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澣

制,官吏十日一休沐,沐謂澣濯。 詩曰:‘九日馳驅一日閒’, 詩曰:‘公假月三旬’。

詞語信息

sān hàn ㄙㄢ ㄏㄢˋ
三澣

詞語解釋

(1). 唐 制,官吏十日一休沐,沐謂澣濯。後來對一個月上旬、中旬、下旬,亦稱上澣中澣、下澣,合稱三澣。 明 楊慎 《丹鉛總錄·時序·三澣》:“俗以上澣,中澣、下澣為上旬、中旬、下旬,蓋本 唐 制十日一休沐。故 韋應物 詩曰:‘九日馳驅一日閒’, 白樂天 詩曰:‘公假月三旬’。”
(2).洗過三次。《新唐書·柳公權傳》:“﹝ 文宗 ﹞常與六學士對便殿。帝稱 漢文帝 恭儉,因舉袂曰:‘此三澣矣!’學士皆賀,獨 公權 無言。帝問之,對曰:‘人主當進賢退不肖,納諫諍,明賞罰,服澣濯之衣,此小節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