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矢

三矢

三矢,sān shǐ,三支箭,記載《左傳·宣公四年》。

【詞語】三矢

【拼音】sān shǐ

【解釋】

1.三支箭。《左傳·宣公四年》:“吾先君文王克息 ,獲三矢焉。”《舊唐書·薛仁貴傳》:“ 仁貴發三矢,射殺三人。”

2.指戰國趙廉頗一飯三遺矢事。矢,同“ 屎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頗 居 梁 久之…… 趙王使使者視廉頗 尚可用否。 廉頗之仇 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 趙 使者既見廉頗 , 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 趙使還報王曰:‘ 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 趙王以為老,遂不召。” 清 錢謙益《程將軍相如輓詞》:“三矢何曾悲老大,一錢豈但直平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