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文化

三國文化

狹義上指人們對三國時期的基本情況、歷史文化進行研究所得到的知識與經驗。 廣義上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三國為原本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隨著日月變遷,星移斗轉,面對21世紀飛速的發展,人們已經很難平靜下心態去靜靜地品嘗文化所帶給我們的精神寄託,對三國文化的發展和推動已經有8個年頭了,在這不經意的歲月流逝中,默默無聞的一批網站卻用他們鋼鐵一般的毅力書寫著人們對三國文化,三國知識的渴求所給予的希望,為此我向默默為三國文化做出貢獻的網站表示由衷的感激和無限的謝意。

定義

狹義:人們對三國時期的基本情況進行研究所得到的知識與經驗;

廣義: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三國為原本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歷史主體

“三國時代”有兩個定義,狹義的三國時代是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但狹義的三國時期用於排三國大事年表,或考試。曹操、關羽、龐統、周瑜、呂蒙等不在狹義的三國時代之列。而《三國演義》《三國志》中的三國時代是廣義上的。廣義上的三國時代可以理解為從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後軍閥割據劉氏集團、曹氏集團、孫氏集團及與其相關的漢末軍閥的集團鬥爭到司馬炎建立晉朝統一天下的時代。廣義上的三國才是三國文化的研究主體。

相關會議

諸葛亮諸葛亮

主題為"引領三國文化,打造精品三國遊戲"的三國題材遊戲國際研討會在上海希爾頓逸林大酒店隆重舉辦,ChinaJoy組委會與游族網路攜手邀請知名遊戲研發商、平台商及眾媒體出席。本次研討會吸引了多位重量級製作人齊聚,暢談三國題材遊戲的現狀與未來,深入探討三國文化如何在遊戲裡的傳承。

發展歷史

1. 魏吳兩國政府設定太史這一官職,記載了魏吳兩國的歷史。蜀國可能未設定史官。

2. 在晉朝統一後,史學家陳壽根據魏吳兩國史書的記載,根據自己收集的大量資料把這段歷史編成《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合稱《三國志》,這是“三國”第一次作為專有名詞出現。陳壽是晉臣,晉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國志》便尊魏為正統。陳壽敘事簡略,在材料的取捨上也十分嚴慎,這就導致了,《三國志》雖然比較真實,但不夠完整。

3. 東晉習鑿齒作《漢晉春秋》,《漢晉春秋》也是一本很好的寫三國歷史的史書。

4. 南朝宋文帝以陳壽所著《三國志》記事過簡,命裴松之為之作補註。這是有關三國的資料已經很多了。為了注釋《三國志》,他收集了三國時期的原始材料達一百五十多種,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注文字數約超過《三國志》的三倍。裴松之認為不可靠的材料只列出來而不評說,認為可靠說明道理。所以後人讀《三國志》必讀裴注。

5. 南朝宋時期上層人事劉義慶作《世說新語》,著重記載魏晉名公士族的言談軼事。

6. 隋煬帝時已有曹瞞譙水擊蛟、劉備檀溪躍馬等水上雜戲。

7. 唐朝李商隱的《驕兒詩》“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可以看到,當時已用三國人物作為笑謔的材料。

8. 評書的前身叫做說話,在宋朝出現,當時說三分是比較流行的。說三分的藝人掙得應該比別的說話藝人掙得多。

9. 元朝時出現了一些著名的三國的話本《三國志平話》《三分事略》,同時出現了很多很多有關三國的劇本。

10. 元末明國中國非常偉大的文學家羅貫中在上述史書、雜記和平話、戲曲的基礎上寫成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受百姓歡迎的著作——《三國演義》。《三國演義》出現以來人們對三國文化的研究不斷重視,深入。

11. 在當代三國遊戲(硬碟遊戲如《三國志》系列《三國群英傳》系列,網路遊戲如《QQ三國》《三國策》)、三國惡搞作品(包括文學作品如《水煮三國》,動漫影視作品如《Q版三國》)不斷更新換代。易中天教授也由於品三國而倍受關注。當然,現在是市場經濟社會,文化經常由於服務於商業而遭到破壞。

東漢十三部州(三國行政區域)司隸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陽市東) 轄區 今陝中部,秦西南部及豫西部。稱為“司州”。

豫州:治所 譙(皖亳縣) 轄區 今豫南部、東部、皖北部、蘇西北角及山東西南角。

兗州:治所 昌邑(今魯金鄉縣西北) 轄區 今山東西南部,豫東部和蘇西北角。

徐州:治所 郯(魯郯城縣西南) 轄區 今魯東南部,蘇北部及皖東北角。

青州:治所 臨錙 轄區 今魯北部及冀東南西角。

涼州:治所 隴(甘清水縣北) 轄區 今甘東東部。

并州:治所 晉陽(太原市西)今陝北部,秦大部及內蒙之一部。

冀州:治所 鎬(hao)(冀柏鄉縣北) 轄區 今冀西南部。

幽州:治所 薊(北京城西南)。轄區 今冀北部,遼、吉各一部。

揚州:治所 歷陽(皖和縣,後遷壽春) 轄區 今蘇南部、皖中南部,浙、閩、贛三省。

荊州:治所 漢壽 (湘常德市東) 轄區 今豫西南部,鄂、湘二省及黔、桂、粵三省邊緣。

益州:治所 雒(川廣漢市,後綿竹,再成都) 轄區 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陝及鄂、甘各一隅。

交州:治所 廣信(桂梧州市)

魏國經濟

曹操迎獻帝於許昌後,以「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為方針,在許昌附近實行屯田。結果「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因此,操設定田官於各州郡內,招募流民屯田,把屯田制加以推廣,以改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所做成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境況。正因屯田制之成功,地方變成「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正因採取屯田措施,使北方的社會轉向穩定,終達至「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蜀國經濟

蜀自古以來已有天府之國的美名,漢高祖能得天下亦靠此地物質豐厚為根本。 東漢末年,劉焉父子先後擔任益州牧,用以寬制寬之政策以治蜀,逐引致豪強壟斷土地及山澤資源,因而減低稅收。 自劉備占領益州後,諸葛亮及法正一改以往弊政,打擊豪強,並曾採用閉關息民,務農殖穀。又在都江堰設堰官,管理農田水利工程,並推行屯田,以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 此外。亮及法正對冶鐵、煮鹽、織綿等重要手工業,實行公營,並設立專職官員加強管理。以上一連串措施,使國家稅收大大增加,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條件。 後來關羽失荊州,備討伐吳敗亡,使蜀面臨崩潰邊沿,故亮在經濟方面擴大手工業官營範圍,提高蜀綿生產量,以助加快恢復國力之步伐。

吳國經濟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地方連年征戰,地方殘破,北方人民攜家渡江以避難。 北方難民不乏富商大賈,他們由北方走難到江南同時,帶備了生產技術與文化,為當時貧困的江南帶來新血。 原本吳農耕技術十分落後,尚未懂得牛耕。及後生產技術注入,農業生產技術逐漸提高,人口亦因此漸漸增加,一改以往地廣人稀的境況。孫氏三代:孫堅、孫策、孫權之統治領地漸大,軍隊亦因此變得龐大,故此糧草軍需耗費成為國家支出中的一大部分,為減輕負擔,逐實行屯田制,並設定典農校尉和典農都尉。屯田制有分兵屯及民屯。兵屯下之耕者為佃兵,民屯下之耕者為屯田客。吳位於長江流域以下,故亦注意興修水利,以利用水力資源和作軍事防備

三國源頭

襄陽城始建於漢代,到今天她已經閱盡了兩千多年的風雲變幻。在這漫長的歷史裡,這座古城目睹了一幕幕歷史的往事。那南來北往的風流才俊,縱橫天下的英雄豪傑也在這裡留下過他們的足跡。而至今襄陽人最為津津樂道的是這座城市與三國的淵源。

在襄陽城西20里,有一處幽靜的山坳,這就是後來天下聞名的隆中。當年青年時代的諸葛亮就在這裡躬耕苦讀坐看世間風起雲湧的。走進古隆中,今天的人們常會產生一連串的疑惑,這個遠離塵世的地方竟然走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謀略大師,而在交通信息相對落後的東漢末年,一個隱居山林的青年,又是如何對天下大事了如指掌,並做出深謀遠慮的戰略判斷的。在《前出師表》中,諸葛亮自述他是“苟針生命於亂世”,也就是說他是在亂世的磨難中成才的,這句話的確概括了他的一生。

諸葛亮在襄陽求學和躬耕苦讀期間,正是豪門望族文人學子云集襄陽的時候,可以說那時的襄陽人才濟濟文化發達。但在當時的襄陽上流社會,存在著三股最大的勢力集團,一方是掌握地方政權的官吏,劉表是他們的首腦,一方是當地的豪門望族,主要是蒯姓和蔡姓兩個家族集團。還有一方是當地的名士,代表人物是文壇領袖龐德公、黃承彥、司馬徽等。東漢末年實行官吏推舉制度,誰被名士賞識,便會被推舉給地方官員,再由地方官員逐級向朝廷推薦。

諸葛亮跟隨叔父到襄陽後,很快和襄陽的這三股勢力建立了聯繫。後來諸葛亮作為一個布衣而能獲得“臥龍”、“俊傑”等巨大聲譽,這固然是由他自身的才能所決定的,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如果他不被名士們賞識和舉薦,就不可能有劉備的三顧茅廬,而諸葛亮或許就會老死山野不為人知。

諸葛亮在隆中躬耕苦讀時期對他影響、教誨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司馬徽、一個就是龐德公,龐得公是當時荊襄地區六大家族之一,也是襄陽城的名士領袖,除學識淵博外,他的人格修養也被傳為一時佳話。《襄陽縣誌》中有過這樣的記載,龐德公“躬耕田裡,夫妻相待如賓,休息則正巾端坐,琴書自娛,睹其貌者,肅如也。”諸葛亮對自己的老師非常崇敬,傳說他每次登門求教都獨拜床下,聽取老師的真知灼見。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發生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諸葛亮27歲的這年。求賢若渴的劉備經過再三的求訪,耐心的等待,這一次終於在襄陽隆中見到了仰慕已久的諸葛亮。當劉備向諸葛亮討教統一天下的大計時,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建立根據地,改革政治,聯合東吳,等待時機,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構想。這次談話就是著名的《隆中對》,在這篇不足300字的策論中,充分體現了諸葛亮軍事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謀略大師的思想智慧。《隆中對》確定了三足鼎立的時代基調,也拉開了風雲變幻英雄輩出的歷史帷幕。

陳列館

地址:成都

三國文化陳列館三國文化陳列館

三國文化陳列館,裡面的陳列物多是介紹三國的軍事人物和軍事故事的,當然也有《三國演義》中火燒藤甲兵里那刀槍不入的"藤甲",還有"木牛""流馬"等,還有"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山路實景模型……

三國文化陳列館三國文化陳列館
三國文化陳列館三國文化陳列館

貢獻網站

隨著日月變遷,星移斗轉,面對21世紀飛速的發展,人們已經很難平靜下心態去靜靜地品嘗文化所帶給我們的精神寄託,對三國文化的發展和推動已經有8個年頭了,在這不經意的歲月流逝中,默默無聞的一批網站卻用他們鋼鐵一般的毅力書寫著人們對三國文化,三國知識的渴求所給予的希望,為此我向默默為三國文化做出貢獻的網站表示由衷的感激和無限的謝意。他們有:三國文化

、三國論壇、天涯三國專欄,柔居,三國琅琊

、三國英雄論壇、軒轅春秋、三國藝苑論壇etc。

三國兵制

魏的中央軍,分中軍和外軍。中、外軍的來歷,何茲全《魏晉的中軍》一文作了明確的闡述:“‘中軍’是對‘外軍’而來的,中外軍的區別形成於漢建安時代(196至220年),到魏黃初年間(220至226年)都督製成立,中外軍的區分及中外軍的名稱也就正式成立。建安以前,曹操集團不過是當時割據局面下的群雄之一。曹操迎獻帝都許,挾天子以令諸侯,尤其是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取得冀、並、青諸州以後,他的統治區才漸具國家的規模。這時局面大了,再不能象過去一樣,帶領一支軍隊(雖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到處征戰,因之便產生了留屯的辦法。平定一個地方,即留一部分軍隊在那裡駐防,並由一人任統帥,統攝轄區內諸軍。這種留屯制,實即魏晉以下盛行的軍事上分區的都督諸軍制的濫觴。這種情形,發生於曹操打敗袁紹占有冀、並諸州之後,到赤壁戰後,三國鼎峙的局面形成,便漸漸固定為一種制度,而且發展為後來的都督制。國家的軍隊既在事實上分了內外,內外的名稱自然也跟著形成,留屯在外的將軍及都督所領的兵,就稱為外軍;中央直轄的軍隊,就稱為中軍。”

魏的中軍略等於漢代的南北軍,擔負著宿衛皇宮、拱衛京師的任務,《歷代兵制》認為“魏制略如東漢,南北軍如故”,依然把魏的中軍稱為南北軍。不過由於漢末三國戰事頻仍,中軍常常四出征伐,與漢代北軍相比,魏中軍的作戰任務重得多。

《歷代兵制》敘述了魏中軍的發展:“初,曹公自置武衛營於相府,以領軍主之。及文帝增置中營,於是有武衛、中壘二營,以領軍將軍並五校統之。”武衛營是曹魏集團最親近的宿衛禁兵,其設定時間,《補三國兵志》說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那時曹操剛做相國,便在相府自置武衛營。當時漢帝的禁兵為數已不多,且在曹操控制之下,武衛營一成立,相府更是威重漢宮。武衛營的統帥最初是許褚,官職為武衛中郎將,後遷武衛將軍。曹魏作武衛將軍的,都是皇帝很親近的人。魏文帝置中壘、中堅二營,歸中領軍統帥,魏明帝又置驍騎,游擊二營。《歷代兵制》只提到武衛、中壘二營,有所疏漏。“武衛、中壘二營,以領軍將軍並五校統之”,也是不確的。事實上,曹魏先後置武衛、中壘、中堅、驍騎、游擊等新五營,歸中領軍統帥;東漢以來北軍的屯騎、步兵、射聲、越騎、長水五營,曹魏時期依然存在,但兵員已少的可憐,五校地位已不如武衛將軍等,已無可能去統帥武衛、中壘等新營。

關於魏中軍的組織系統,《歷代兵制》說:“有中、左、右、前軍各一師,又有中護、中領軍、領、護軍將軍各一人。其他雜號無常數。”陳傅良認為,漢的南北軍到曹魏時期演變為中、左、右、前軍了。其實,只有中軍相當於漢的南北軍,所謂左、右、前軍等,顯然與中軍相對,可能是對留屯在不同地方的外軍的稱呼。《三國志》、《資治通鑑》常有“東兵”、“東軍”一類提法,都是指留屯東方的外軍,左、右、前軍等也是這類提法。中軍的統帥,陳傅良認為有“中護、中領軍、領、護軍將軍各一人”。歷來談曹魏兵制者,多象他一樣,以為魏中軍同時存在中護軍、中領軍與領軍、護軍這樣一批統帥。其實領軍與護軍和中領軍與中護軍是不同時期的職官。《玉海》卷一三七:“魏武為相,以韓浩為護軍,史渙為領軍,非漢官也。建安十二年,改護軍為中護軍,領軍為中領軍。”這段話與史實略有出入,但指出中護軍、中領軍的前身就是護軍、領軍,無疑是正確的。改領軍、護軍為中領軍、中護軍,是由於當時中央軍在事實上已分成中軍與外軍,所以要在中軍統帥領軍、護軍前冠以中字。由於領、護軍改名中領、中護軍後還有人沿襲舊稱,載之史書,故後人往往認為領、護軍與中領、中護軍並存。對於中領軍或中護軍中資歷厚重者,可進稱為領軍將軍或護軍將軍,但中軍也不可能同時既有領軍將軍、護軍將軍,又有中領軍、中護軍。中領軍是中軍諸營的統帥,他親領中領營,併兼領中軍諸營;中護軍在中軍的地位僅次於中領軍,他負責武官的選用,並親領中護營。

留屯各地的外軍,開始編制很不一致,統帥往往臨時由中央委派和更換。到魏文帝時,情況發生了變化。《歷代兵制》:“黃初三年,特置都督諸州軍事,尋加四征四鎮將軍之號,又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位太尉上。”曹魏的都督諸州軍事,是代表中央分駐各地的軍事長官,所領是不同於州郡兵的中央軍隊。所謂四征四鎮,是指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與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等稱號,此外還有所謂四安四平將軍的稱號,這些都不是固定軍職,而是臨時贈封的稱號。從這些稱號也可以知道,那些都督諸州軍事的將軍,是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鎮壓之權。中外諸軍即中軍與外軍,“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則是以大將軍統帥全國中央軍,大將軍成為曹魏最高軍事統帥。曹魏政權是取代東漢王朝而建立的,開始仍以太尉為最高軍政長官,置大將軍後,太尉最重要的權力被分割,所以陳傅良說大將軍“位太尉上”。

軍式系統

綜上所述,曹魏中央軍的系統是:

|——中軍-領軍、護軍——諸營將校

中央軍-大將軍——|

|——外軍-都督諸州軍事

除了中軍與外軍,曹魏政權還有作為地方兵的州郡兵。東漢光武帝罷兵募士,郡國兵力十分薄弱。到東漢末年,一些州郡守割據稱雄,兵力轉強,多數州郡的軍隊則逐一消滅或兼併。曹操統一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據武裝或被消滅,或被收編,北方各州郡往往只有留屯的中央軍,而沒有地方武裝了。當時丞相主簿司馬朗建議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裝,以“外備四夷,內威不軌”。《歷代兵制》:“自納司馬朗之言,復令州郡典兵,然未置尉,蓋太守或刺史兼帥。”州郡兵以守備本州郡為職,必要時也應調出征。州郡兵地位比中軍、外軍低,“州郡都督不與中外軍同......苟在中軍之例,雖下功必侯;如在州郡,雖功高不封”(《晉書.段灼傳》),但地方州郡長官的權力卻藉此大大膨脹起來。所以《歷代兵制》認為,曹魏政權的“兵權外聚於州牧,內歸於大將軍及太尉”。因此後來有人上疏魏明帝,要求解除緣邊州郡刺史、太守的領兵權,另外派遣大將去鎮守,以免刺史、太守領了兵則“專心軍功,不勤民事”,而不能“獨修務本之業”(《三國志.魏志.杜恕傳》)。

曹魏兵制,還有屯田兵值得一提,但陳傅良對此又疏漏了。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兵屯兩種,是漢代官田出租辦法及邊郡屯田的推廣。民屯的管理方式是:由大司農掌管全國的民屯,典農中郎將負責一州郡的民屯,典農都尉負責一縣級單位的民屯,屯司馬負責一生產單位——一屯。每一屯有屯田客五十人。民屯的任務是種植稻、粟、桑、麻,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收穫上繳政府。屯田客不服兵役,但實行軍法部勒式管理,應該納入兵制研究的範圍。建安初年開始的屯田,本是為了束縛流民於土地和為政府提供大量租入以充軍需;到魏末晉初,統治者為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經常分割屯田,瓜分屯田客,屯田制度遭到毀滅性破壞。兵屯的開始晚於民屯,一般是保持原有的軍事編制,設立在與吳蜀兩國對峙的邊境,讓士兵且佃且守。東吳也有與曹魏大體相似的兵.

蜀漢兵制大致和魏相同,但又有其特點。蜀的中央軍,《歷代兵制》說:“蜀置五軍。其左、右將軍、督、護一人,其中師、監、護、典、參軍各一人,其前師、將軍、監、護、督軍各一人,其後督、將軍、兼一人。其將校略如漢。”五軍即前、後、左、右、中軍。中軍與曹魏一樣同時又是宿衛部隊;前、後、左、右四軍略等於曹魏的外軍。蜀漢中央軍置軍師將軍一至二人,為全國最高軍事統帥。五軍的組織系統不完全一樣,中軍有護軍、監軍、軍師、都護、領軍、典軍各一人;前、後軍有護軍、監軍、軍師、領軍、典軍各一人;左、右軍有護軍、監軍、都護各一人。據《三國志.蜀志.關張馬黃趙傳》,前、後、左、右軍的統帥分別是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只有中軍統帥是護軍;而據王平、劉敏、姜維等傳,前、後、左、右四軍又常以護軍或監軍為各自的統帥。因此,前將軍等官號,究竟是護軍的另稱還是進稱,或者是不同時候的職官,還有待進一步考查。

蜀的基層軍隊,有許多不同的稱號。《歷代兵制》:“兵有突將、無前、(上宗下貝)叟、青羌、散騎、武騎之別,蓋不全用蜀人也。”“劉璋時,三輔流人數萬,收以為兵,號東州兵。”這裡所舉的尚不完全,據王欣夫《補三國兵志》統計,蜀有以下稱號的基層軍隊:曲長,漢軍本有部和曲的編制,蜀有曲長,則在部分軍隊尚有曲的編制。屯將,蜀有屯將,則有屯的編制。突將,衝鋒隊的將領,則蜀軍往往有專門的前鋒隊。無前、無當,二者可能同為一支精勇的隊伍。飛軍,以羌族的一支——青羌為主,分為五部。虎步,精勇的步兵隊伍。虎騎,精勇的騎兵隊伍,此外還有散騎、武騎等騎兵隊。白(目毛),由以白羽毛為飾的少數民族組成。(上宗下貝)叟,由(上宗下貝)人(湘、川一帶的少數民族)組成。此外還有夷兵,由荊州一帶少數民族組成。從這些稱號可以看出,蜀政權不僅讓蜀中漢人當兵,而且大量以外族為兵,組成飛軍、青羌、白(目毛)、(上宗下貝)叟、夷兵等外族軍隊。從東州兵的情況還可看出,蜀漢還把外來流民組建成軍隊。

東吳兵制比較雜亂,大體也與魏無異。其軍隊特點,如《歷代兵制》所說:“吳多舟師,營校略異於漢。”東吳立國江南,北有長江天險,東南有東海、南海,內地多湖泊水澤,多水域的自然條件,尤其是豐富的物產和發達的經濟,決定其水軍強於魏、蜀,以致數次以舟師挫敗來進攻的曹魏大軍。東吳的般只體積大、數量多,並且有艨艟、鬥艦、樓船、飛雲、蓋海、赤龍、馳馬、長安、大舶、大(舟扁)、青龍戰艦、晨鳧等眾多名號。根據《吳書》的記載,當時能載馬八十匹的還算小船(《三國志.吳志.孫權傳》嘉禾二年注引)。又根據《晉陽秋》,西晉滅吳時,接收其船隻五千餘艘(《三國志.吳志.孫皓傳》注引),其中包括運輸船和戰船,運輸船中,相當大一部分屬於水軍作運輸軍需用。這樣,我們雖不能得知東吳水軍船隻的具體數字,但其規模之大則是可以想見的。當時東吳水軍舟師不僅時刻巡守長江天險,而且游弋於遼闊海域。東吳水軍統帥為水軍都督。

東吳的中央軍與曹魏、蜀漢相同,有前、後、左、右、中五軍,軍中將領亦有護軍、領軍、典軍、軍司馬等。一旦進行戰爭置大都督總領五軍,各軍置部督等。

東吳軍隊大部分由山居的越人組成,以山越為兵,僅見於記載的已不下十餘萬。西晉滅東吳時,接收其軍隊二十三萬。東吳軍隊有許多不同名號。《歷代兵制》:“兵有解煩、敢死兩部,車下虎士、丹陽青巾、交州義士及健兒、武射之名非一,調度亦最無法。”這裡列舉的也很不完全。據王欣夫《補三國兵志》統計,東吳軍隊有下列名號:羽林,是宮廷禁衛部隊。虎騎,拱衛京城的騎兵部隊。敢死、解煩、無難、馬閒,都是精勇的衝鋒隊,多分左右兩部,各以左部督和右部督領兵。五營、五校,各有五營兵,五營有五營督領兵,五校有五校督領兵。升城、繞帳、外部、營下、帳下,大約都是屯駐在京城以外的隊伍,分屬前、後、左、右四軍。還有車下虎士、丹陽青巾、交州義士、健兒、勇敢、虎射吏等名號的地方兵。從義士、健兒等名號推測,這些地方隊伍可能大多為東吳豪族將帥厚養的子弟兵。《三國志.吳志.甘寧傳》:“能厚養健兒,健兒亦樂為用命”。可見這些隊伍與其世襲將領的關係非常特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