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幽靈

一戰幽靈

2013年11月11日,法國在凡爾登舉行一戰紀念活動。凡爾登戰役造成參戰雙方上百萬人傷亡,被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絞肉機” 。 “2014年會重演1914年的悲劇嗎?”隨著世界進入2014年,這樣的擔心不時出現在世界多國媒體上。與之作比較的是整整100年前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年份。

基本信息

對於這場人類第一次世界性大戰的100周年,許多國家都早已決定要舉行大規模紀念活動,但即使站在百年之後的時間節點回眸,不同的人對一戰仍有不少爭論。其中最抓人眼球的就是導致一戰爆發的各種原因似乎與當前東亞局勢有幾分相似。英國《金融時報》稱,如同1914年前不斷崛起的德國與周邊鄰國發生對抗一樣,如今正在崛起的中國也與多個鄰國——特別是日本——發生了爭端。不過,德國洪堡大學國際政治學者霍爾特曼14日對《環球時報》稱,這種“對號入座”的比較顯然是“中國恐懼症”的反映。中國的強硬只是因為日本歪曲歷史作出的憤怒反應。但東亞應該從一戰中吸取教訓,避免偶然事件引發戰爭,關鍵是東亞各國應該對話和制定危機管理原則。

歷史問題

歐洲準備大規模紀念一戰百年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周年,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是一戰的爆發地歐洲早就開始準備各種大規模紀念活動。《愛爾蘭時報》稱,一戰爆發於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在塞拉耶佛突然被暗殺的事件,結束於1918年11月11日簽署停戰協定。為此,歐洲多國官方的紀念活動也將從塞拉耶佛開始,紀念活動主要由一戰中的四個主角贊助:英國、法國、奧地利和德國。英國宣布出資5000萬英鎊,用於為期4年的一系列紀念活動。德國《世界報》稱,歐足聯還建議2014年舉辦足球友誼賽紀念一戰“聖誕節休戰”。1914年聖誕節,一戰西線一些地區暫時中止了戰事,被稱作“聖誕節休戰”。

俄羅斯《觀點報》稱,2014年俄羅斯在全境舉行一戰爆發100周年紀念活動。俄總統普京將參加聖彼得堡第一次世界大戰英雄紀念館揭幕儀式。俄許多城市將設一戰紀念碑和紀念物。報導稱,一戰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歷史的進程。通過紀念活動應當汲取一戰的教訓,避免世界重蹈戰爭覆轍。俄《訊息報》12日引述俄歷史學家庫德里亞紹夫的話稱,一戰100周年的紀念活動有助於增強俄公民的愛國意識。目前俄羅斯公民對於紀念一戰軍人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對一些軍人的評價也存在分歧。因為這些人後來參與了內戰,但多數人認為他們畢竟為保護國家做出過貢獻。

在一戰過程中經歷過最激烈戰鬥的法國於7月14日邀請多國領導人參加法國國慶日遊行,這可能成為整個紀念活動的高潮。法新社稱,法國總統奧朗德已宣布法國將邀請第一次世界大戰所有參加國的代表參加紀念一戰百年的閱兵式。奧朗德稱,該慶典將成為法國前所未有的全國節日。

後續

據透露,德國總統高克也到法國參加在2014年8月3日舉行的慶典。邀請曾是戰場中敵對國家的領導人共同紀念戰爭,成為歐洲近些年的傳統。德新社說,這個傳統的建立始於2009年,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並肩站立,他們想表明的態度是,德法在兩次大戰中是交戰國,但目前他們想強調的是友誼。

“第一次世界大戰:20世紀萬惡之源”,“德國之聲”以此為題寫道,當年參與1914年危機的所有國家政府都把戰爭當成實現自己利益的合法手段,但戰爭最後的規模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致命的,更為致命的是它結束後還為下一場戰爭孕育了萌芽。一戰後簽訂的《凡爾賽和約》遵循的不是實現持久和平的目標,而是戰勝國民族主義的邏輯。希特勒攫取政權依靠的便是“為凡爾賽之辱雪恥”的口號。德意志廣播電台14日稱,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年,但“戰爭仍舊離我們很近”。當今全球恐怖主義盛行,自殺式炸彈襲擊者幾乎每天都在世界各地為非作歹。一些國家也都將對手視為敵人,強硬應對對手的挑戰。而歐洲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各國的共識,才能帶來和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