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公寓

2010年8月3日,山東省臨沂市一個農民工“一元公寓”正式開業,這一惠及民生的做法,受到社會輿論普遍認可和讚揚。然而,在叫好聲的背後,創辦人卻陷入了困境,開業一天要虧損兩千元。

創辦背景

臨沂山東的農業大市、人口大市,再加上商貿物流發達,城市的零工市場需求很大。據統計,每天在這個城市有近5000個農民工從事建築、搬運這樣的零活,原來他們都是長期占道求職,來了用工單位就會一窩蜂的湧上去。到了夜晚就租住在城鄉結合部的民居當中,甚至是露宿街頭。

創辦人

一元公寓一元公寓

一元公寓公寓的創辦人也有農民背景。創辦人是劉元彬李振才,其中劉元彬也是進城打工的農民,後來做起了包工頭;而李振才則是臨沂做家電批發生意。2005年,劉元彬發現臨沂的建築行業發展特別快,來臨沂打工的人也特別多,如果能夠建一個公寓運作務工市場,不但解決了農民工的食宿問題,還能幫他們找到工作,自己也能賺一筆錢。可謂一舉多得。在經過幾年的醞釀,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一元公寓在2010年7月份正式開業;

設施條件

一元公寓一元公寓

公寓位於山東省臨沂市區臨西十一路與解放路交會處北側的外來勞動力服務中心。公寓就設在沿街樓上,高五層。 公寓”每層有一個大廳和多個單間,安放著草墊或雙層床鋪,有的床鋪上掛著蚊帳和小電風扇。一些等待僱主或做完當日臨時工的農民工,正在裡面休息。公寓還開設了夫妻單間,五層還設為女性專用。

每個房間有四張上下鋪。還有儲物櫃,基本就像是學生宿舍的功能配置一樣,一般的農民工只要登記上身份證,再交上30元押金就能入住了。

在夏秋兩季還可以洗澡,還有24小時的開水供應。農民工生了病還可以去旁邊的衛生室看一看,不同於藥房這裡的衛生室,就是還可以賣這種散賣的藥,這裡的藥可以分包拿,就是農民工可以吃一回,拿一回,又方便又便宜。

運轉

一元公寓一元公寓

這個公寓儘管條件簡陋,但投資卻有70萬元:除了先期的投資,每個月的水電費用對於創辦人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據介紹,一元公寓現在每天的成本在3600元到4000元,而收入則與入住率掛鈎,現在每天能住1700多人,也就是1700多塊錢。所以目前運轉一天要虧損2000多塊。據創辦人劉元彬介紹,現在是夏天,夏季是農民工打工的淡季,這是虧本主要原因,他相信只要能堅持到秋天,情況一定會有所改觀的。

雖然虧損嚴重,但劉元彬準備回老家把房子賣掉籌錢,也要把“一元公寓”堅持下去,他說,現在還能堅持一年。他對公寓的未來還是充滿信心的,因為背後有政府部門的支持。一元公寓創辦到現在,區長來過,市長也來過,各個政府部門都來過。現在他們最盼望勞動部門能跟他們一起合作,比如說投資建一個電腦系統,需要什麼樣的工種都能在大螢幕上第一時間顯示,這樣也方便農民工找工作,這樣公寓的吸引力會更大。

評述

一元公寓一元公寓

曾幾何時,農民工聚居地一度成為城市髒亂差的代名詞。每到晚上,大橋下、馬路邊、公園的椅子上、車站候車室等公共場所,成為許多進城打工不得已的農民工隨意選擇湊合住宿地方,同時也成為城市管理者最為頭疼的問題。現在,山東省臨沂市推出的農民工“一元公寓”,讓農民工提前找到一個安身的歸宿,不僅解決了城管、交通部門部門曾經難以解決難題,也徹底解決了勞務市場髒亂差混亂的狀況,更有利於社會治安的穩定。 其實,關愛農民工有許多方式,比如:為農民工討薪,為農民工維權,為農民工送文化等等,而山東省臨沂市農民工“一元公寓”同樣也是關愛農民工的一種方式,而且更實在,作用更明顯。“農民工一元公寓”受益的不僅是外來務工人員,還有我們的城市,這又何償不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

臨沂市推出的農民工“一元公寓”嘗試,實際是一種政府性接近免費性質的公益性服務。當然,農民工一元公寓也值得其他城市學習和仿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