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心理學

一體心理學它是優雅的。它包含很少任意或者可調整的元素。是以自然科學為基石、以一體觀為指導的心理學理論體系。

《一體心理學》概述和主張
——普通心理學原理的終結
《一體心理學》是以自然科學為基石、以一體觀為指導的心理學理論體系,她滿足了霍金教授關於一個好的理論模型的全部條件:
1. 它是優雅的。《一體心理學》將人類行為歸結為維持個體的存在和發展這一簡單公式。
2. 它包含很少任意或者可調整的元素。借用愛因斯坦的話,《一體心理學》“儘可能簡單,但不能更簡單了。”在上述公式中,沒有可調整的元素。
3. 它和全部已有的觀測一致並能解釋之。《一體心理學》能解釋所有人的所有行為。
4. 它對將來的這種觀測做詳細的預言,如果這些預言不成立,觀測就能證偽這個模型。人類行為公式本身就包含了對人類行為的預言。
一、世界觀:一體心理學認為,宇宙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變化的,運動是有規律的。宇宙包含了物質、信息、能量三大要素。物質是具有能量和信息的客觀實在;信息是物質內部因素之間、物質與外部物質之間、物質與宇宙統一體之間的能量轉化關係,現實中,也將這三層關係的言語(包括聲音、圖像、手勢、語言、文字等等形式)表述稱之為信息;能量是宇宙最基本的組成要素,是物質和信息形成的本源。物質、信息、能量不可分離。物質必然包含能量和信息;信息必然反映物質的能量轉化關係;能量必然通過物質和信息的形式體現。
二、物質屬性:物質包含了客觀實在性、運動變化性和宇宙一體性。物質實在性是指物質包含能量和信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物質運動變化性是指物質有規律地絕對運動著,運動變化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意識活動是人的運動形式和存在方式。物質一體性是指宇宙萬物普遍聯繫、相互依存、不可分離地形成了宇宙統一體;一切物質都有一體性,沒有離開宇宙統一體的物質,也沒有離開物質的宇宙統一體;物質一體性是任何一個具體物質的內在屬性,而不是外部特徵,即任何具體物質產生的最究竟的內在因素都是宇宙萬物整體運動在局部的呈現,對任何具體物質內在結構無限深入的終極探究,都會演變成對宇宙統一體的觀測和認知,好比“一葉知秋”——對一片落葉的深入探究,最終演變成為對秋天的認知;這決定了宇宙中任何一個具體物質都包含了宇宙統一體的物質、能量的全部信息,對宇宙中任何一個具體物質的觀測都將獲得關於宇宙統一體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全部認知;但是,人們不可能通過觀測某個具體物質而獲得宇宙統一體的物質、能量的全部信息,原因在於宇宙統一體是由宇宙萬物組成的沒有對立物、沒有參照物的整體性存在,宇宙統一體以外的觀測者不成立,其整體性存在只可被人覺悟到、不可被人觀測到;對具體物質內在結構的觀測可以無限深入,但沒有終點,即使歐洲強子對撞機能夠觀測到“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也不代表那是物質內在結構的終點。
物質一體性有狹義和廣義的區別。狹義的物質一體性特指宇宙萬物在宇宙統一體中具有的宇宙一體性,廣義的物質一體性是指封閉系統中的全部物質在系統統一體中具有的系統一體性。
你現在知道,量子物理科學家們尋求的終極目標,即通過對某個具體物質的觀測去獲得關於宇宙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全部認知,那是“Mission Impossible (不可完成的任務)”,但是,廣義的物質一體性卻奠定了人類科技文明的基石,即對獨立於觀測者以外的封閉系統中的具體物質進行觀測,都能獲得對系統統一體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全部認知;與環境只有能量交換沒有質量交換的封閉系統都是系統統一體,同樣,與環境既無質量又無能量交換的孤立系統,也是系統統一體,巨觀世界的銀河系、太陽系、生物圈、社會、人等等,微觀世界的分子、原子、原子核等等,都是這樣的系統統一體。現代科技文明的重要成果,幾乎都得力於對系統統一體的研究,例如,宇宙中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萬有引力、電磁力、強作用力、弱作用力,又例如,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和運動規律,生物的生理結構及其運動規律等等。
在這裡,你會發現一個基本常識,人體從屬於包括宇宙在內的眾多的系統統一體,自身包含了不同系統統一體的物質、能量的全部信息,例如,包含了所屬的社會、生物圈、地球、太陽系、銀河系、乃至宇宙等不同系統的全部信息。然而,對系統統一體全部信息的認知程度,和人類的認知水平相對應,但這不妨礙你我去理解自身包含了宇宙及不同系統的全部信息這件事情。由此,我們理解了人類祖先的很多關於物質一體性的哲言,例如,中國古語“天地一大宇宙,人身一小宇宙”,佛家講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一粒微塵包含三千大千世界”等等。由此,我們對眾多人體特異功能和其他超自然現象,有了一個合理認知的視角。
三、方法論:《一體心理學》建立在一體觀的思維方法上。一體觀是指將事物放在不同系統統一體中進行觀測的認知方法。其精髓是超越事物的對立現象或概念,力求做到真實、全面、本質的一體化認知。事物的對立現象或概念有四個層面,即事物內部矛盾的對立,事物外部矛盾的對立,事物和系統統一體的對立,事物相對靜止和絕對運動的對立。
中國古老的太極圖,就直接簡單、生動形象地表達了四個層面的對立現象。以黑白陰陽魚的太極圖為例,假設你的觀測對象是白色陽魚部分,那么,白色陽魚內部有大量白色和少量黑色的對立;白色陽魚和黑色陰魚的對立;白色陽魚和太極統一體的對立;白色陽魚的相對靜止和運動變化的對立。
第四個層面是人們容易忽略的,往往偏執於一種存在狀態來認知事物,或相對靜止,或絕對運動。愛因斯坦和玻爾這樣偉大的科學家都出現過類似錯誤,在對光子的認知上,愛因斯坦偏於光的粒子屬性,著名的實驗就是光電效應,這讓愛因斯坦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玻爾偏執於光的波動屬性,對原子結構和原子光譜進行了傑出研究,這讓玻爾獲得了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於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推遲1年公布,兩位物理學巨人同在1922年因對同一種物質的不同研究結論而走上了相同的諾貝爾物理學頒獎台,他們對於光子屬性的分歧和研究,最終導致了現代量子物理對微觀物質的波粒二象性的一體化認知。
四、《一體心理學》的意義:物質世界有微觀世界和巨觀世界的區分,巨觀世界的物質現象不能完全還原為微觀世界的物質現象及其運動規律予以解釋,尤其是巨觀世界的生命現象。對於物質世界的認知要做到巨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一體化認知,要做到物理學和心理學的一體化認知,否則,都還原為物理學了,認知者是什麼微粒呢?物理學自身也就失去了產生的依據!《一體心理學》的意義正在於這裡,她是認知生命現象的必然產物和必由之路,恰恰因為人以心理的方式活動,你我才可能會心地唱合愛因斯坦的千古絕嘆——“這宇宙最不可理解的是這宇宙是可以理解的!”
五、人的存在方式:巨觀世界的物質可以分為生命物質和非生命物質。非生命物質的運動形式統稱為自然運動,常見有物理運動、化學運動、機械運動三種運動形式,其實質都是物質在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讓能量轉化的結果。生命物質的運動形式統稱為生命運動,常見有新陳代謝、遺傳變異、生物反映三種運動形式,生命運動形式基於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又高於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生物反映的高級形式是人的心理活動,包括人的內在精神活動和外在行為,如感覺知覺、情緒情感、意志行動等等,無論哪種心理運動形式,都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
心理活動的最高形式是人的自我意識活動,最有意義的是人的情緒情感,因為有了情緒情感的體驗,才讓人產生了“人生是否有意義”的感想。離開情緒情感,人不會產生追求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感想;而情緒情感的不同狀態,也決定了人生意義或價值的不同感受。由此,你會理解,又稱為“情感障礙”的抑鬱症患者為什麼高頻率地自殘、自殺,其心理基礎在於抑鬱症患者常常處於情感中樞的障礙狀態,多數人無法體驗快樂,感到生命無價值、無意義。
六、人的屬性:人包含了自然屬性、心理屬性和社會屬性。自然屬性是指人的物質性,心理屬性是指心理活動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社會屬性是指人從屬於社會系統的系統一體性,人是自然性、心理性和社會性的統一體。人更為本質地表現為人的心理屬性,人和其他物質的本質區別在於心理活動,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在於人的能動性,人和人的本質區別在於人的個性。個性是指個人一切心理活動的總和,包括個人的感覺知覺、情緒情感、意志行動等等。
七、心理活動的動力:人類心理活動的動力和目標源於物質能量及其方向性。能量在非生命物質之間停留、轉化過程中,在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的作用下,具有維持物質形態的存在和發展的方向性,同樣,能量在生命物質中停留、轉化時,依然具有維持生命個體存在和發展的方向性,不同的是,在人類身上,這種方向性不僅依賴於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維持,還獨特地進化出人的心理活動給予維持。
人類及其心理活動,一方面是能量及其方向性的產物,另一方面還對物質能量及其方向性具有反作用,讓物質能量方向性的作用方式升華到了一種新的能動境界。從形式和內容的角度看,維持物質形態存在和發展這兩個方向性的內容並沒有改變,但是維持形式出現了戲劇化的“變臉”,即能量實現了從非生命物質的自然運動形式向生命物質的生命運動形式的變化,出現了人類特殊的生命運動形式——心理活動。從現象和本質的角度看,透過非生命和生命物質的運動現象,統一心理學發現了一切物質運動形式背後無差別的本質——能量的方向性。具體講,一切物質都包含了維持物體存在和發展為方向的能量,而每個人身上也有這種方向性能量,並進化出獨有的心理活動這種生命運動形式維持其方向性。
八、本能行為的分類:完美生為了表達對弗洛伊德在心理學領域拓荒性貢獻的敬意,借用弗洛伊德“本能”這個名詞,只是,在《一體心理學》中,本能是指人體本身具有的維持個體生存和發展的方向性能量,並將人體本身具有的維持個體生存方向的能量命名為維生本能,將人體本身具有的維持個體發展方向的能量命名為維新本能。
本能行為是指本能能量導致的以維持個體生存和發展為目標的心理活動,包括內在本能需要和外在本能行動。在《一體心理學》中,本能行為常常也簡稱為本能,即維生本能常常代表維生本能行為,維新本能常常代表維新本能行為。
維生本能具體分為兩類特徵的行為。一類是以獲取生存資源為主要特徵的獵食本能行為,包括控制、占有、攻擊、消滅等類型的行為。二類是以護理身心機能、防禦外來傷害為主要特徵的護防本能行為,包括護理、防禦等類型的行為。
維新本能也具體分為兩類特徵的行為。一類是以促進能量代謝為主要特徵的宣洩本能行為,包括感官、情緒、意志等方面的宣洩行為,還有心理壓抑的宣洩行為。二類是以獲取生命永恆延續和生存絕對優勢為主要特徵的完美本能,包括對生命永恆、生存優勢、優越感、成功、完美等方面的本能追求。
九、心理活動的產生:人類本能的行為目標是維持個體的存在和發展,一切心理活動都是維生本能和維新本能對立統一的結果。由此,我們理清了一個思路,即人類及其心理活動是物質進化的產物,也是物質能量方向性的產物,換句話說,人的本能是人類一切心理活動產生的源頭和運動的動力,本能導致了人的感覺知覺、情緒情感、意志行動等等心理活動的產生,而一切心理活動的目標就是滿足本能的方向性需要,即滿足個體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十、本能的滿足形式:本能獲得滿足的形式可以分為潛意識滿足和自我意識滿足。潛意識滿足是神經信號意義上的表達和實現,即信號實現的滿足。自我意識滿足包括了感官、情緒和邏輯等意義上的滿足,可以分為依內滿足和依外滿足。
十一、意識活動及生物反映、運算方式:意識活動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自我意識,二是習我意識,三是靈我意識。自我意識的生物反映方式是邏輯反射,其運算方式是邏輯運算;習我意識的生物反映方式條件反射,其運算方式是條件運算;靈我意識的生物反映方式是無條件反射,其運算方式是無條件運算。
歐洲強子對撞機讓人類對物質認知的視野深入到了10負16次方厘米以內的層次,在如此微觀的層次上對物質結構、能量、質量等等方面,獲得了翔實的數據,這是意識活動邏輯認知的結果。但是,人們對物質信息的掌握還是很有限的,我們知道,信息包含了三個層次的信息,而物質內部信息,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對於物質信息的解讀,人類任重而道遠。
十二、人生的意義: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享受積極健康的情緒情感,獲得生命過程的幸福生活、無煩惱的解脫生活。你我知道,人的心理活動是生物反映的高級形式,包括人的內在精神活動和外在行為,如感覺知覺、情緒情感、意志行動等等。心理活動的最高形式是人的自我意識,而最有意義的卻是人的情緒情感。個人的意志行動在本質上只能代表行為主體的個人動機、願望、需要等,離開人的情緒情感,人和其他物質沒什麼兩樣,好比當今智慧型機器人,不會有生命感,更不會發出人生意義的感想與追求,而《機器人總動員》的瓦力不過是人類自我反思的寄託而已。事實上,人的情緒情感,能夠在感覺知覺、意志行動的心理活動過程中,產生喜怒哀樂等生命感觸,進一步發出對人生意義的追求。所以,宇宙對人類最大的恩賜是進化出了人的感覺知覺、意志行動,同時還進化出了人的情緒情感,讓人能夠通過心理機制,獲得幸福快樂的感受!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享受積極健康的情緒情感,獲得生命過程的幸福生活、無煩惱的解脫生活。情緒情感的終極最佳狀態就是持續的個體生命的完美感。
十三、實現幸福的途徑:幸福,究其實質,是個人的主觀認知和情緒體驗,而最大的幸福正是獲得持續的個體生命的完美感。所以,完美生主張,科學地認識和運用心理活動規律,發現和讚美現實萬物的完美性,徹底滿足人性中追求完美的內在驅動,持續享受生命的完美感,最大程度獲得心靈自由。具體而言,基於解脫、幸福、完美感的主觀性,要實現就要做到內外一體、以內為主,絕不以改變他人或外部環境為手段去達成個人幸福的願望。並且主張消防救火、隨緣助人,反對抱薪救火、強求助人。
完美生命運動正是以持續享受生命的完美感為目的,並且秉持了這樣的實踐觀。支持這種實踐觀的覺悟有四個方面:
覺悟一:一統天下是迷,萬物多樣是悟。萬物多樣性決定了人的多樣性,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多樣性。任何一統天下、消滅異己的極端觀念和行為都是某種病態心理。由此,完美生命運動的實踐者和而不同、讚美多樣性,在讚美現實萬物完美性的前提下,遵循生活邏輯和行為法規,隨緣助人。
覺悟二:物質解脫是迷,心靈解脫是悟。完美生命運動的唯一目標是達成完美心境,不以改變生存狀態和人生軌跡為目的。人的生存狀態和生命軌跡可以因為個人意志而變化,卻不能滿足為所欲為的奢望,自然變遷、社會衝突、意識競爭皆有其規律,任何奢望沒有競爭衝突、沒有生老病死的極端觀念和行為都是某種病態心理。由此,完美生命運動的實踐者順應現實環境的變遷,專注於讚美現實萬物的完美性,讓人生浸潤於完美心境的解脫之旅。
覺悟三:外力解脫是迷,自力解脫是悟。解脫是個人實踐達成的一種心境,也唯有個人的覺悟和實踐才能達成,任何外部事物都是自我覺悟、解脫的外緣,永遠不能代替自我的覺悟和解脫。自己的解脫,他人不能替我達成;他人的解脫,自己也不能替他達成。同時,覺悟到任何依賴他人、仰仗外力達成解脫的極端觀念和行為都是某種病態心理。由此,完美生命運動的實踐者潛心領悟,自信自力,專注直達完美心境的解脫生活。
覺悟四:人需我救是迷,外緣助我是悟。萬物是人們不能離棄、存在依據的外緣,不是自我改造的對象,而是自我解脫的助緣。首先,現實萬物是個人物質化存在、發展的助緣。透過物質的一體屬性,可以知道,任何個人都處於萬物互為依存、互為條件的環境中,離開身外萬物的助緣,個人的生命將不復存在,個人的發展更無從談起。其次,現實萬物是個人心理獲得覺悟、解脫的助緣。現實萬物是完美的,任何一個身邊的事物,即便是一顆塵埃、一縷微風,都是宇宙萬物整體運動、規律變化的必然產物,具有完美性。完美性不離規律變化的現實萬物,規律變化的現實萬物不離完美性。同時,覺悟到任何認為蒼生需要自己去拯救,或是自己可以拯救蒼生的極端觀念和行為都是某種病態心理。由此,完美生命運動的實踐者堅持以宇宙萬物為自己幸福和解脫的助緣,堅持讚美規律變化的現實萬物的完美性,在此前提下,力如人願地幫助他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