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呂村

上呂村

後閭被誤寫為呂,以至約定俗成,村名變成了上呂。 小壁林區鄰滹沱河南岸,距石家莊市區約25公里,是60年代初人工造林。 林區北鄰滹沱河,常年河水不斷,加之寬闊的林地,使之形成了一定的小氣候。

上呂村又名上呂村,率屬於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市黃壁莊鎮,位於鹿泉市東北角、三縣(鹿泉市、正定市、靈壽縣)交界處,北臨滹沱河,與靈壽縣城隔河相望,西臨232省道,距鹿泉市中心22千米。
原名上閭,古代有25戶為一 閭之建置。 閭字兼有大門之義。此處居住“一 閭”人家,位居平山縣城東,因民間有以東為上之習俗,取名上閭,意為平山縣東大門。後閭被誤寫為呂,以至約定俗成,村名變成了上呂。另有傳說,“閭”為“驢”的變音。古代,此地所產的驢,身強體健,被張果老選為坐騎,並在此上驢雲遊四方,故取名上驢。上呂因緊靠滹沱河,沙灘面積廣大故還有“沙沱國”的別號。1940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權,1942年11月建立黨支部。
上呂村交通交便利,西臨232省道,乘坐305路公車可以直達鹿泉縣城,乘坐靈壽西線公共汽車可以直達石家莊汽車北站。
2008年:全村380戶,1400人,其中男性724人,女性676人。耕地1652畝,播種小麥1415畝,總產466噸;播種玉米1372畝,總產432噸;林地600畝。土壤屬沙質沖積石灰性褐土和沙質沖積潮土。
上呂村屬華北平原地帶、溫帶季風氣候、海拔60米左右。全村無污染、環境優美,以農業為主:農作物以冬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有花生、油菜、向日葵、棉花、紅薯等;蔬菜主要有菠菜、黃瓜、西紅柿、圓紫茄、青椒、豆角、白菜、冬瓜等;水果有蘋果、梨、桃、杏、葡萄、西瓜。
近幾年來小壁林區成了上呂村最大亮點。小壁林區鄰滹沱河南岸,距石家莊市區約25公里,是60年代初人工造林。林區周遍與鹿泉、正定、靈壽三市縣相交界,現林區總面積1萬餘畝。林區北鄰滹沱河,常年河水不斷,加之寬闊的林地,使之形成了一定的小氣候。林區氣溫常年比市區低3-5度,非常適宜猛禽及其他鳥類生存。據調查,棲息在林區鳥禽主要種類有一百餘種。現如今,水、草、林、鳥在林區組成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1998年,市政府將小壁林確定為市義務植樹基地,如今林區的春、夏、秋三季義務植綠護綠活動正在展開,依據林區的自然條件,市園林局規劃將小壁林建成一處集防護、生態保護示範、環保教育為一體的沙生植物科普園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