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化銻

三氯化銻

三氯化銻(antimonous chloride),無機化合物,化學式SbCl3。是銻元素的一種氯化物,常溫常壓下為無色固體。無色結晶。易潮解。100℃時升華。在空氣中發煙。 可溶性:溶於乙醇、乙醚、苯、二硫化碳、氯仿、丙酮、二氧六環和四氯化碳,不溶於吡啶、喹啉和其他有機鹼類。25℃時,1g溶於10.1mL水,並逐漸水解生成氧氯化銻。相對密度(d204)3.14。熔點73℃。沸點223.5℃。低毒,半數致死量(大鼠,經口)525mg/kg。有腐蝕性。

基本信息

簡介

管制信息

三氯化銻(*)

本品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受公安部門管制。

名稱

英文別名:Antimony(III)chloride,Antimonouschloride

風險術語:R34:Causes burns.;

R51/53: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安全術語: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f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re possible).;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性狀

無色結晶。易潮解。100℃時升華。在空氣中發煙。

可溶性:溶於乙醇、乙醚、苯、二硫化碳、氯仿、丙酮、二氧六環和四氯化碳,不溶於吡啶、喹啉和其他有機鹼類。25℃時,1g溶於10.1ml水,並逐漸水解生成氧氯化銻。相對密度(d204)3.14。熔點73℃。沸點223.5℃。低毒,半數致死量(大鼠,經口)525mg/kg。有腐蝕性。

蒸汽壓 0.13kPa(49.2℃)

熔 點 73.4℃ 沸點:223.5℃ 溶解性 溶於醇、苯、丙酮等

密 度 相對密度(水=1)3.14 穩定性 穩定

危險標記 20(酸性腐蝕品

儲存

密封乾燥保存。

用途

三氯乙醛、芳香烴及維生素A的檢測。測定相對分子質量。化學顯微技術中的藥物檢定。催化劑。有機合成。

安全措施

泄漏: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防酸鹼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砂土、乾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收集轉移至安全場所。

大量泄露: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滅火方法

燃燒性:不燃

滅火劑:二氧化碳、乾粉。

滅火注意事項: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用霧狀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

緊急處理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新鮮空氣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誤食:誤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就醫。

合成方法

合成法 將銻錠破碎成3cm的銻塊,置於反應器內,通入氯氣進行氯化反應,生成三氯化銻。經減壓蒸餾除去五氯化銻,再經加熱除砷、冷卻結晶,粉碎、製得三氯化銻成品。

銻化物法 三氧化二銻或三硫化二銻與鹽酸反應後,經濃縮、蒸餾而得。

銻化物法能得到較純的產品,但成本高,腐蝕嚴重。金屬銻法成本低,勞動保護較易解決。因此,目前工業上多採用些法生產。

環境影響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攝入或經皮膚吸收對身體有害。高濃度的三氯化銻對眼睛、皮膚、黏膜和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支氣管炎、肺水腫。

慢性影響:實驗表明有誘變作用

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急性毒性:LD50525mg/kg(大鼠經口)

危險特性:受熱或遇水分解放熱,放出有毒的腐蝕性煙氣。具有較強的腐蝕性。

燃燒(分解)產物:氯化物。

應急監測

試紙法;速測管法;化學試劑測試組法;分光光度法;

監測方法

比色法(EPA方法 9250、9251)

原子吸收法(EPA方法 7041)

滴定法(EPA方法 9252)

環境標準

前蘇聯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0.3mg/m3[Sb]

應急處理

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誌,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用沙土、乾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轉移到安全場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粉塵時,應該佩帶防塵口罩。必要時佩帶防毒面具。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製作)。

手防護: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後,淋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後再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若有灼傷,就醫治療。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10分鐘或用2%碳酸氫鈉溶液沖洗。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患者清醒時立即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立即就醫。

滅火方法:乾粉、砂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