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茶》

《三杯茶》

《三杯茶》,作者美國葛瑞格·摩頓森(Greg Mortenson)、大衛·奧利佛·瑞林(David Oliver Relin),講述了摩頓森如何由一次偶然的登山事件,完成了從登山家到致力於減少貧困,推動巴基斯坦、阿富汗女性教育的人道主義者的轉變。《三杯茶》是繼《追風箏的孩子》、《燦爛千陽》之後描述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最動人之書。《三杯茶》2006年第一次由企鵝集團發行,出版後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4年,譯成47種語言,銷量超過300萬冊。2011年,《三杯茶》所述的真實性卻遭到質疑。美國CBS的王牌新聞節目《60分鐘》指出該書涉嫌造假。作家喬恩·科萊考爾也發表文章《三杯茶謊言》,披露其中有許多捏造的事實。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1993年,美國登山家莫頓森在登山的旅途中迷路,險些送命。巴基斯坦一個小村的村民救了他,這些極度貧窮的人們給他煮了三杯甜茶,從此他們成為朋友。莫頓森發現,他的朋友們生活艱難,村子裡1/3的孩子甚至活不到一歲,而孩子們最渴望的,是一座有屋頂的教室之後12年,莫頓森在包括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在內的亞洲貧窮山區,建立了60所學校,《三杯茶》講述的就是這十多年間的艱辛歷程。

媒體推薦

我們是朋友 我們是朋友

《三杯茶》是我們時代最精彩的冒險故事之一……它告訴我們,一個平凡人只要兼具了人格和決心,也能真正改變世界。 ——《紐約時報》書評

《三杯茶》既是一場令人難忘的冒險經歷,又是關於一個人如何改變世界的激動人心的真實故事。 ——豆瓣網友評論

“令人震驚的情感與承諾。”—— 《時代雜誌》,2006年度亞洲之書

“當代最令人震驚的故事之一。不只是作者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建校的艱辛令人顫動;它還證明了,具有良善本性與正確抉擇的‘一個人’,真的可以改變世界。”——NBC資深主播

三杯茶 一家人 三杯茶 一家人

“對很少得知中亞生活的人們來說,這是扣人心弦的第一手報導。”——華盛頓時報

“令人神魂顛倒‘充滿懸疑性,成功的描寫憤怒以及難能可貴的友誼,這本書將會贏得許多讀者的心。”——出版人周刊
“太迷人了……真希望美國政府決策者,也能讀這本書。”——美國讀者
“戲劇化、冒險、迷人與行動的故事。”——讀者

摩頓森把一次旅行化作為一個生命的承諾,從中改變了他在路途上所遇見的人的命運,並把這一美事通過文字把看似不相干的人拉在一起,這真是一個傳奇,不需要什麼技巧,只要娓娓道來,作者樸素的心便很快讓讀者跳進《三杯茶》的友情世界裡去,令讀者也嗅到茶的清幽香味。摩頓森教曉我們愛是怎么一回事,因為有了愛,他才在黑暗中看見星辰,繼而展開了他的教育工程。這是一趟非比尋常的旅程,在這旅程上,不僅有著作者的腳步,同時也可以出現你我的腳步,我們願意與摩頓森一起結伴同行嗎?——張翠容《中東現場》作者
我們知道一顆蘋果里有幾粒種子,但我們不會知道一粒種子會生出多少蘋果。三杯茶的熱情種子,讓摩頓森種下更多愛與希望的種子,藉著這本書,讓我們播下愛與希望的祝福。——盧蘇偉(《看見自己的天才》作者)

獎項及排行榜

《三杯茶》 《三杯茶》

2007年奇里亞環太平洋文學獎

2007年太平洋西北獨立書店書券獎

班夫山圖書展獎

蒙大拿紐西蘭圖書獎

博德書店選書

Target連鎖賣場第24名、2007秋季讀書會選書

《紐約時報》暢銷榜第1名(超過八個月以上)

《今日美國》第4名

《出版人周刊》第3名

《洛杉磯時報》第2名

《華盛頓郵報》第3名

Amazon書店第5名(超過八百篇讀者回響) 

作者簡介

Greg Mortenson Builds Schools, and Hope Greg Mortenson Builds Schools, and Hope

葛瑞格·摩頓森

葛瑞格·摩頓森,1958年出生在明尼蘇達,3個月時隨父母到坦尚尼亞,十幾歲又回到美國。他原是登山家,1993年,他因救援同伴,攀登喬戈里峰失敗,後被巴爾蒂人救起,從此和當地人結下深厚情緣。為兌現給巴基斯坦窮困的村莊建學校的承諾,他辛苦奔走,歷時12年,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區建T60餘所學校。

大衛·奧利佛·瑞林

大衛·奧利佛·瑞林(David Oliver Relin)是個遊歷世界的專欄作家。 

爭議

2011年,《三杯茶》所述的真實性卻遭到質疑。美國CBS的王牌新聞節目《60分鐘》指出該書涉嫌造假。作家喬恩·科萊考爾也發表文章《三杯茶謊言》,披露其中有許多捏造的事實。
2012年4月,地區法官駁回由4名讀者提起的訴訟。這4名讀者認為《三杯茶》的兩位作者、出版社和慈善機構合力將摩頓森打造成一個虛假的英雄,以此來賣書並為中亞協會籌錢。法官則認為這一起訴不準確,缺乏說服力。瑞林本人從未公開對這些指責表態。

自殺事件

當地時間2012年11月14日,暢銷書《三杯茶》合著者之一,美國作家大衛·奧利弗·瑞林,於俄勒岡州自殺,年僅49歲。這一訊息由當地驗屍官最先公布,他宣稱瑞林為自殺,死因為頭部致命傷。

據美聯社報導,瑞林一年前(2011年)在一份法律檔案中承認,他的職業受到了作品造假傳聞的影響。瑞林的家人承認,瑞林因此感到沮喪,但不願對他的自殺發表更多評論。

目錄 

一 失敗
二 河岸迷途
三 “進步與完美”
四 個人儲藏室
五 五百八十封信,一張支票
六 在拉瓦爾品第的屋頂上
七 艱難的回家路
八 被布勞渡河擊敗
九 人民在說話
十 造橋
十一 六天
十二 哈吉·阿里的課
十三 “笑容不該只是

回憶


十四 平衡
十五 摩頓森在行動
十六 紅色的絲絨盒
十七 沙地上的櫻桃樹
十八 裹屍布里的人
十九 一個叫紐約的村子
二十 和塔利班喝茶
二十一拉姆斯菲爾德的鞋
二十二 “真正的敵人是無知”
二十三 把三杯茶》第二部

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三杯茶2:石頭變學校》
作 者:(美)格雷戈·莫頓森著,閆雪蓮,武建博譯
出 版 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0-10-1
開 本:大32開紙 張:膠版紙 印
包 裝:平裝定 價:¥25.00
內容簡介
在巴基斯坦的世界中,“三杯茶”,是巴爾蒂人交朋友的方式。
第一杯 ,你是陌生人;
第二杯茶,你是我們的賓客;
第三杯茶,你是我們的家人,我們願意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當摩森頓於攀登K2峰迷路,科爾飛村居民拯救了他的生命。當地的居民生活艱困,糖是如此稀少珍貴,他們卻為他煮了甜茶,讓他恢復力氣。此後,從第一杯茶到第三杯茶,從陌生人到願意以生命守護彼此,“三杯茶”代表的是他們之間珍貴的信任,更是一生的承諾,也是一個旅人,改變世界的開始。
摩頓森原來是個登山家,1993為了紀念早逝的妹妹,展開了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的旅程,卻發生意外,與 隊友們失去聯絡,只留下他一人,沒有水也沒有食物。十分幸運地,他在巴基斯坦山區的一個偏僻小村落被救起,而且在村民的細心照護下,他的身體得以康復。
那裡景色如畫,看似有如香格里拉般的人間仙境,但,卻不是想像中的伊甸園。村民的善良所感動的摩頓森發現,村落里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活不過一歲生日,最近的醫院得走上一星期的路,孩子們最大的願望,是一間有屋頂的學校。在寒風裡,當地小孩只能跪在戶外霜凍的土地上,或坐在髒污的泥地上上課。村民窮到沒錢聘請老師。摩頓森於是承諾,他一定會回來為他們辦所學校……
在過去的十二年,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西藏山區,六十所學校陸續成立,最特別的是,這些學校讓原本無法上學的女孩開始接受教育。摩頓森守護妹妹的信念,改變了一群女孩的生命,是她們不再藏匿於面紗之後,有勇氣面對世界,甚至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當我們懷疑,一個人的力量是否真的能改變世界時,摩頓森做到了。為了堅持理想,即使受到戀人的遺棄、社會的漠視、巴提人的拐騙,即使與妻兒分隔兩地、被軍閥囚禁,即使遭逢美國911事件、 美國轟炸阿富汗,在悲傷、沮喪、孤獨與濱臨死亡之時,他從來沒有遺忘他的承諾,他願意用生命去化解世界上最大的仇恨。
目錄

導言
第一部 承諾
引子
第一章 路盡頭的人們
第二章 殘手異人
第三章 零年
第四章 和平的聲音
第五章 風格決定一切
第六章 吉爾吉斯可汗的印章
第二部 大災難
第七章 黑暗深處傳來的咆哮聲
第八章 不知道該做什麼
第九章 法爾扎納的課桌
第十章 薩夫拉茲的承諾
第十一章 機不可失
第三部 世界屋脊之上的學校
第十二章 一位美軍上校的電子郵件
第十三章 從加洛扎難民營來的人
第十四章巴達赫尚巡迴之旅
第十五章 兩位勇士的會面
第十六章 重回原點 第十七章 最後的最好的 學校
後記
致謝
重要人物表石頭變成學

《三杯茶》作者身陷誠信危機

據悉,這本書出版後多次入選年度紀實類暢銷榜單,很大程度上是仰賴書中所敘經歷和感受的真實性,而躍升暢銷作家後的摩頓森忙於在 世界各地演講。該書在中國曾於2008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引進出版簡體中文版,併入選年度十大好書。與世界各地讀者熱捧該書相似的是,豆瓣網上無數中國讀者飆淚推薦《三杯茶》。一位網友留言說:“一個美國人十多年奔走,為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窮孩子辦學校的真實故事,實在太動人了。感動我的還有當地村民的淳樸和善良。”

國際暢銷書涉嫌造假

《三杯茶》的故事源自作者的一段經歷——身為戶外登山運動愛好者,葛瑞格·摩頓森在一次攀登喜馬拉雅山麓喀喇崑崙山脈的途中,因為迷失方向,撞進一個巴基斯坦的高原深山小村落,親眼目睹村中孩子學習條件極為艱苦,他在獲救後深受村民們無私幫助的感染,承諾將會重返這個村莊為孩子們建一所學校,從而引發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關於諾言、信任、智慧和大愛的故事。按書中描述,這個溫柔男子用十幾年時間到處募捐、演講,在深山峽谷里建立了60餘所學校,讓孩子們尤其是女孩子們得以上學。《三杯茶》2006年第一次由企鵝集團發行,出版後名列《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4年,譯成47種語言,銷量超過300萬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