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分別

三乘菩提之分別是解脫道的修法,佛菩提的修法。

三乘菩提之分別:

佛法內容是什麼?一般人的了解就是:打坐、參禪、念佛、法會誦經、四聖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斷煩惱或只是布施……等等。但是佛法就只有這些嗎?為什麼我們學了一世就只知道這些?為什麼我們參禪十幾年還是讀不懂公案、讀不懂經典?二乘聲聞、緣覺都已斷了見、思惑煩惱,證得了二乘菩提,成為二乘聖人了,為什麼還不是大乘法中的開悟聖者?雖不是凡夫了,為何還是被佛陀說是愚於實相的愚人?二乘無學因佛開示涅盤有本際入涅盤以後非是斷滅,雖知而不能現觀無餘涅盤中的實際,故名為愚。那些二乘聖人不是也證了菩提嗎?為什麼二乘聖人還是不屬於大乘明心開悟的聖者呢?對於這些問題,您可曾想過?您如果拚命的以二乘聖人所修所證的解脫法門,來當作您的主要功課來修,想要在大乘法中明心開悟,那真是門兒都沒有。因為您把黃銅當作黃金在提煉,如何能煉得出金子來?因為您把修學的方向與內容弄錯了,這種修法,哪輪得到您明心?別作夢了!

成佛之道不同於二乘菩提的解脫道,成佛之道也是有次第的,猶如學校的課程有次第安排,非是雜亂無章、漫無次第。大乘佛法是以第八識如來藏法門為根本,如來藏是佛法的精髓:「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三界境界都是依如來藏而建立的,故說三界唯心;離如來藏第八識則無一切法,故說萬法唯識。萬法是由八識心王共同成就的,若無八識心王,則無三界萬法,故說三界唯心。離如來藏第八識,亦無二乘菩提可言;因為二乘菩提所證的無餘涅盤中,就是如來藏離見聞覺知而獨自存在,是依如來藏離萬法的獨住境界而施設無餘涅盤的解脫境界,所以二乘菩提也是要以如來藏為根本的。

佛法有兩大部分:一、解脫道,二、佛菩提道。除此二道,別無佛法。有心求證佛法的佛子們!您說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這話沒有錯!但是萬千法門,到最後都只有歸入大乘佛法殿堂,回歸到如來藏──只有第八識如來藏才是真正的佛法,才能使二乘菩提的涅盤不會成為緣起性空的斷滅境界,二乘菩提的緣起性空必須以如來藏為前提來說,才不會成為斷見外道的戲論。離開了第八識如來藏,則無一切法可言。如果您所學的法門,不是以如來藏作為依止,而單說緣起性空、無常空,把緣起性空的二乘菩提當作是般若,那非是究竟佛法。下文會有所說明。

菩提者,意謂覺悟五蘊有情都無實我。依三種修證內容的不同,故佛法分為三乘:大乘、中乘、小乘,有三乘之別。二乘菩提是指小乘聲聞菩提與中乘緣覺菩提,大乘是指佛菩提。聲聞菩提屬於修四聖諦法門而悟道的人,總稱為聲聞乘;緣覺菩提屬於修十二因緣觀行而悟道的人,總稱為緣覺乘。二乘菩提的修行,主要的內容是在斷我見、我執煩惱而解脫生死,出離三界輪迴的行門,這是解脫道的修行範疇,所以解脫道的內涵是講聲聞菩提與緣覺菩提;教導佛子依聲聞法四聖諦、八正道的菩提慧,依緣覺的因緣觀菩提慧,來斷除見惑與思惑煩惱而證得解脫果,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修道法門。

大乘的佛菩提法中,諸菩薩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佛智慧型而開悟明心,證悟第八識如來藏;進而修學佛菩提的無生法忍,最後證得無上佛果,利益一切有情眾生,度化眾生出離生死,是名大乘,但是佛菩提的般若實相及無生法忍的智慧型卻不共二乘。既然是修證的內容有所不同,就有必要清楚的了知您所修的法門是哪一種?三乘法門的內容有異有同,哪些是同?哪些是不共二乘的?皆要有所了知,不能盲修瞎練,倘若走錯了方向,如何能抵達自己設定的目標?

(一)解脫道的修法:

二乘人因怕生死輪迴,不想再受生死輪迴的系縛而斷除我見與我執煩惱,證得解脫果,趕快出離三界輪迴生死。因此解脫道的意思就是如何來斷除我見及我執,出離三界生死。也就是說二乘菩提是以斷我見、我執煩惱而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為修行的主要內容,關於大乘法的明心、見性而證知法界實相的事情,就可以不必管它。二乘菩提的解脫道,是以斷我見為起步,我見若不能斷除的話,其它就都免談。二乘菩提的解脫道也被含攝在佛菩提道中,是佛菩提道中的一小部分修證內容;而佛菩提道的般若實相與無生法忍妙理,則不共二乘菩提,但是佛菩提所證的內容卻又函蓋了二乘菩提。二乘菩提的解脫道分為二種:

1.聲聞菩提:

聲聞菩提所修的解脫道,是聞佛說法,依四聖諦、八正道的正理來修行,從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中如實的一一去作觀行,發現五蘊皆是緣生法,都是緣起性空的生滅法,所以無常、苦、空、無我,特別要注重如實了知識蘊的虛妄;因為識蘊的主要內容就是見聞覺知的心,可是見聞覺知心亦是緣生法、變異法、無常法,無有常住不壞的我;如是現前觀察,親自證實識蘊的緣起緣滅而無常住不壞的實質,故斷了我見,不再認色身為常住我,也不再認見聞覺知之妄心自我為常住不壞者。

在聲聞法中,只要是斷了我見,依斷除我見之知見,進而斷疑見、戒禁取見,就可以證得初果的解脫道。懂了,就是這么簡單,原來初果是可以這樣證得的,不是很玄的。不清楚見惑內容的大師們,一生弄盡了十八般武藝,使得佛子們暈頭轉向,即使腿坐到斷了,仍然不知我見是什麼,就無法斷除我見與三縛結。家師最喜歡殺人,家師常說:「我最喜歡殺人,殺什麼呢?殺眾生的我見。」我見不殺掉,縱使有朝一日真的明心證悟了,心中也會懷疑而不敢承擔。

所以說我見斷了,就證得聲聞初果了,三縛結就斷除了;不退於初果的人,再進修而斷除我執與我所執,等到我所執與我執都斷除了以後,就證得了解脫果的極果了,死後就可以出三界了。這是聲聞菩提所證解脫果,即是二乘菩提所證的解脫果之一,成為阿羅漢。雖然這時已經有了解脫道的無生智慧型了,但是都還不知法界實相是什麼,因為還沒有證得第八識如來藏,不知道如來藏在哪裡。

2.緣覺菩提:

緣覺菩提的解脫果是依於五蘊而現觀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十二因緣在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生生世世、周而復始,至於無窮,皆是因緣而有,此有故彼有;如實現觀後,此滅故彼滅,把無明滅了,心的行不再出現,如是乃至生滅則老死滅,而證知一切法緣起性空,而斷我見我執,舍壽也是入無餘涅盤,不再輪轉生死。緣覺菩提的修證者,他所證的解脫果雖然是同於聲聞菩提阿羅漢的無餘涅盤,智慧型也比阿羅漢深妙一些,但是對於大乘菩提而言,他仍是不能了知的,因為大乘菩提所證的第八識如來藏是什麼?第八識如來藏在哪裡,緣覺聖人仍然是不知道的。既不知如來藏在哪裡,就無法發起般若實相的智慧型,所以無法成為實義菩薩。

(二)佛菩提的修法:

佛菩提又名大乘菩提,或名大菩提,依此菩提修行即能成佛,故名佛菩提。佛菩提是以親證第八識如來藏為其根本,就是以禪宗所說的開悟作為入門,開悟明心就是證得第八識如來藏,所以能現觀真實常住心的所在與體性。這是佛子們修學佛法時所最期盼的,但是,往往卻沒有信心去實證;這個開悟明心的境界,就是大乘佛菩提的見道。能證悟明心,只是大乘般若實相智慧型的總相智,又稱為根本無分別智;只是知道第八識真心許多表面中的一面,至於從別的方向觀察時有什麼不同?就不知道了;想要知道不同方向所看見的狀況,就得進修別相智,發起後得無分別智,這就是相見道位的修行。但這些都只是表面的觀察,至於如來藏心體裡面有些什麼內容,還是不清楚,因為這是無生法忍的部分,不是剛悟的人所能了知的;如同一部計算機,您只看到整台計算機的各部分外表,但是對於計算機裡面的零組件與功能都不很清楚,只知道是一部計算機不同角度的表相而已,這就是總相智與別相智。所以證悟如來藏而明心時,再依總相智才能真正的入門開始修學大乘佛法:進修別相智與一切種智,所以開悟明心只是修學佛菩提道的起步,只是剛進入佛教的內門,剛剛成為實義菩薩而已。

悟後起修的過程中,都是以所證悟的第八識真心為基礎,才能開始修學般若經典及方廣唯識經典中所說的有關第八識真心的體性,而了知祂為何是本來自性清淨心,又是如何的不生不滅,如何的不貪、不瞋、不垢、不淨、不增、不滅等體性,又如何能出生七轉識、色法及一切萬法的功能性,第八識真心雖是清淨心卻含藏了七識心的染污種子等等,這些都要一一去了知與體驗,如同了解計算機裡面有哪些零組件,各有什麼作用與功能,都要去了知。您在悟後確實觀行,能確實的觀察到祂的自體性……等等,就說您有了般若的別相智。這就是悟後所要修學的般若慧──別相智。

依別相智的圓滿證得,才能修學一切種智;第八識如來藏含有無數的種子,這些種子有種種不同的作用,您都要去了知;一點一點的去了解,去體驗觀察。如同計算機裡面的全部零組件,是如何組合而完成一部計算機,這部計算機是如何運作的,都要知道。當您了知第八識如來藏中所含藏的一切種子的功能,有了這種智慧型,就是一切種智的發起,在還沒有圓滿具足一切種智以前,就稱為道種智,這就是諸地菩薩的無生法忍智慧型。從總相智、別相智到一切種智,如是次第精進,地地增上,到了最後對於一切種智您都能具足了知究竟無餘了,才能成就佛道,此時才算是真正成佛。這就是佛菩提道的修證法門。

般若智慧型是從證得第八識如來藏作為基礎,才能漸漸出生的,所以證悟所生的般若智慧型,又叫根本無分別智,因為第八識真心是無分別智的根本故,因為如來藏本就不分別一切法故,因為後得無分別智的發起,是以證得如來藏而現觀祂的無分別性作為根本故。悟後起修所學的別相智叫後得無分別智,後得無分別智的定義較為廣泛,函蓋別相智與一切種智。您證悟明心了,才能修學後得無分別智,後得智具足圓滿了就是成佛。因此而說般若實相的無分別智,就是法界體性智,因為法界萬法之根本就是如來藏,而如來藏從來就無分別,不是修行以後才變成沒有分別的;證得如來藏而了知祂的本來無分別性,所以有了無分別的智慧型,就進入內門修學佛法了,就成為菩薩數中的一員了,這樣的開悟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親證實相心,是佛菩提道與二乘菩提截然不同之處,二乘菩提雖然證得解脫道,斷了我見與我執,舍壽時能入無餘涅盤;如不回小向大,修學大乘菩提,即不能證得佛菩提道。

大乘佛菩提道的解脫道,是從五蘊中用能分別的覺知心意識,去參禪而親證本來無分別的法界實相心如來藏,就發起根本無分別智;證得根本無分別智後,依此第八識如來藏本來自性清淨涅盤的心性,來觀一切法皆是緣生緣滅,都是從第八識如來藏所生,現前觀察蘊處界空相而斷我見,成就菩薩初果。我見斷已,疑見及戒禁取見隨斷,是名三縛結斷。我見斷了之後,由於有證悟明心的功德,轉依第八識如來藏的清淨體性,漸漸轉變七識心的染污性為清淨性,最後我執也斷盡了。由於證悟實相,般若智慧型漸漸生起了,就能修學別相智、種智,而有機會進入初地,乃至地地增上而邁向究竟佛地,這才是真正的佛菩提道。所以佛菩提道的修行,是以明心悟得第八識如來藏作為根本,悟後開始起修而至佛地。

所以說斷我見我執(斷見惑與思惑),在大乘解脫道與二乘解脫道中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說菩薩也要修學二乘菩提的斷我見與我執,同樣都必須修證解脫道,以此為基礎才能開悟明心,然後再進修種智;只是大乘佛菩提所證的解脫果,函蓋了法界實相的親證,所以必須明心;但二乘人是無法證悟明心的,除非是回小向大而修學大乘正法。二乘解脫道的修法,只能斷見、思惑煩惱而出離三界生死,不能成佛;因為沒有證得法界實相,所以無法發起般若實相智慧型,必須再轉進大乘法中修學佛菩提道,才能成就佛道。因此對於證悟實相開悟明心而言,菩薩的入門,雖然函蓋了二乘菩提的斷我見、斷三縛結,但是明心的部分卻是不共二乘菩提的;二乘菩提只能證得解脫果,無法證得實相心,這是其中最大的差別。從三乘菩提共法的修學來說,斷我見與我執而成為解脫道的無學,在這一部分是相同的;在斷我執之後則是分界點,二乘人在斷我執之後,舍壽必定會把自己滅了;五蘊、十八界都滅了,進入無餘涅盤時,因為十八界的我都滅了,我已經不存在了,就沒有我能了知實相心;而大乘菩提則必須同時修證般若總相智、別相智、一切種智,在斷盡我執的分界點之後,大乘菩薩不入無餘涅盤而轉入七地、八地,漸次進修而到佛地,廣度眾生利樂有情,盡未來際永無止盡,所以三乘菩提的內涵,有很大的不同,學佛而不是學阿羅漢的佛子們,對此應該有所了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