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韙良與中國

丁韙良與中國

《丁韙良與中國》,作 者是 王文兵,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於2008年11月1日出版,本書為“中國與世界16-19世紀”叢書之一,概述了丁韙良的一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 者: 王文兵
出 版 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條 形 碼: 9787560079233 ; 978-7-5600-7923-3
I S B N : 9787560079233 出版時間: 2008-11-1
開 本: 大32開 頁 數: 530
定 價: 46.9 元

內容簡介

自晚明以來,中國已經開始與西來的西方文明接觸,中國自己的歷史已經不能在原有的軌道上發展,夷夏之分的觀念開始動搖。外部世界與中國的關係已成為中國發展的重要問題,文化間的對話已成為中國必須面對的問題。但不同文化問的對話,尤其是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間的對話與理解並非易事,從雙方來說,無論是從歷史的角度還是從現實的角度,中西文化之間的對話都需要我們深入研究。 本書為“中國與世界16-19世紀”叢書之一,概述了丁韙良的一生。

本書目錄

總序

引言 學術史回顧

一、中國大陸以及台灣學術界近百年來的研究概況

二、西方學術界的研究狀況

三、研究思路與基本框架

第一章 家世背景以及青少年時代

一、“道”、“學”兼重的傳教士世家

二、青少年時代:基督教信仰與世俗科學的雙重影響

第二章 初適中國:丁韙良在寧波(1850-1860)——基督化中國之路的初步探索

一、“天道”的傳播者

二、《天道溯原》:基督教內容與中國主流文化之適應和整合

三、丁韙良與太平天國運動

四、丁韙良與第二次鴉片戰爭:武力與傳教

第三章 嬗變與轉型:世俗化傳教方法的形成

一、北京傳教——世俗化傳教方法的初步形成

二、“為了獲得比街頭教堂更大的影響”:翻譯《萬國公法》與任職同文館

第四章 “由格物而推及造物”——作為同文館總教習的丁韙良

一、作為同文館總教習的丁韙良(1869-一1895)

二、同文館時期丁韙良的“實學”譯介:“由格物而推及造物

三、“稍用西術於科場”;歐美之行(1880—1882)與《西學考略》

四、清政府的國際法以及外交顧問

五、丁韙良主持同文館之評價

第五章 “由格物而推及造物”——丁韙良與《中西聞見錄》(1872—1875)

一、同文館時期丁韙良在北京外人社團組織中的活動

二、丁韙良與《中西聞見錄》

第六章 世俗與屬靈之間——維新運動中的丁韙良

一、返美賦閒(1894年5月一1896年底)

二、“世俗”與“屬靈”之間:從“由格物而推及造物”到“格物以造物為宗論

三、“新學”、“天道”並舉以“救時”;丁韙良與《尚賢堂(新學)月報》

四、《性學舉隅》:”新學”與“天道”的完美結合

第七章 從京師大學堂西總教習到湖北仕學院講友

一、京師大學堂西總教習:丁韙良人生之巔峰

二、丁韙良在義和團運動中

三、湖北仕學院的“講友”:丁韙良在湖北

第八章 接觸與反應:丁韙良與中國各階層的交往及其影響

一、丁韙良與中國人的交往

二、交往者之反應

三、“實學”(“新學”)與”天道”之接受略論

第九章文化適應與文化綜攝:丁韙良對中國文化的介紹、研究以及解釋

一、丁韙良的漢學研究活動:從美國東方學會會員到北京東方學會會長

二、通往基督教文學的橋樑:丁韙良對中國語言、文學的譯介與研究

三、對中國古代文明的研究

四、文化適應與綜攝:基督教與中國固有的宗教與民間文化

五、重建與解釋:丁韙良的中國歷史研究

六、基督教文明與中國文明之爭:《現實與浪漫中的中國人——評<一位中國官員的來信>》

第十章 從終點又回到起點——在中國最後的歲月

一、向屬靈的回歸:”開民智,振民俗,其步天測地格物諸學,實不如信歸真主

二、暮年之活動:著述、傳道

三、丁韙良之葬禮

結語

附錄一 丁韙良著述目錄

附錄二 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