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弄風景名勝區

七百弄風景名勝區

七百弄風景名勝區,位於珠江流域的紅水河中游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境內,距離南寧市138公里,構成“南寧—大化—巴馬—百色”旅遊線的樞紐景區。景區規模宏大,風景旅遊資源類型眾多,根據景觀組合特點和綜合功能分為七百弄景區,大化—古河景區、岩灘湖景區(含紅水河三峽)和紅水河奇灘怪峽景區。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自2009年8月獲得國家地質公園資格。

簡介

七百弄風景名勝區 七百弄風景名勝區

“弄”字本是由“山”和“弄”構成上下結構的字(拼音:lòng ,各種字典和詞典的解釋均為:壯族語,石山間的平地),由於電腦普及後,打字印刷均電子化了,山弄的弄字打不出,就用弄(nòng)字代替了。

七百弄風景名勝區 七百弄風景名勝區

大化紅水河——七百弄風景名勝區,該景區享有“桂西風景新珠”美譽,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叢深窪地發育最典型的地區,具有世界自然遺產等級,方圓1300多平方公里,是集國內外罕見的喀斯特地貌與現代大型水電工程景觀、民族風情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專家評論七百弄是大自然賜與人類寶貴遺產,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該景區既是科研、科普教育基地,又是科學考察、探險攀崖、採風寫生、民族風情旅遊的好去處。

七百弄風景名勝區 七百弄風景名勝區
七百弄風景名勝區 七百弄風景名勝區

人文歷史

1996年4月被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同年7月,以山奇、水秀、湖曠、洞秘、峽險、窪幽、壩雄和瑤壯民族風情獨特等八大特色榮獲全國首屆風景名勝區展覽獎,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家建設部考察後將該景區向國務院申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0年3月參加全國首屆旅遊商品工藝品博覽會展覽,獲得優秀獎。

七百弄風景名勝區 七百弄風景名勝區
七百弄風景名勝區 七百弄風景名勝區

加拿大D·福特教授稱七百弄的窪地是“世界上最陡最深的大窪地”,而甘房峒不愧為七百弄深窪地之王。該弄深600多米,分出八條槽形窪地,往北面延伸長5公里,稱“十里幽峽”,27戶瑤家分布於窪底,常年不澇不旱。在海拔800米公路上俯視,真如世外桃源。沿著蛇行於亂石灌木叢中的1400多級石階路走到窪底的人無異於“天外來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