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

三行

三行,佛學用語,亦名三種業,出自《大智度論》及《正法念處經》。

基本信息

名詞解釋

三行,佛學用語,亦名三種業,出自《大智度論》及《正法念處經》。

一、福行,謂因修十善等獲福之行,報生欲界天上、人間及阿修羅界,享福受樂。故名福行。(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也。)
二、罪行,謂因作五逆十惡等罪,報生畜生、餓鬼、地獄,負罪受苦,故名罪行。(五逆者:一殺父母、二破和合僧、三出佛身血、四殺阿羅漢、五破羯磨僧也。十惡者: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嗔恚、邪見也。)
三、無動行,亦名不動行,謂修世間禪定,報生色界、無色界天,心定不動,故名無動行。

粵語三行

粵語中的三行,泛指裝修行業,具體指:泥水、木工和油漆(有說築棚、粵語稱為:搭棚)。因而從事三行的人都奉魯班為祖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