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之仇

一箭之仇,發生於公元前686年,主人公是公子小白,管仲。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齊襄公有兩個弟弟,一個叫公子糾,另一個叫公子小白,他們各有一個很有才能的師傅。由於襄公荒淫無道,公元前686年,公子糾跟著他的師傅管仲魯國去避難,公子小白則跟著他的師傅鮑叔牙逃往莒國

不久,襄公被殺,另立新君。第二年,大臣們又殺了新君,派使者到魯國去迎回公子糾當齊國國君,魯莊公親自帶兵護送公子糾回國。管仲怕逃亡在莒國的公子小白因離齊國近,搶先回國奪到君位。所以經莊公同意,先帶領一支人馬去攔截公子小白。

春秋·齊桓公姜小白.jpg春秋·齊桓公姜小白.jpg

果然,管仲的隊伍急行到即墨附近時,發現公子小白正在趕往齊國,便上前說服他不要去。但是,小白堅持要去。於是管仲偷偷向小白射了一箭。管仲以為他已被射死,便不慌不忙地回魯國去護送公子糾回齊國。不料,公子小白並未被射死,反而趕在管仲和公子糾之前回到了齊國都城,說服大臣們迎立公子小白為國君,這就是後來的齊桓公。於是,齊、魯之間發生了戰爭。結果魯軍大敗,只得答應齊國的條件,將公子糾逼死,又把管仲抓了起來。齊國的使者表示,管仲射過他們的國君,國君要報一箭之仇,非親手殺了他不可,於是管仲被捆綁著,從魯國押往齊國。行至綺烏,守衛邊界的官員竟跪在地上,端飯給管仲吃,神情十分恭敬。等管仲吃好飯,他私下問道:“如果您到齊國後,僥倖沒有被殺而得到任用,您將怎樣報答我?”管仲回答道:“要是照你所說的那樣我得到任用,我將要任用賢人,使用能人,評賞有功的人。我又怎么能拿什麼來報答您呢?”

管仲被押到齊國都城後,鮑叔牙親自前去迎接。後來齊桓公不僅沒有對他報一箭之仇,反而任命他為相國,而鮑叔牙自願當他的副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