳴。山花爛漫的上方春色,蒼翠欲滴的上方夏日,紅葉滿山的上方秋色,雪被松柏的上方銀裹,構成了變幻無窮的森林景觀。 5300 多畝的原始次生林孕育了北京地區最大的名木古樹群,公園內共有一級古樹 51 株,二級古樹 4000 余株。其中以松樹王、柏樹王、槐樹王、銀杏王為首的四大千年樹王各顯風姿,各領風騷。上方山是森林的世界、植物的王國。 330 公頃的林地內共有植物 103 科, 363 屬, 645 種,我國特有以及北京地區首次發現的多種植物在上方山均有分布。其中香椿、黃精、拐棗被稱為上方山“三寶”,載譽北方,聞名久遠。上方山負氧離子濃度為一般空氣中的 8 倍,有“天然吧”之美譽。穿梭于山林之間的野生猴群,更為這片秀美的山林增添了幾分生機和靈氣。遠離都市的喧囂,來到寂靜、秀美的森林和花叢中登山、健身、吸氧、洗肺,即能充分享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又能在不知不覺中收到強身健體、治病怡神的功效。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

豐富獨特的岩溶地貌

上方山古洞眾多,最稱奇的有九洞,皆天然形成,這些古洞各具形態,令人嘆為觀止。九洞之首為雲水洞,是我國華北地區最早開放的溶洞,素有“幽燕奧室”之稱。早在 1400 多年前,雲水洞便有僧人的行跡。洞內 108 處景觀皆為歷代僧人命名而成,凝結著歷代僧人的智慧,是上方山歷史文化的結晶,使雲水洞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洞。雲水洞內各種岩溶沉積物種類齊全,形態各異。由鐘乳石石筍石柱石幔形成的天然景觀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遊人目不暇接。第二大廳中高大 38 米的石筍,被譽為“擎天柱”,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洞中的石鐘、石鼓、石琴能夠敲擊出悅耳動聽的音樂,令遊人在驚嘆中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上方山“天坑”是園內又一獨特的岩溶地貌,是繼廣西重慶“天坑”之後在我國北方首次發現,坑底部生長著多種植物,並發現了古代多種動植物化石,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旅遊探險價值。
上方山群峰聳秀,變化萬千。蒼翠的峰巒,形成一個林帳掩映的山環。古往今來,上方山奇峰獨得世人青睞,善詩者歌,能文者賦之,喜言這傳之,形成了上方山十二峰的名勝。

千載傳承的佛教源流

天下名山僧占盡。早在 1400 多年前的東魏時期,上方山就有高僧來此開山建寺。一千多來,上方山更替了一幕幕繁華,成為北京西南著名的佛教名山,佛教聖地。上方山現有有寺庵及遺址 72 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始建於隋代的兜率寺。五進殿宇居山正中,群峰環拱,諸庵翼附,甚為雄偉。雕刻於大殿後牆石壁上的《佛說四十二章經》,歸納了佛經中的四十二段語錄,是佛經中的精髓。修葺於明代的古雲梯有 262 級,開鑿於岩壁之上,拾階而上,仿佛進入雲霄,極為險峻。上方山擁有華北地區最大的古塔群, 54 座古塔占北京市古塔總數的四分之一。走進上方山,展現給您的將是一幅生動的佛教文化的歷史畫卷。

乘車路線

地址:房山區韓村何鎮聖水峪村

乘車:天橋乘917路公共汽車至良鄉或房山下車換乘小15路中巴車(長陽--上方山)直達。

自駕:由京石高速琉璃河出口一直向西直行20公里或京石高速房山出口經房山-周口店-韓村河路口向西12公里。

蘇州上方上國家森林公園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著名的國家級太湖風景區石湖景區內,距市中心4公里,以吳越遺蹟和江南水鄉田園風光取勝的天然公園。山水相依,風景如畫,勝跡遍地,被譽為"吳中勝境",是太湖風景名勝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92年由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公園面積500公頃,林木覆蓋率95%以上,植物種類繁多,有89科,300多種,蒼松挺拔,花果滿園,植被茂密,林木蔥鬱。
身投自然、妙趣橫生,既能享受森林浴、回歸大自然之福,又可觀賞松、柏、銀、槐、樹中之王和珍奇古樹、千年古剎、石雕佛經、唐代壁畫及奇峰異石、摩崖鐫刻、上方飛瀑。攀至天柱峰頂朝觀日出暮賞晚霞。遊覽雲水洞府,有石花、石幔、多姿多態、栩栩如生的石象和高達38米、居亞洲第一的石筍,還能聽到石琴、石鼓、石鑼演奏出悅耳動聽的樂曲。歷代遊人曾賦予“南有蘇杭,北有上方”、“幽燕奧室”的美稱;當代人說:“回歸大自然,遊覽上方山”。林業部把這裡確定為全國二十個示範森林公園之一;市政府定為雙休日郊區旅遊景點。
上方山,又名楞伽山。山下有楞伽寺,山上有楞伽塔,該塔在蘇州諸塔中,僅次於虎丘雲岩寺塔而居第二位。登山遠望,石湖佳山秀水盡收眼底,湖光凝碧,橫山疊翠,“山深林幽,花果茂盛“,凝聚江南田園之美,心曠神怡。
石湖,南北長4.5公里,東西寬2公里,周圍10公里,面積3.6平方公里,越來溪穿湖而過,南接太湖,北匯胥江,流入蘇州市區。越城橋與行春橋形成八、九十丈的堤橋,堤橋正北有一座雄偉的“吳中勝景”牌坊,坊額由當代書法家顧廷龍手書。
石湖與上方山,交相輝映,遙望風景如畫,尤以山巔寶塔更為山水增色,明代袁宏道游上方山後,將它與虎丘山相比,認為“虎丘如冶女艷妝,掩映簾箔,上方如披褐道士,丰神特秀”,南宋范成大歸隱石湖,也認為凡游吳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則與未始游者無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