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把叉

七把叉

七把叉,巴西著名諷刺小說家奧里熱內斯·萊薩的短篇小說代表作之一,它以熱拉爾多的不幸遭遇,反映了當時巴西廣大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資本家殘酷無情地把人民的生命當兒戲,利用貧苦人民的飢餓乘機牟利的罪惡。這篇小說構思獨特,在輕淡的描寫中蘊含著極為強烈的憤懣情緒。

基本信息

簡介

七把叉 七把叉

連環畫:浙江人民出版社六十年代出版故事本是揭露資本主義社會黑暗.一個苦孩子,沒得吃又很會吃,於是名震鄰里,得了個“七把叉”的綽號。後來,“七把叉”因能吃被富人們拉去做活廣告,終於可以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富人們舉辦了一次吃飯比賽,七把叉吃得最多,但起身的時候死了。

原文

這種奇才,他從小就具備。讚美上帝,賜給他母親瑪麗亞娜又大又豐滿的乳房。這小傢伙由於無法滿足飢餓,就開始拚命的啼哭。“又想吃啦,小鬼頭?”

她把奶頭塞進他嘴裡,止住了他的哭聲。

“可別把奶頭也吃了下去,”她說,看著小傢伙還在吮吸空了的乳房,由於使出最後的一把勁而繃緊了牙床。

他就這樣一天天地長大,總是飢腸轆轆。他辦到了幾乎不可能辦到的事:吃。父親開著做小買賣過日子,收入微薄;母親在家裡縫縫補補,做飯洗衣,幫不了丈夫多大的忙。

“沒有法里尼亞了嗎?”

他把法里尼亞在鋁盤裡堆得山那樣高,好像一口就能夠吞下,還把鍋低颳了又刮。

“給別人留點兒,餓鬼!”

他瞪著眼睛表示還沒有吃夠。他總是吃得飛快,因為在同一個時間裡其他的棚戶也都在吃飯。

“吃飯了嗎,熱拉爾多?”

“吃過了,唐娜孔塞普西翁。”

“那么拿一個橘子吧。”

他拿了兩個。

然後走到另一家。“吃過飯了嗎?”

“剛嘗過法羅法吧?”

他又往前走。

“唐弗洛倫西奧的刀傷好些了嗎?”

“感謝上帝,熱拉爾多。來,在這箱子上坐下。”

“哼,多么香!……”

“吃吧……”

他辭謝了。

“怎么,今天擺架子啦?”

“好吧,可別讓人以為我是在討著吃。”

他繼續串門。

“瞧,唐娜西迪尼亞,那串香蕉熟啦。”

“是的,明天金濟尼亞就會把它割下來的。”

“要是您答應,我來割。”

唐娜西迪尼亞笑起來。

“你是想吃吧?”

“不,我只是為了幫您幫!唐金濟尼亞那么早出門,那么晚回家……”

“嘗嘗那邊的吧,那是上個星期割的。”

熱拉爾多進了屋,伸長脖子,把剩下的都吃了。

“要是您願意再割一串?”

“鬼東西!你這是什麼肚子?”

“我沒有這個打算。我已經吃了。”

“那就算了,金濟尼亞喜歡自己割。”說完又狡猾地加了一句:“快跑,還趕得上馬爾萊納家的皮朗。”

後來,他就有了外號。他還沒滿十歲,就有人叫他“七個指頭”或者“七把刀”。“七個指頭”說的是黑人;“七把刀”說的是混血種;後來,人家叫他“七把叉”,那就幾乎把他說成是白人了。他成了莫羅區這一帶的寶貝。在那裡一片飢腸轆轆的棚戶中,他就是一種光榮。他像一個英雄那樣吃,而且總是吃得精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