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珍貴的理論遺產

列寧晚期政治體制改革思想的內容1、 文化建設在列寧晚期思想中的地位二、 列寧晚期文化建設思想的主要內容1、

基本信息

拼音題名:yi fen zhen gui de li lun yi chan
其它題名:列寧晚期思想研究
並列題名
ISBN;7-224-05471-2
責任者:徐博涵著
出版者:陝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西安
出版時間;2000
中圖分類號:A82
附註: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

摘要

本書研究了列寧晚期的社會主義建設思想、政治體制改革思想、文化思想以及民族問題思想等。

章節目錄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導言
一、 與病魔頑強搏鬥中譜寫生命之歌
二、 列寧晚期並未離開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
三、 十月革命前列寧一直持俄國不能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觀點
第二章 建國後列寧建設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變化
一、 如何看待工作重心轉移
二、 從“不能直接過渡”到“直接過渡”,再到“不能直接過渡”
1、 從不能直接過渡到直接過渡
2、 從企圖直接過渡到迂迴過渡
三、 社會經濟關係改造的指導思想上發生“之”字形轉折原因探析
1、 從不能直接過渡到直接過渡轉變原因透析與評價
2、 從企圖直接過渡較快回到認定不能直接過渡的緣由
第三章 把發展社會生產力放在首要地位
一、 把發展社會生產力放在首要地位
1、 蘇維埃政權的基本原則和實質是政治任務對經濟任務來說居於從屬地位
2、 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是把思考問題的基點從生產關係移向生產力
二、 稱國家電氣化計畫是“第二個黨綱”
1、 適應最新技術水平並能改造農業的大工業是全國電氣化
2、 隨著和平時期降臨國家電氣化計畫被稱做是“第二個黨綱”
三、 堅持發展生產力要有計畫地進行
1、 從靜態性計畫和消極平衡轉向前瞻性計畫和積極平衡
2、 從排斥市場機制轉向以市場為基礎
3、 實現計畫從以行政命令為主轉向以經濟手段為主
第四章 對生產資料所有制改造轉取全新思路
一、 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所有制改造的思想理論
1、 未來社會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社會所有制
2、 過渡形態的所有制結構只能是國家所有、集體所有、私人所有等多種形式所有制
二、 列寧在建國初期積極推動生產資料國有化、集體化
1、 列寧繼承了馬、恩關於社會所有制、國家所有制、集體所有制的思想
2、 建國初期在工商業中積極推進國有化
3、 在農業中大力倡導組織農業公社等形式的集體農莊
三、 施行新經濟政策後主張國家掌握經濟命脈的條件下實行多種所有制形式和經營形式
1、 堅持無產階級國家掌握大工業、交通運輸業、銀行、實行土地國有、對外貿易國家壟斷
2、 在工商業中允許國有、租讓、租賃、集體、私有等多種形式並存競爭
3、 在農業中轉而主張實行合作制
第五章 從否定市場到主張“以市場為基礎”
一、 從否定到否定之否定
1、 建國初期根本未考慮新經濟與市場的關係問題
2、 實行新經濟政策後逐步改變對市場的態度
二、 建國初期為何否定市場
1、 首位因素是企圖直接過渡到純社會主義
2、 對市場可能重新產生階級分化存有濃重疑慮
3、 在戰爭環境中為了便於保證城市起碼生活供應
三、 生命晚期緣何轉向主張以市場為基礎
1、 首位激發因素是為了調整工農關係
2、 歸根到底是為了調動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3、 重新確認並深化了對落後國家不能直接過渡的認識
4、 關鍵是解決了在俄國現實條件下如何正確看待資本主義的問題
第六章 列寧晚期的政治體制改革思想
一、 蘇俄的政治體制概況
1、 蘇俄政治體制的建立和構架
2、 列寧對蘇維埃國家政治體制特點和弊端的認識
二、 列寧晚期政治體制改革思想的內容
1、 反對黨和國家機關中的官僚主義
2、 改革政治體制的具體構想
(1) 黨政分工,黨要管黨
(2) 加強中央委員會集體領導,提高中央領導人個人素質
(3) 加強決策的民主基礎,建立權力制衡系統
(4) 精簡國家機構,選拔優秀人材
三、 列寧晚期政治體制改革思想評價
1、 意義與啟示
(1) 政治體制改革思想在列寧整個晚期思想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2) 無產階級建立新型國家機構之後並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政權建設問題
(3) 對黨和國家最高機構及其領導人的權力運作必須有切實的監督和制約機制
2、 對西方“列寧學”關於列寧政治思想理論觀點的評析
(1) 不能“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範圍內”來認識
(2) 不能用動態的觀點來考察歷史事件
第七章 列寧晚期的文化思想與實踐
一、 文化建設在列寧晚期思想中的地位
二、 列寧晚期文化建設思想的主要內容
1、 首先必須掃除文盲
2、 要普及國民義務教育
3、 教育要盡一切努力給予物力和人力保證
4、 發展科技,運用科技
5、 重視圖書報刊的出版發行工作,建立全國民眾性圖書館網路
6、 繁榮文學藝術創作,文藝要為人民服務
三、 關於文化建設的方法
1、 在批判“左”的思潮中提出歷史唯物的文化建設方法
2、 歷史唯物地對待掌握過往文化的人主要是專家
四、 文化建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第八章 列寧晚期關於民族問題的思想理論
一、 馬克思主義關於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理論
二、 列寧一貫堅持俄羅斯帝國內實行民族自決權
1、 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在民族問題上有兩種歷史趨勢
2、 始終不渝地堅持主張民族自決權
3、 主張不同民族無產階級最緊密地聯合、團結起來
4、 多民族國家的國家結構最佳形式是統一的、民主集中制的大國制,但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實行聯邦製作為過渡形式
三、 列寧晚期堅決反對大俄羅斯沙文主義,主張各獨立民族蘇維埃共和國平等、自願聯合
1、 堅決反對大俄羅斯沙文主義
2、 在籌建蘇維埃共和國聯盟中反對大國沙文主義的鬥爭
(1) 第一個回合——圍繞建立南高加索聯邦的鬥爭
(2) 第二個回合——圍繞建立蘇聯的鬥爭
(3) 第三個回合——圍繞格魯吉業事件的鬥爭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