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百禽圖

三友百禽圖

《三友百禽圖》是中國明代畫家邊景昭的國畫作品,該畫為立軸,絹本設色,收藏於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該作品在工整細緻之間,又不失活潑自然之趣;構圖雖繁複,但因巧於穿插遮隱,所以繁而不亂,顯示了畫家藝術功力之深厚。

基本信息

《三友百禽圖》是中國明代畫家邊景昭的國畫作品。該畫為立軸,絹本設色,縱152.2厘米,橫78.1厘米,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邊景昭,沙縣(近屬福建)人。生卒年不詳,明代畫家。字文進。成祖永樂(1403-1424)間任武英殿待詔,為宮廷作畫。宣宗宣德(1426-1435)時尚在。博學能詩擅畫禽鳥、花果,師南宋畫院體格。設色沉著而研麗,為明代早期花鳥畫高手。

邊景昭的傳世作品有《三友百禽圖》、《雙鶴圖》、《春禽花木圖》。《百禽圖》中畫梅、竹、松三友為主幹,各色禽鳥聚集其上,或飛或鳴,或嬉或息,呼應顧盼,仰俯側反,各盡其態,畫家師承南宋畫院體格,精於勾染刻畫,工整細緻之間,又不失活潑自然之趣。構圖雖繁複,但因巧於穿插遮隱,所以繁而不亂,顯示了畫家藝術功力之深厚。

《三友百禽圖》

三友百禽圖《三友百禽圖》
繪初冬時節,百禽棲戲於松竹梅之間。坡石上,兩株翠竹凜然聳起,直入雲端。古老的梅乾斜出畫面,茁壯的梅枝低垂,梅花怒放。梅竹之後,松枝隱現,一群大小不一的禽鳥,姿態各異,或飛或鳴,或棲或戲,仰俯反側,顧盼呼應,一派生機。構圖繁複,多而不亂;造型準確,工而不板,畫風師法南宋“院體”而有自我。畫中自識:“永樂癸巳秋七月,隴西邊景昭寫《三友百禽圖》與長安官舍。”後鈐“湘府殿賜”、“怡情動植”、“邊氏文近”三印,又一印不可辨。癸巳為公元 1413年。曾經《石渠寶笈初編》著錄。

畫家簡介

邊文進(1403-1428年),名景昭;以字行。福建沙縣人,祖籍甘肅隴西。明初花鳥院畫家中,以邊氏最為有名,畫翎毛花果皆極精妙。公元1402年至1424年(明永樂朝)任職於工部文思院,直謹身殿待詔;公元1426年至1435年(明宣德間)被授予武英殿待詔官銜。其花鳥畫曾被譽為“禁中三絕”之一。[2]邊景昭以畫花鳥聞名,在當時影響最大,《無聲詩史》卷二記其“宣德間供事內殿,甚得主眷(甚得皇帝寵愛)。其所繪花卉翎毛,極其工致,與呂紀齊名。”《圖繪寶鑑續編》記其“善翎毛花果,花之驕笑,鳥之飛鳴,葉之正反,色之蘊藉,不但勾勒有筆,其用墨無不合宜,宋元之後,殆其人矣(宋元二代之後,就數邊景昭水平最高)。”當時師法邊景昭的畫家非常多,他的幾個兒子和甥、婿等人因能傳其畫法,也頗知名,且皆被留在宮廷作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