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家子鎮

三十家子鎮

三十家子鎮隸屬於遼寧省凌源市,位於遼寧,河北,內蒙古三省交匯處,三十家子鎮位於凌源市西南部,青龍河上游。東與松嶺子鎮和大王杖子鄉毗鄰,南與雹神廟和劉杖子接壤,西靠河北省平泉縣,北連宋杖子鎮。距凌源市市區45公里,距河北省平泉縣45公里。轄16個行政村,總人口42769人。總面積19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7000畝,林業用地面積108738畝,保護地面積13000畝,鎮內有占地50畝的果菜批發市場和占地150畝的大牲畜交易市場各一處。

基本信息

氣候條件

三十家子鎮大陸性氣候
三十家子鎮氣候特徵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春季乾旱多風,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冬季多為北風。年平均氣溫為8℃,年平均降雨量為450mm,無霜期為145天,結凍期80天,最大凍結深度為1.5m左右。青龍河在鎮區東部邊緣流過,河水由北向南流入渤海。河床平均比降為0.54%,平時流量為0.65——4.89平方米/秒,最大流速為4.26米/秒。鎮區地勢呈北高南低,西高東低之勢,屬丘陵地區,土壤多為草甸土並有少量褐土,土壤性質含鹼性較高,承載力一般為8——12噸/平方米。

歷史沿革

三十家子村名始於清朝,清初進關留下三十戶八旗子弟,因此得名三十家子。中華民國十九年(1930年)設三十家子村,歸凌源縣第五區管轄。該村1945年8月解放,歸松嶺子區管轄,1947年土地改革取消村政府,成立農會,一九五五年成立互助組,一九五四年成立初級社,一九五六年成立高級社,同年九月成立三十家子人民公社,一九八三年成立三十家子鄉,一九八五年撤鄉成立三十家子鎮。

行政區劃

三十家子鎮轄南街、北街、裂山樑、八家、東坡子、北宮杖子、北店、小孤山、姜杖子、白油房頭道溝、三道溝、四道溝、北宮、臥虎山喇嘛洞等16個行政村,169個村民組。鎮區由南街、北街村組成。被建設部列為小城鎮建設試點單位的凌源市三十家子鎮,以市場建設拉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推動小城鎮建設,較好地解決了山區小城鎮建設後續投入乏力的問題。

經濟發展

三十家子鎮花崗岩
2007年末,三十家子鎮社會總產值實現了6.5億元,全鎮人均收入實現4920元,稅收及財政預算收入實現260萬元。幾年來,三十家子鎮黨委、政府依託交通、資源等優勢,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域外有識之士來三十家子投資辦廠。先後引進了遼寧宏達牛業發展有限公司遼寧牧業發展有限公司三興畜禽加工有限公司等5家大型企業,總引進資金達3.5億元。到2007年末,全鎮共有機械製造、塑膠製品、鑄鋼、建材等民營企業16家,其中鑄鋼產品出口日本韓國以色列等國家。

凌源市三十家子鎮以農業綜合開發為主攻方向,爭取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資金2830萬元,對低產田、荒草地和未開墾地進行綜合開發整理,現已造出高標準水平梯田5000畝。為增加農業基礎設施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增收,2003年,三十家子鎮得到土地部門支持,爭取到2830萬元的國土資源廳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資金,對四道溝三道溝二道溝3個村的土地進行開發整理。為既不影響施工又不使農民當年利益受到損失,三十家子鎮組織有關人員於2004年春耕前就完成了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秋後即開始測量施工。通過整理使熟土還原,沙包推倒,大坑填平,荒溝和未開墾地被填平補齊接長,原來的邊角地、大小沙包丘陵、零散地變成了“里兜水外撅嘴”集中連片的小平原。經過綜合開發整理,良田達到5000畝。三十家子鎮抓住農民們開發整理土地熱情較高的契機,因勢利導,又在這3個村建溫室560個,基本實現了戶均一個棚。

礦產資源

三十家子鎮礦產資源豐富,有鐵礦膨潤土珍珠岩矽石花崗岩,其中矽石口位高、儲量大,是國家重點企業向東玻璃場的重要原料基地。三十家子鎮地處遼寧河北交匯處,交通便捷,是商貿重鎮,素有“遼西第一鎮”之稱。1995年被國家建設部列為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99年遼寧省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幾年中,小城鎮建設累計投資1.5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4560萬元,基本建設投資1.04億元。完成了鎮區環島改造、中橋改造、北出口和東出口的改造工程,商業大街、住宅小區改造工程、鎮區綠化工程,鎮區居民居住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城鎮建設

三十家子鎮蔬菜大棚
三十家子鎮是遼寧進關的西部要塞,素有“遼西第一鎮”之稱。錦承鐵路魏塔鐵路、101國道均從鎮內穿過。三十家子大集是方圓百里聞名的大集,輻射周邊7個市縣。為發揮這種集鎮效益,1992年,三十家子鎮趁101國道拓寬改造之機,啟動了小城鎮建設。先後投資1億多元拓道建樓,建起樓房30多萬平方米,新上了給水設施,使街容鎮貌煥然一新。然而,樓多了,城鎮人口並未顯著增加。街寬了,產業也未得到有效擴展。尤其是將集市由鎮中心遷到鎮外後,交易規模反而縮減。經濟實力的不足,使小城鎮後續建設舉步維艱,處於騎虎難下的態勢。

為扭轉這一被動局面,三十家子鎮確定了以市場發展牽動產業發展,以經濟振興促小城鎮建設振興的發展思路。他們征地160畝擴建市場,變原有的綜合性大集為大牲畜交易、蔬菜批發為主的專業性市場。狠抓市場環境建設的同時,積極走出去招商,在鎮內舉辦大型交易會宣傳自己的市場,從而恢復並擴大了市場的知名度,使南起廣州、北至黑龍江的客商紛至沓來。火起來的市場拉動了產業迅猛發展。全鎮當年新增蔬菜大棚2000多個,養畜戶成倍增加,僅養牛大戶就達六七百戶。市場還拉動了第三產業發展,新增個體私營業戶83家,2000多農民入場就業,僅各類經紀人就達1000多名。

產業發展使小城鎮建設由冷變熱。過去是政府出政策鼓勵農民建樓,現在農民買地搶著建樓,使地價由原來的每畝幾千元上升到五六萬元,最高達10萬元。儘管如此,還檔不往民眾出資搞建設的熱潮,3年新增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產業發展使財政收入增加了。三十家子鎮把主要財力用於城鎮基礎設施配套上,改水、改電、辦通信、搞綠化,並投資50萬元建了文化娛樂中心,使城市功能增強,品位提升。2000年被遼寧省評為小城鎮建設綜合整治先進單位。

生態建設

三十家子鎮棉槐
凌源市三十家子鎮把打造園林生態鎮做為重點來抓,採取有利措施,使2008年植樹造林規模不斷壯大,質量不斷提高,三十家子鎮新栽植綠樹面積達7000畝,栽植各類樹木65萬株。

三十家子鎮針對2008年造林面臨乾旱、勞力不足和時間緊、任務重等不利條件,做出切合鎮情的周密安排。一是把植樹綠化當做頭等大事來抓,在3月中旬召開造林協調會,同時印製3000份關於造林的“明白紙”發放到農民手中,使造林補貼政策入腦入心;二是成立主要領導參加的造林指揮部,實行領導包村包地塊、職能部門蹲在現場督促落實造林進度、質量責任追究制度,三十家子鎮對苗木統一發放,嚴格執行包裝、運輸、栽植等操作規程,並爭取駐鎮單位支持,調劑水車給苗木喝足“活命水”;三是對造林地塊提前規劃定點,做到不規劃不栽樹,及時給所栽苗木“上戶口”,形成民眾自覺監督造林質量的氛圍,調動民眾參與關心造林能動性。造林過程中,採取了專業造林、集體造林和各戶分自為戰多種方式。三十家子鎮先後在101線四三十線三溝線和高速公路兩側沿線64公里,栽植棉槐30萬株,楊樹20萬株,大扁杏9萬株,饅頭柳等風景樹1萬株,三十家子鎮各村農民還自發在河灘房前屋後栽植生態經濟林5萬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