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五更

三老五更

“三老五更”是福建三老商貿旗下品牌。“三老五更”商標為國家商標總局認定的註冊商標。“三老五更”在傳承民族飲食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閩南肉粽的製作工藝進行了現代化改造,現已形成以粽子為主導,集傳統糕點、肉脯等為一體的系列產品群。 “三老五更”號稱“閩南肉粽王",以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美、鹹甜適中而著稱。肉粽是閩南地區的小吃,端午節節日食俗。選料講究,配料多樣,製作精細,歷史悠久,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以獨有的風味,享譽海內外。清末民國期間,市區有個“肉粽銀”,肉粽最為出名,還有泉州市區浮橋頭觀音亭的許牛制的肉粽,顧客滿座。端午節時泉州家家戶戶備有肉粽,供奉神明先祖。 三老五更肉粽以香菇、栗子、豬肉、糯米等為原料。製作時先把糯米浸後晾乾,拌上鹵湯、蔥頭油,放在鍋里炒得又乾又松,再與紅燒豬肉、生栗子攪拌均勻,用竹葉包好煮爛。肉粽要趁熱食用,吃時配上沙茶醬、蒜茸、紅辣醬等調料,會更加可口。

基本信息

品牌文化

在企業長期發展過程中,三老五更已經形成了屬於自己的企業文化,“以發展傳統的民族食品工業,為社會創造價值”為歷史使命,誠信為本,先做人後做事,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相互協作,使三老五更像一棵常青樹屹立在市場大潮中。團結奮進的三老五更人以品質基礎,以創新和求實為目標,以做好一家人的三老五更為宗旨,使三老五更文化常存,基業常青!

..

技術創新與品質管理

近幾年來,全國粽子市場需求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長,但粽子生產幾乎純手工作業,生產方式落後,效率低,食品衛生安全跟不上時代發展需求。以糯米、赤豆、豬肉等農產品為主要原料的粽子工業化規模生產水平較低,受熟練勞動力短缺影響(如:培養一名熟練裹粽工需1年),粽子產業發展速度緩慢。“三老五更”從早年開始,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致力於改變純手工生產的方式,年初,粽子行業史上第一條機械化流水線研製成功——裹粽自動灌裝流水線。裹粽自動灌裝流水線的成功改變了傳統手工包粽方式中手不易清洗、工作效率低、一致性差、容易產生交叉污染、對熟練程度要求高等方面的缺陷。經過試驗數據顯示,裹粽自動灌裝流水線投入使用後,熟練工人由原來平均每小時包200隻粽子提高到平均每小時包320隻粽子,勞動效率提高近40%,同時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定,使粽子的重量、大小等保持了一致,粽子中間的餡料位置準確,使粽子的品感更好。目前此項目已獲得國家專利。
為了進一步實現包粽自動化,“三老五更”研製包粽自動扎線機,此設備將包粽過程中手工繞線環節由機械代替,此項目的研製成功,將使包粽子效率提高300%,對整個粽子行業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2008年政府出台了關於食品召回的特別規定,對食品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三老五更”在食品衛生管理方面加強了控制力度,對各種設施進行改造,並且對公司員工進行素質和專業知識方面的培訓,提高全體員工的衛生觀念,貫徹以質量第一的方針。

.
.....
..

質量體系

民間傳說
從南北朝以後,民間開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南朝梁的吳均(467—520)在《續齊諧記》中寫道:“陰曆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
另外的說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屍體被江里的魚吃掉,於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粽子與屈原關聯的說法,由於其浪漫主義色彩,而被廣為傳頌。粽子在文人歌賦中屢有出現。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寫道:“彩縷碧筠糭,香粳白玉團。”
宋代楊無咎在齊天樂端午中寫道:“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裊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此為流傳最廣的傳說,少數地區仍有其他說法。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

粽子趣聞

歷史最悠久的粽子:西安的蜂蜜涼粽子,載於唐韋巨源《食譜》。特點是只用糯米,無餡,煮熟後晾涼,吃
時用絲線勒成薄片,澆以蜂蜜與黃桂醬――白糖醃桂花醬。
最大的粽子(正常食用):大肉粽產於廣西南寧,每隻重約兩斤,以肥豬肉、綠豆為餡,清香、軟糯、甘潤、膏腴不膩。 最大的有關粽子(吉尼斯紀錄):
在2000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廣西(南寧)旅遊美食節期間,南寧明園新都酒店的廚師烹製而成的一隻巨粽,長3米,寬2.1米,高1.2米,蒸煮熟後達2000多公斤,打破了浙江粽王的紀錄,成為新的吉尼斯世界粽王。該粽王共用了20多口大缸、550公斤糯米、150公斤的五花肉、500公斤綠豆、150公斤板栗、10公斤蝦米、10公斤冬菇和7.5公斤粽醬,連包帶煮共花6天時間。此外,為煮這隻巨粽,南寧化工集團機械廠特製了一口長3.5米、寬2.6米的巨鍋。共有3000多人品嘗了這隻粽子。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廟,綠波廊、湖心亭兩處皆有。長約寸許,形如枕頭,火腿為餡,小巧清鮮;湖心亭以為茶食,甚妙。

製作工藝

三老五更粽選材方面極其嚴苛考究如糯米: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
豬肋條肉(五花肉):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
`.

洋蔥:洋蔥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無論中餐還是西餐,洋蔥使用都非常普遍,洋蔥的營養及其豐富,特別是它的特殊功效更是成為食物原料中的佼佼者。洋蔥具有發散風寒、抵禦流感、強效殺菌、增進食慾、促進消化、擴張血管、降血壓、預防血栓、降低血糖、防癌抗癌、清除自由基、防治骨質疏鬆症和感冒;並且還可治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積內停等症。
豬肋條肉(五花肉):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