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片葉子

三片葉子

《三片葉子》是詩人梅紹靜的作品,這首詩採用了兩行一節的“信天游”結構方式,語言上追求民歌體的明白易懂,情真意切,句式簡潔、自然,不過於修飾。因此,這首詩既抒寫出情意互滲、交融的傳統意境,又內蘊著現代意味的象徵色彩。

詩詞原文

三片葉子

三片嫩葉像三隻綠色的小鳥兒,

驕傲地站在樹樁上。

樹樁只發出這一條綠莖,

綠莖上只有這三隻小鳥。

可愛的小東西啊,

它們還要為砍斷的樹樁歌唱。

即使只有這三片綠葉也要向世界呼喊,

讓人們永遠憧憬那被剝奪的滿樹春光。

鑑賞

詩人之所以描寫和歌詠“三片葉子”,並灌注自己的讚美和嚮往之情,就是因為要表現劫難後出現的新的生機和新的希望,表現自己對所史動亂和現實轉機的思考、評價以及生活理想, 這首詩最主要的藝術手法是比擬和象徵。詩人把三片綠葉比喻為三隻綠色的小鳥,同時,又將小鳥擬人化,寫它們的驕傲,寫它們的歌唱和呼喊,並通過“還要為”、“也要向”等詩人的移情和想像之詞,賦予它們人格化的自覺意識。詩中的大樹、樹樁、三片嫩葉是三位一體的連續性意象,大樹被砍伐後留下樹樁,樹樁又長出新的幼芽,它們統一於生命,是整體的生活、現實中的人和人的心靈世界的象徵,也是橫遭摧殘而又悄然復甦的生活變動和人生過程的象徵。“滿樹春光”的被剝奪和被憧憬,也因上述三個主幹意象的象徵意味而具有隱喻和暗示的藝術效應。使讀者聯想到“文化大革命”中的種種不幸和災難,聯想到歷史性轉折後人們重新充滿的新的希望,既是很自然的事,也是本詩題中應有之義。

本詩的另—個藝術特點是語言清新、樸實、優美,具有一種民族的氣息和韻味。梅紹靜長期生活在延安,深受陝北民歌“信天游”形式的影響,她曾經表示:“讓民歌的音韻,讓來自我心靈的虔誠和詩意,讓我獨特的智慧和歡悅給予我這至高無上的榮譽吧!”

作者簡介

梅紹靜(1948~),筆名少敬、小婷。女。四川廣安人。中共黨員。198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969年赴延安地區宜川壺口公社插隊務農,後歷任延安無線電廠工人,延安地區文藝創作室專業作家,延安地區作協副主席、《延安文學》副主編,《詩刊》編輯,編審。197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二級。著有詩集《蘭珍子》、《嗩吶聲聲》、《女媧的天空》、《莫望落葉風天》,散文集《月露之台》、《根》、《內心的丘陵》等。《她就是那個梅》獲第三屆全國優秀新詩集獎,《嗩吶聲聲》獲陝西省文聯開拓獎,1988年獲首屆莊重文文學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