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杉(粗榧科)

三尖杉(粗榧科)

三尖杉(粗榧科)【來源】為粗榧科(三尖杉科)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f.的枝葉、種子及根皮。

基本信息

簡介

【來源】為粗榧科(三尖杉科)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f.的枝葉、種子及根皮。
【形態】常綠喬木,小枝對生,基部有宿存芽鱗。葉螺鏇狀著生,排成兩列,披針狀條形,常微曲,長4~13cm,寬3~4.5mm,上部漸窄,基部楔形,上面中脈隆起,深綠色,背面中脈兩側有白色氣孔帶。雄球花8~10枚聚成頭狀,單生葉腋,直徑約1cm;雄蕊6~16枚,雌球花由數對互動對生,各有2胚珠的苞片組成。種子橢圓狀卵形,熟時外皮紫色或紫紅色。
【分布】生於溪邊或山間林中。分布於陝西、甘肅、安徽、華中、華南西南各省區。
【成分】抗癌活性較大的有三尖杉酯鹼(harringtonint)、高三尖杉酯鹼(homoharringtonine)、異三尖杉酯鹼(isoharringtonine)、脫氧三尖杉酯鹼(deoxyharringtonine)等,還含乙醯三尖杉鹼、羥基三尖杉酯鹼等。
【藥理】三尖杉酯鹼和高三尖杉酯鹼對動物多種實驗性腫瘤如小鼠(S180)、子宮頸癌14(U14)、艾氏腹水癌(EAC)、網織細胞肉瘤(ARS)、腦瘤22(B22)、白血病615(L615)、淋巴細胞白血病(P388)、白血病7212(L7212)、瓦克癌(W256)等均有抑制作用。三尖杉酯鹼可使小鼠肉瘤180(S180)、白血病(L1210)的瘤細胞染色體發生變異,有絲分裂指數顯著減少,並減少瘤細胞中核糠核酸含量,抑制蛋白質合成。
【臨床】用於治療白血病乳腺癌、肺癌、結腸癌、胃癌、食管癌等。
據6省市27家醫院治療259例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結果顯示,單純用三尖杉酯(H)治療的完全緩解率(CR)O 20%,總有效率為72.7%,單純用高三尖杉酯鹼(HM)治療的CR為22.3%,總有效率63.8%。
福建醫學院用三尖杉酯鹼(H)治療真性紅細胞增加症12例,獲得完全緩解,顯效快,維持時間長,復發少的療效。

相關內容

自然 生物 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