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政潮

丁未政潮是晚清一次大的政治風波,它與預備立憲運動同時發生。丁未政潮是預備立憲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政潮之後,慈禧對北洋亦加深了疑慮。她借政潮後出現的權力真空,大力扶植滿清皇族,如醇親王載灃、鎮國公載澤、貝子溥倫,使滿漢矛盾全面加深。

基本內容

政潮始於1907年4月,終於同年8月,歷時4月有餘。政潮由岑春煊、瞿鴻機等人掀起。他們聯絡海內外立憲派人士,密謀策劃,企圖借立憲之機推倒慶親王奕劻和袁世凱。而慶、袁則利用慈禧仇視維新黨人的心理,稱岑、瞿發動政潮的目的是勾結維新人士,“為歸政計”,並偽造了岑春煊和梁啓超的合影,當時西方照相技術剛傳入國內,國人多不知原來可以偽造底片,結果慈禧將岑春煊調任雲貴總督。此時瞿鴻禨亦因用人不當,其弟子誤將一機密訊息透露給西方列強,結果惹怒慈禧,瞿鴻禨不久被迫下野。

是後,慶親王奕劻和袁世凱實力大振,為平衡朝廷各派勢力,慈禧將滿人五虎(端方、載澤、恩銘、鐵良、良弼)調入權力中心,以限制袁世凱。

主要影響

政潮之後,慈禧對北洋亦加深了疑慮。她借政潮後出現的權力真空,大力扶植滿清皇族,如醇親王載灃、鎮國公載澤、貝子溥倫,使滿漢矛盾全面加深。丁未政潮是預備立憲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