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額四率

三額四率是稅務名詞,是會計學上的稅務名詞。

三額四率:

是會計學上的稅務名詞,如:

一、龍游縣“一區三塊”基本情況

工業園區(工業區)是企業集聚、產業培育的重要平台,工業項目投資是我縣當前拉動經濟成長的根本動力。近幾年,龍游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積極調整工業發展理念,舉全縣之力狠抓園區平台建設和項目推進工作,以此加快我縣工業化進程,實踐中成效明顯。

1、初步形成了“一區三塊”的發展平台格局

我縣園區建設是隨著規劃的深入而不斷深化,巨觀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治理,階段的不同而不斷調整重點的動態發展過程。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全縣工業區塊規劃面積25087畝,其中已開發土地12757畝,出讓土地面積10887畝,尚余可供熟地1000餘畝。初步形成了“一區三塊”的發展格局,較好地解決了工業發展平台問題。首先,最佳化了空間布局。我縣於1992年啟動城南開發區建設,2002年提出“工業立縣”戰略,在加大城南工業區建設的同時,面上鋪開湖鎮工業區和溪口工業區建設;2003年正式推開龍北經濟開發區建設,同年引進民營投資主體建設湖鎮沙田湖工業區,在上述基礎上,通過強規劃、拉框架、建基礎、提品位,不斷推進工業園區平台建設。2003年下半年,巨觀環境趨緊,8月份對工業園區進行專項治理整頓,我縣沉著應對,將龍北開發區作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積極建設並爭取省政府批准,其餘園區調整為城鎮建設的工業功能區塊予以豐滿繁榮,至2006年5月份,龍北經濟開發區經省政府批准成立浙江龍游工業園區。至此,“一區三塊”空間發展平台基本形成。其次,推進了工業集聚發展。在鋪開園區建設的同時,對面上企業進行了嚴格的布點控制,新建工業項目一般要求進入園區,尤其是2005年縣委八屆八次全會以後和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以來,引進企業和入園項目逐年遞增,集聚效應逐漸顯現。截止目前,全縣“一區三塊”共引進企業270餘家,已投產企業171家,開工在建項目53個,未落地開工項目50個;2005年園區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8.7億元,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0.6%,園區企業完成工業入庫稅金2898萬元。園區工業已成為推動全縣工業經濟發展重要的增長極。第三,引導了產業集聚。在園區建設過程中,我們非常注重不同區塊之間的產業布局功能和相互協調功能,明確定位龍游工業園區以高檔特種紙、五金機械、服裝飾品等為主,城南工業區以五金機械、食品加工、電器電子等為主,溪口工業區以筍竹加工產業為主,湖鎮工業區以造紙、棉紡等為主,從而較好引導了產業的集聚發展。目前溪口工業區已引進竹木加工企業10家,龍游工業園區引進特種紙企業5家、飾品企業14家。

2、較好推進了入區工業項目建設進度

入園項目“四率”指項目履約率、開工率、資金到位率、投產率,其中履約率從嚴格意義上講是按照投資協定約定事項百分之百到位,涉及投資強度、土地利用、到位資金等複雜情況,必須通過逐個項目核查才能匯總判定,實際上目前百分之百履約項目也基本沒有,本文以項目開工視為履約,未做深度分析。

據調查,自2003年以來,我縣工業園區(工業區)已簽約協定入園企業203個,項目協定總投資55.17億元,計畫需用土地7040畝,具體開工建設情況如下表:

龍游縣入園項目建設情況調查表

時間:2003年至今單位:個、萬元、%

序號
項目
合計
龍北
城南
溪口
湖鎮

1
協定入園企業總數
203
53
111
14
25

2
項目協定投資總額
551749
286784
176805
20210
67950

3
項目計畫用地
7040
2874
2704
457
1005

4
開工企業數
149
24
90
13
22

5
開工率%
73.40
45.28
81.08
92.86
88.00

6
投產企業數
107
9
69
10
19

7
投產率%
52.71
16.98
62.16
71.43
76

8
協定企業到位資金額
199338
55109
84808
13280
46141

9
協定企業資金到位率%
36.13
19.22
47.97
65.71
67.90

10
已投產企業協定投資額
215865
62600
87300
14900
51065

11
投產企業實際投資額
147996
37200
61915
11100
37781

12
投產企業資金到位率%
68.56
59.42
70.92
74.50
73.99

上表顯示,已開工建設項目149個,項目開工率為73.40%;已建成投產企業107個,項目投產率為52.71%;協定入園企業累計招商到位資金19.93億元,全部項目的資金到位率為36.13%;投產企業實際到位資金14.80億元,約占其協定總投資(投產企業資金到位率)的68.56%。顯然,從表面看,“四率”情況不是很理想,但綜合考慮園區初建時部分圈地項目的進入和05年底引進項目在建設上具有一定滯後性等因素,目前入園工業項目建設進度總體較好。

3、推進項目建設的基本做法

近年來,為切實提高入園項目“四率”,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圍繞制度完善、環境建設等方面,縣委、縣政府積極探索,主要採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改革項目審批流程。2004年6月份,實施項目決策諮詢制度,由縣經貿局牽頭,召集國土、規劃、環保等相關部門,對所有區外項目和入園項目進行聯合踏勘、集中會審,變項目串聯審批為並聯審批,以此加強對項目質量的把關和提高審批效率;2005年8月份,縣委決定在縣行政服務中心設立招商引資專窗,責成縣經貿、環保、規劃、國土等部門成建制進駐中心,並實行審批時限承諾,推動審批提速,大大縮短了項目前期工作時間。二是強化項目服務管理體系建設。堅持不斷完善深化重點項目管理制度,05年推開縣領導聯繫重點產業制度,配套縣領導聯繫重點工業項目制度一併實施,並出台激勵考核辦法;建立重點項目專門服務小組,探索解決大項目落地協調工作,通過項目小組服務,目前年年紅家具順利開工,天耀紙業集團由要求放在區外轉而同意進駐龍游工業園區;建立工業項目落地責任機制,今年上半年,針對前幾年部分項目開工建設進度緩慢問題,縣委、縣政府制訂出台招商引資項目跟蹤服務意見,並實施工業項目推進季度例會、月度通報督查制度,明確項目建設各個環節相關部門的責任,加強了項目推進工作。三是著力最佳化服務環境。堅持每年開展“工業服務月”活動,集中解決企業發展、項目建設中制約瓶頸問題。尤其在今年,將調查中反映的16類48個問題分解落實到五大班子領導和責任部門的做法,有力地推動了合力扶工的良好氛圍的真正形成,有效地最佳化了服務環境建設。

二、存在問題分析

從入園項目建設情況看,呈現“一高二低”現象,即項目開工率相對較高,資金到位率和投產率偏低,一批在建項目遲遲難以投產。具體分析起來,存在主要問題有以下四個方面:

1、項目落地速度緩慢。一些簽約項目遲遲未能落地。調查顯示,部分項目前期工作尚未展開,目前各工業區已簽協定未提交決策或未辦理立項審批手續的項目超過20個,這批項目從主觀上有項目業主在具體項目選擇上未能最後確定、項目前期工作緩慢等因素,有的項目甚至項目建議書都未編制;客觀上有投資業主對龍游環境認知程度、對市場把握不準以及合作夥伴發生變化等因素的影響;部分項目雖然做了一些前期工作,但落地建設速度緩慢,現各工業區已立項未開工項目17個,其中簽約超過六個月的未開工項目有10個,超過十二個月的未開工項目有2個,這些項目主要原因在於融資困難、業主實力不強或者業主投資意向出現新的變化。

2、協定投資到位率低。如前所述,所有項目資金到位率為36.13%,僅占全部投資額的三分之一左右。具體分析有兩種情況,一是完工項目的投資強度普遍不高。對投產企業分析表明,107個已投產企業實際到位資金約15億元,約占其協定總投資的68.56%,實際投資強度平均不到50萬元/畝。二是一批分期建設項目,受巨觀調控因素影響,除一期完工投產外,二期尚難以確定何時開工建設。這類投資未到位的項目有20多個。

3、項目竣工投產率低。項目竣工投產率比較項目開工率低近二十一個百分點。在已開工建設的項目中,土建完工後難以及時安裝設備投產的項目有8個,簽約一年以上已開工未投產的項目有22個,開工建設近一年仍未投產的項目有10個。同時,部分開工企業土地出讓金難以及時收繳,目前各工業區已開工未交清土地款的企業有6家,欠繳土地款386萬元。這些項目既是巨觀環境變化、融資困難等因素作用的結果,更是企業自身實力不足的表現。

4、企業閒置土地較多。據初步統計,各工業區已投產但存在閒置土地(1/3以上)的企業有27家,閒置土地面積840畝,另有10多家企業已引進二年多,但項目仍未投產或至今未開工建設,閒置土地面積220畝。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有二個,一是由於工業項目決策諮詢制度建立前,項目用地規模的確定以業主需求為導向,缺乏投資強度等指標控制,項目用地預留較多;二是建立工業項目決策諮詢制度以來,緣於功利性考慮,引進單位和投資業主都偏向於對項目進行包裝,企業實際投資額較難準確把握,相應安排土地面積偏大,企業存量土地較多。說到底,我們的招商理念、管理理念都有待於進一步轉變。

綜上所述,項目質量不高問題已經浮出水面,項目管理服務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三、提高入園項目“四率”的對策措施

項目“四率”反映了工業項目投資質量並進而影響我縣工業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和園區建設的品位,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項目“四率”情況不僅決定於項目本身質量的高低,又受到外部環境諸多因素的影響,因而我們必須標本兼治、多管齊下,才能真正從整體上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全面提升項目“四率”水平。

1、抓項目清理。

針對當前區內部分項目質量不高的問題,必須堅決進行清理。在清理中要做到科學、穩妥、公平、規範。一是做好清理項目的分類斟選。要求各工業區對所有入園項目進行一次全面調查分析,把需清理項目劃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已簽約未供地項目,第二類是已供地未開工項目,第三類是已開工難投產項目,第四類是部分土地閒置的企業。二是區別對待,逐類清理。對第一類項目,要按簽約時間逐個與項目業主進行對接,明確不建設的項目,及時予以清退,對不明確項目,先騰出土地,待落實項目、資金後重新安排項目選址;對第二類項目,要按出讓契約約定的動工建設日期督促業主儘快開工,二年內未開工的依法收回土地;對第三類項目,由開發區回購土地資產或通過招商盤活閒置資產;對第四類項目,在與企業對接後,根據實際情況要求業主限期完成投資或進行土地分割回購。三是規範清理程式。制訂園區項目清理辦法,對擬清理的項目,由各工業區統一提交決策諮詢小組,經決策諮詢後,由開發區、國土、經貿等部門根據職責分工開展後續工作。

2、抓責任督查。

在項目推進中,要以責任督查為手段,狠抓相關項目管理服務制度的落實,以推進項目建設進度。要區分項目的不同情況,嚴格落實好相關的管理服務制度和激勵政策。對新引進項目,要以工業項目落地責任分工制度為抓手,堅持季例會、月通報制度,在分清項目建設各個環節部門服務責任的基礎上,督促各相關部門切實承擔責任,加強主動服務,及時協調解決好項目開工前後碰到的問題和困難,確保項目順利開工建設並投產的進度;對重點工業項目,要認真抓好領導聯繫產業和重點工業項目制度的落實,按照考核辦法要求進行嚴格考核,建議配套設立例會制度,由聯繫領導匯報項目建設進度,以此敦促聯繫領導和部門及時研究重點工業項目中用水、用電、資金等問題,確保重點項目早日建成投產,並帶動面上工業項目建設進度;對投產但未達產項目,要注重運用工業發展的激勵政策,對其中符合我縣產業扶持培育政策的項目,各涉工部門要點線結合、統一步伐,積極幫助包裝項目並向上爭取政策扶持,以鼓勵激活業主加快投資的信心,儘快啟動二期項目並早日達產。要研究建立專項督查體系,從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到企業投產後續服務,都要有統一協調下的督查組織,以真正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抓落實機制。

3、抓項目前期。

要著眼於從源頭上解決好項目質量問題,以高質量的項目引進保障高質量的園區建設。要繼續深化工業項目決策諮詢制度,從嚴把好項目進口關;要進一步完善龍游縣工業園區(工業區)項目管理辦法,推行與業主簽訂入園項目投資承諾書,並嚴格執行項目開工前繳付土地款的相關規定,以強化投資業主自我約束和管理約束的辦法,防止土地款拖欠、項目進度緩慢、投資不到位等問題;要深入研究項目前期工作,針對產業培育挖掘包裝一批大項目,配套招商引資工作,力爭在大項目招商和產業鏈招商上有所突破,以引導和帶動我縣招商引資工作深化和工業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

4、抓空間儲備。

隨著我縣招商引資的深入實施,近期工業熟地以及遠期發展空間儲備顯得日益迫切,在著力提高項目“四率”的同時,要為工業長遠發展謀劃空間。一方面要通過存量盤活,提高即期熟地供應量,要通過園區規劃調整、降低園區綠地率、置換園區綜合用地等途徑,新增一批工業用地;要通過項目清理,盤活閒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要開展園區空間規劃,重點抓好龍游工業園區和城南區塊的二期規劃,同時要抓好年年紅周邊沿衢江區塊近4平方公里的規劃控制。要著力拓寬園區建設資金籌措渠道,集中有限財力,整合外部資源,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園區配套功能,增強各工業區的產業集聚能力。

5、抓環境最佳化

當前,我縣圍繞項目引進和項目推進的制度建設日趨完善,環境不斷最佳化。但伴隨外來項目的增多,僅僅圍繞項目建設或純企業生產經營營造環境顯然是不夠的,必須對企業家在龍游的生活環境、為工業配套服務的第三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並著力加以整治和改善,以確保“引進來並留得下”,為龍游的持久發展奠定堅實的環境基礎。比如,龍游工業園區目前亟需提供服務企業的三產發展場所,在第一次園區綜合區塊土地流拍後,我們可以反思嘗試把政策門檻放到最低限,引進老闆投資,以徹底解決金融、休閒、購物、就餐、治安、幼稚園等三產服務在區內循環問題,以最大限度為入駐企業提供方便;也可集聚人氣,變潛在市場為現實市場,為今後拍賣綜合用地創造條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