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賢山道觀

三賢山道觀

三賢山道觀,位於廣陽鎮北五公里許的三賢山山頂,又稱三賢山金頂。

基本信息

簡介

三賢山道觀三賢山道觀
三賢山道觀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內,位於廣陽鎮北五公里許。一道道連綿起伏的伏牛山巒中,有一座山像是一位巨人面南靠北端坐著。它的主峰由三個山峰組成,中間的主峰最高,海拔五百五十三米,山勢峭拔,突兀崢嶸,就像一個人頭,左右兩峰猶如兩個肩膀,整座山似一個儒雅賢人端坐,乃中州道教聖地一一三賢山。山頂隱約可見的道觀,即是三賢山道觀。又稱三賢山金頂。三賢山金頂作為道教聖地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

來歷

三賢山道觀三賢山道觀
據記載,三賢山,古稱廣武山,因山為三尖形,所以也叫三尖山,世代黎民百姓在此祭拜堯舜禹。“三賢山”山名則為漢光武帝劉秀所賜。相傳劉秀起兵南陽,曾被王莽軍隊追至三尖山下,筋疲力盡,正在危急時刻,被在此修道的魏伯陽燕子齡、閆子奇鼎力相救,得以脫險。光武帝劉秀成就霸業後,為感謝三位隱士救命之恩,於公元三十九年(時東漢光武帝十五年)改三尖山為三賢山,建三賢山道觀。封三道人為"三賢"。,每年三月三起廟會三天,以其收祿供養三賢修煉終身,白此,三賢山道觀便曉喻天下,香火大盛。據《方城民俗志》記載:清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時,往返皆蒞臨三賢山,臨山覽勝,觸景生情,欣然為其題對:“出南頂越萬峰唯悅此山,還西淮居三賢獨樂天下”,橫批是“伏牛聖觀”。對聯抒發了一代帝王對三賢山的喜愛與讚美之情,同時撥重金修葺三賢山道觀,且刻聯樹碑立於觀前。清道光、鹹豐年間官府曾多次修繕,此後三賢山名聲日益遠播,成為豫南著名的道家聖地。三賢山道觀歷史上主建築有30餘間,文革時曾遭毀壞,山上的道人被驅趕下山,年輕的道人楊泰山(俗名楊清型)扼腕長嘆,從此,他在山下當了鄉村醫生,熬制益姆膏,治病救人,同時,他暗暗發下宏願,有朝一日重修三賢山金頂.

現狀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的宗教政策得以落實。1984年,在時任主持全真華山派第二十三代傳人李宗海道長的支持下,移址遷觀于山腳下石坪。新觀規模宏大,是原規模的兩倍。現有廟宇:三清殿、包公殿、奶奶殿、祖師殿、藥王殿、財神殿等。

1992年道人楊清型義在三賢山原觀遺址處重建起一座廟觀,東為真武人殿,西是一座兩層樓房,上層為三觀殿,下層塑有老君、藥王、財神等,現有建築80餘間,神像70餘尊。三賢山與石坪新觀之間有幽徑相連。一路有小橋流水,有山泉¨咚,有竹林掩映,有亭台樓閣,皆含詩情畫意。 1989年、1998年,兩處廟觀先後被方城縣人民政府依法登記開放。廣陽鎮黨委、政府為丌發這裡的旅遊資源,為兩觀修通了“村村通”道路,山前松柏批綠,山後小瓜飄香。
三賢山道觀長期舍藥布施、修橋鋪路、參與慈善、濟世救人。該山道人熬制的"益母膏"為補血養氣之神品,遐邇聞名。二十四代傳人李泰丞道長亦廣結海內外善緣,引入資金為當地修建希望國小二十多所,受到當地政府與民眾的肯定。在促進和諧社會的大局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賢山道觀現為南陽道教協會與方城縣道教協會所在地。現任主持李泰丞道長同時擔任河南省道教協會副會長、南陽道教協會會長等教內職務。

主要節日

三清聖誕:冬至日元始天尊聖誕,夏至日靈寶天尊聖誕,二月十五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聖誕
三元節:正月十五上元節,七元十五中元節,十月十五下元節
五臘日:正月初一天臘,五月初五地臘,七月初七道德臘,十月初一民歲臘,十二月初八王侯臘(道教據古代“臘日”祭先祖、百神之制,創五臘日)
清明節:清明日
玉皇聖誕:正月初九
王母聖誕:七月十八
九皇會:九月初九
東嶽大帝聖誕:三月二十八
文昌帝君聖誕:二月初三
真武大帝聖誕:三月初三
關聖帝君聖誕:五月十三
張天師誕辰:正月十五
許真君誕辰:正月二十八
呂純陽祖師誕辰:四月十四
王重陽祖師誕辰:十二月二十二
邱長春祖師誕辰:正月十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