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農場

七星農場

七星農場是黑龍江省農場總局系統國營農場,隸屬建三江農場管理局。位於富錦市境東部,福前鐵路通過場區。場部距富錦市政府駐地45公里。以農場南部的外七星河得名。

七星農場位於富錦市東部建三江農墾分局所在地。全場總控制面積11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0萬畝,林地13萬畝,水面3000畝。

七星農場七星農場

概況

交通便利,福前鐵路佳撫公路橫貫東西。農場下設5個分場、51個農業生產隊、44個工、商、運、建、服企業,1997年底,全場總人口3.5萬人,漢族人口占98.2%,其餘為滿族回族朝鮮族

七星農場七星農場

 

經濟與社會發展

 1997年全場實現社會總產值5.4億元,比上年增長17%,經營利潤800萬元,人均收入3500元,是墾區經濟實力較強的農場之一。
 七星農場以“兩自理、四到戶”為主要標誌的農業改革已推進到位,種植業結構趨於合理,到1997年底,水田已發展到21.5萬畝,玉米5萬畝,糧豆總產量達到22萬噸,平均單產347公斤。畜牧業生產穩步發展,1997年底奶牛存欄5424頭,生產商品魚522.5噸,實現畜牧漁業產值4300萬元。
 七星農場現有18家工業企業,有年加工3萬噸的等級麵粉廠,有年加工1萬噸的稻米加工廠,有年產5000噸的麥芽廠,以及制油廠、啤酒廠、冷凍廠、白酒廠等,全年實現工業產值3300萬元,比上年增長40%。交通、運輸、建築、商業、服務業和非國有經濟成績斐然,1997年創產值9000萬元。
 進一步強化了基礎和環境建設,1990年以來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4000多萬元,為生產隊裝上有線電視、程控電話、自來水,修建了辦公室等。投資和自籌資金近億元,建住宅樓17棟,面積3.5萬平方米。電話普及率、有線電視入戶率均達50%以上,住房磚瓦化率達80%以上。1997年投資400多萬元修建白色路面2.2公里,安裝了路燈。大力改善辦學條件,1993—1997年全場用於教育投資達5814萬元,60%的學校實現樓房化,1997年全場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
 社會保障網路已經形成,農場職工醫院是省級文明醫院,五個分場都有衛生院,生產隊都有衛生所。計畫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03‰。

發展前景

 七星農場在省委八次會議提出的“搞好二次創業,實現富民強省”的發展的目標指引下,加快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加快工業和第三產業發展步伐,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2000年,社會總產值爭取達到10.2億元,實現利潤1.1億元,人均收入達到8528元,全場實現小康目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