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粥

三七粥

三七粥化淤止痛,活血定痛。

適用於血淤疼痛及各種內外出血症病人。

食材

三七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煮製方法

一、將三七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將三七1-2克研為細末,調入粥中服食,每日1劑。
二、先將三七打碎研末,粳米淘洗淨,大棗去核洗淨,然後一同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冰糖汁即成。

功效

化淤止痛,活血定痛。

適應症

適用於血淤疼痛及各種內外出血症。

粥義解說

三七,又名參三七、田七、山漆、金不換,為五加科植物參三七的根,主產雲南,廣西等省。
中醫認為,三七性味甘、微苦、溫,入肝、胃經,有活血化淤,行氣止痛之功,本品性溫能通,味苦疏泄,具有化淤止血之功,且有止血而不留淤的特點,適用於人體內外多種出血病症,對出血兼有淤滯者尤為適宜。《本草綱目》言其"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傷,跌扑杖瘡,血出不止者,嚼爛塗,或為末摻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經水不止,產後惡血不下,血暈血痛,赤目,痛腫,虎咬蛇傷諸病",為臨床治療跌打損傷,淤血疼痛要藥,內服、外用均可,中成藥保護品種雲南白藥中含有本品。近代研究表明,三七含多種皂甙如人參皂甙,三七皂甙等,尚含有槲皮素及其甙、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藥理分析表明,本品有止血作用,能縮短凝血時間及縮短凝血酶元時間,並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能明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少心肌耗氧,減慢心率,並能對抗腦垂體後葉素的作用,有迅速而持久的降壓作用,並能興奮心肌而有強心作用。能促進肝糖原的積累而有護肝作用。其水浸劑對病毒及多種皮膚真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三七所含的五加皂甙A尚有明顯的利尿作用,此外,皂甙尚有溶血作用。煮粥服食,對出血伴有血淤者,可收活血、止血之效。

注意事項

1.孕婦慎用;
2.本品性溫,出血而伴陰虛內熱者,須配伍滋陰涼血藥同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