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上班

一歲上班不是傳說,不是奇聞,而是由華北油田任丘礦區“逐級審核”出來的一個公示名單。一個連路都不會走的嗷嗷待哺的1歲(實際年齡4個月零幾天)幼童,竟然已經參加工作。

按工齡選房

一歲上班一歲上班
今年年初,華北油田下發了“礦區集資建房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目的在於解決油田礦區無房家庭住房問題。參與集資建房人員按照參加工作時間排列先後順序選房。
這一排序方法引來了一些職工的不滿。一名華油職工告訴記者,僅按工齡來排序顯失公平,他和一名國中同學同在華油工作,那名同學上完技校後進入華油,他則讀完大學後分配至華油,因為晚幾年工作,他的排序比同學低1000多名。也有職工認為,被質疑為不合理恰恰是合理的,因為參加工作早意味著對單位貢獻早,況且那些高學歷者今後在工資和提乾等方面都享有優勢。

一歲上班

雖有爭議,但從今年6月起,華北油田各基層單位開始按“辦法”逐級審核並上報符合集資建房人員名單。最終的人員排序從本月9日開始公示。這份涉及7251戶住戶利益的名單公示後,在華油職工中炸開了鍋,不少人發現其中的數字“有玄機”。
在這份經過逐級審核的“華北油田任丘礦區申請集資建房人員排序公示”上可以看到,排名第239號的李××,出生日期是1975年8月29日,而其參加工作時間是1976年1月1日。一個連路都不會走的嗷嗷待哺的1歲(實際年齡4個月零幾天)幼童,竟然已經參加工作。

“童子軍”

更加要命的是,在這份涉及7251戶住戶利益的公示名單里,類似“一歲上班”的離奇數字並非個別情況,“童子軍”一抓一大把。
如排名第627號的張某,出生日期為1975年4月,參加工作時間是1983年6月1日;
排名第1733號的邢某,出生日期是1981年12月,參加工作時間是1991年12月1日;
排名第847號的蘇某,出生日期是1974年5月,參加工作時間是1987年7月;
排名第2540號的王某,出生日期是1980年4月,參加工作時間是1993年9月1日

評論

千萬別讓膨脹的私慾撕破制度的籬笆
不到一歲,便上崗就業,看似笑話的段子竟出現在層層審核過的名單之中,真可謂是莫大的諷刺。冒充神童的人固然應該受到指責,但更該追究的還是那些敞開後門,讓不符合條件的人渾水摸魚的“暗箱操作者”。集資建房是件大好事,千萬別讓膨脹的私慾撕破制度的籬笆,莫讓有些人的兒孫房擠占了大家的公平房。
“童子軍”顛覆“明規則”
從1歲就開始上班了。我想這樣的奇蹟不僅打破了中國的記錄,恐怕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記錄。我想統計這個集資建房人員名單的工作人員,還是很講“良知”的。不然他要是把參加分房的人員,參加工作的時間,提前到這名工作人員的未出生前的時段里,也不是不可能。
多名職工孩童時期就參加工作,出現這樣簡單的低級錯誤,不是工作人員麻痹大意,不是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沒有認真核對而出現的不應該出現的錯誤。在爭破頭的福利面前,工作人員一定會如履薄冰地認真審核,不敢有絲毫的麻痹和大意,倘若沒有權力在背後撐腰,工作人員絕對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實際上只要牽扯到公共福利的分配,某些公權力就會上下其手,從中漁利渾水摸魚。在爭破頭的福利面前,最有發言權的就是權力,最能左右最終結果的也是權力。只是以前的這種操作,是“暗箱”操作而已,許多人參悟不透內里的玄機。而現在什麼事情都要求公開,什麼事情都要求上榜公布,在這種大背景下,華北油田也不得不履行這個形式。所有說以前某些“暗箱”操作下的“硬傷”,在公開面前也被顯露無遺難以隱身。
潛規則”變成“明規則”,甚至於顛覆了“明規則”,由此不難看出狂妄的權力並不把民意放在眼裡,狂妄的權力在公正面前依然保持著邪惡的慣性。華北油田任丘礦區申請集資建房人員排序公示,出現統計上的低級錯誤,而華北油田礦區集資房建設管理辦公室公布的兩部舉報電話,均無人接聽。很明顯不過,人家不要監督,人家拒絕監督。
“童子軍”顛覆“明規則”,這是否昭示著某些腐敗現象,已由地下轉入地上,已有潛伏轉入公開,已由“潛規則”變成了“明規則”,已經可以昭然若揭地公開亮相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