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新爸媽育兒經》

《80後新爸媽育兒經》

《80後新爸媽育兒經(0-7歲)》:優秀老爸老媽們豐富的育兒經驗與先進的現代科學育兒方案的完美結合!80後新爸媽育兒的80個誤區,老爸老媽們育兒的100個智慧告誡!新手爸媽必讀!十大知名育兒論壇聯合推薦。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封面封面
出版社:藍天出版社;第1版(2010年2月1日)
平裝:291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509403480,9787509403488
條形碼:9787509403488
產品尺寸及重量:23.2x16.4x2.2cm;558g
品牌:北京中圖弘曄
ASIN:B003AKZWQE

內容簡介

80後新爸媽育兒經(0-7歲)》內容簡介:80後的新爸媽們,可能你們正在為剛剛出生的小傢伙忙得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即便使盡了渾身解數還是不能讓這些麻煩事離自己遠點。其實,做父母也是一件很專業的事情,《80後新爸媽育兒經(0-7歲)》最大的特點就是使用性和操作性很強,不僅匯集了曾經養育我們長大成人的一些優秀的老爸老媽們的豐富的教子經驗,還融入了最時尚的現代科學育兒方案,您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就能按照書中傳授的方法來做,有助於您更好地培養一個健康、優秀的寶寶!這是一部不可多見的全能育兒實用書籍。

媒體推薦

寶寶睡覺時,你需要讓他睡得安全。調查表明,那些仰臥的寶寶較少死於嬰兒猝死綜合徵。如果寶寶有健康問題,醫生會告訴你給他換個姿勢。記住,除此之外,總是讓寶寶仰著睡。
——美國第一夫人蘿拉•布希
吃是人類的本能,當寶寶到了吃固體食物的月齡時,要勇敢地給寶寶吃。孩子所擁有的潛能是父母難以想像的,如果父母總是縮手縮腳,不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就會阻礙孩子發揮自身巨大的潛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院特需專家鄭玉巧
我希望每—位父母都能關注孩子起步的第一年,注意他的營養、鍛鍊、環境、生活方式的選擇和培養。這樣才能為孩子早期綜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才能幫助孩子實現健康一生的長遠目標。
——北京兒童醫院名譽院長胡亞美

作者簡介

劉穎,著名的醫師、保健師,曾就職於《中國保健》、《現代保健》、《中國早教》等雜誌社,在國內知名雜誌發表相關文章百餘篇,為多家報紙雜誌電視台、網站撰稿或出任健康專家醫學顧問,熱心於健康與教育方面的研究探索。出版有《從頭到腳都健美》、《培養了不起的女孩秘訣108招》等作品。

目錄

第一章新生寶寶本能啟蒙與調教(0~3個月)
80後的新爸媽,在育兒方面往往顯得經驗不足、毛手毛腳。老爸老媽告訴我們:新生寶寶的啟蒙教育。感覺、觸覺、聽覺、視覺、嗅覺、味覺、智慧型一件都不能落下,照顧新生兒來不得半點馬虎。在育兒方面,新爸媽們在趕潮流時切莫忘了向老爸老媽們取經。
1.新生兒的感觸與感官智慧型培養
2.新生兒的視覺、聽覺開發
3.新生兒的嗅覺、味覺開發
4.新生兒的運動智慧型培養
5.0~3個月寶寶的智慧型成長教育法
第二章寶寶咿呀學語與翻身運動小課堂(3-6個月)
出生3個月以後,寶寶的體格發育速度最快。不但身體發育得體態豐滿,在智慧型上也進入開發的黃金時期。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也是年輕的爸爸媽媽在這個時期不可忽視的工作,要培養寶寶在大腦中聯結語言和日常生活事物的能力,進行早期的語言儲備。
1.教寶寶咿呀發音有高招
2.寶寶學翻身智慧型運動大訓練
3.寶寶聽覺、視覺及觸覺感官訓練
4.關注寶寶的交往能力與生活行為
5.3~6個月寶寶的智慧型成長教育法
第三章貪玩寶寶“坐”起來大訓練(6-9個月)
6~9月齡的寶寶變得越來越可愛了,一張小嘴巴整天“嘟嘟呀呀”說個沒完,這時他特別愛玩,總是嬉嬉鬧鬧地玩個不停。如果你留心還會發現寶寶竟能晃晃悠地坐起來了,這是他的大動作智慧型的第二個能力,所以,這一時期培養寶寶學坐、會坐、坐穩是首要任務!
1.寶寶的學坐練習大課堂
2.寶寶的語言與認知能力訓練
3.寶寶的社交與生活行為培養
4.寶寶的情商開發與健康心理培養
5.6~9個月寶寶的智慧型成長教育法
第四章聰明寶寶識五官、爬得歡(9-12個月)
在這個階段寶寶有兩個明顯的智慧型發展:一是爬行,它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具有程碑意義的行為;二是認識五官,它是寶寶智力發展的一個明顯的飛躍。因此,在這個階段教育寶寶學會並熟練掌握好這兩大智慧型,是年輕的爸爸媽媽不可疏忽的事情。
1.爬呀爬,爬出一個健康的寶寶
2.教寶寶從認識五官開始認識自己
3.寶寶的語言培養與視、聽、觸覺訓練
4.培養寶寶生活能力與社交訓練
5.9~12個月寶寶的智慧型成長教育法
第五章閒不住的“小毛頭”,要邁人生第一步(1-1.5歲)
一歲之後,是寶寶成長的一個人生坐標。意味著寶寶就要長大了,不再以月齡來計算成長了。爸爸媽媽這時應保證一個寬敞、安全的環境。這樣可以讓寶寶勇敢地邁出人生的第一步。而且。寶寶從此以後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鮮明的情取向。認識寶寶的這些成長特點,爸爸媽媽就更應該全方位地去培養寶寶啦
1.鼓勵寶寶邁出第一步
2.訓練寶寶自理自律的智慧型
3.寶寶的心理發育和早期教育
4.寶寶看書識字從一歲開始
5.1-1.5歲寶寶的智慧型成長教育法
第六章“巧嘴”寶寶學說話的“分水嶺”(1.5-2歲);
寶寶在這個時期,可以理解和執行成人的簡單命令,還能夠跟著大人的話語重
復地說一遍或幾遍。寶寶一旦學會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就會突飛猛進,幾乎每天都有新詞從他的小嘴巴里說出來。爸爸媽媽要有意識地訓練寶寶的語言能力,使寶寶快速而準確地發揮出自己的語言能力
1.寶寶語言能力開發大訓練
2.寶寶動作智慧型開發與健身訓練
3.寶寶認知能力開發與社交訓練
4.寶寶數學思維想像力開發
5.1.5~2歲寶寶的智慧型成長教育法
第七章塑造寶寶鮮明個性的關鍵期(2-3歲)
2~3歲是寶寶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這時寶寶的身體機能和大腦功能都發育得較好。因此,在寶寶個性形成的雛形期,爸爸媽媽要儘可能全方住地時寶寶進行打造與訓練
1.寶寶個性形成培養大訓練
2.寶寶日常生活自理大訓練
3.寶寶塗鴉繪畫才藝大開發
4.寶寶獨立與適應能力培養訓練
5.2~3歲寶寶的智慧型成長教育法
第八章全方位情商教育從這時開始(3-4歲)
幼兒時期,正是情商培養的最佳時期,這也是3歲看小,7歲看老的真諦,因為幼兒時期所固化的品質會伴隨一生。所以,擁有高情商的寶寶,智慧型才能更全更優秀。因此,這時是寶寶情商教育的關鍵時期。
1.培養高E0的寶寶
2.培養寶寶的樂觀向上精神
3.消除寶寶的壞脾氣及消極心理
4.塑造寶寶健全的性格
第九章培養良好習慣,打造風範小公民(4~5歲)
老爸老媽說,育人以育德為先。品德教育作為育人工程的核心和核心,應當從小抓起。一個人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是非常穩固的。終生都會起作用。所以,對弦子的德育培養決不容忽視。
1.孩子思想道德啟蒙培養
2.孩子美感意識啟蒙培養
3.孩子應有的好習慣教育
4.孩子禮儀修養啟蒙教育
第十章鍛鍊獨立能力,每個孩子都是天才(5~7歲)
老爸老媽說,孩子在這個時期的成長道路上,常常遇到一個個溫柔的陷阱,它是那些過度溺愛自己孩子的爸爸媽媽們自己親手挖掘的。而孩子一旦掉進了這個陷阱里,往往就失去子自已獨立的能力,就失去了長大成人的權利,將來也就很難立足於社會。
1.孩子成長需要“愛的放手”
2.加強孩子的獨立性鍛鍊
3.孩子的內省及自律智慧型培養
4.讓孩子懂得感恩與分享

序言

80後的父母們,可以說是新世紀最年輕的爸爸媽媽了。在這裡先祝賀你從一個年輕的大孩子榮升為漂亮寶寶的父母大人。年輕的你,一旦做了爸爸媽媽,不用說,滿懷的喜悅與幸福之情是溢於言表的。但是,作為新手父母,在歡喜的同時切莫忘了照顧好自己的寶寶。要知道,把一個襁褓中的嬰兒養育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做父母,其實也是一件很專業化的事情,如果操作不當,斷送的就可能是孩子一生的前途和幸福。有的孩子,由於沒有得到應有的培養、教導與鍛鍊,而影響了正常的生長發育與身心健康。到了該走路的年齡,還停留在爬行的階段;到了該說話叫“爸爸媽媽”的時候,還總是“嗯嗯、啊啊”的發音不清;到了該自己吃飯的年齡,還不知道怎么把飯菜送進嘴裡;到了該自己解決排大小便的時候,還不知道怎么拉下褲子;上了幼稚園,自理方面什麼都不會:進了國小,輪流值日時,不知道怎么拿掃把:不能與同學們在一起友好地交往與合作等等,所有這些不能說不與爸爸媽媽從小的養育方法與方式密切相關。
此外,如果我們留意一下,生活中那些因教育失敗而染上惡習的孩子可謂比比皆是。他們的身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良習慣與性格缺陷,如性格偏激、好逸惡勞、厭學逃學、蠻橫無理、自私懦弱等,這些孩子的行為習慣無不與家庭環境、教育方法的缺失或不當有直接的關係。所以,早期的親職教育,是左右孩子一生的舵手。正確的親職教育,使孩子健康優秀、出類拔萃,走向成功:錯誤的親職教育,每每會誤了孩子的一生!

文摘

一些80後的新爸媽錯誤地認為,出生一兩個月的寶寶還小,什麼也不懂,不必急於對他進行智力開發,在這種心理之下往往懶於對新生兒進行智力開發。可是,據一些老爸老媽說,寶寶的智力開發得越早越好。而且。最好是從小兒一出生就開始著手智力教育,而不必等到寶寶懂事才開始。
有教育專家說,寶寶出生三天,進行早期教育,就已經晚了兩天了,因此一定要對寶寶進行早期教育。而且,如果寶寶所接受到的教育如同陽光和雨露一樣甘爽,那么無疑就能促使寶寶像小樹成長一樣,促使神經細胞發育得更完善。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爸爸媽媽都很忙,往往忽略了對寶寶的智慧型培養,這會大大地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因此,忙碌的爸爸媽媽要抽些時間,要忙中偷閒對自己的寶寶多照顧一些。
聰明的爸爸媽媽在與寶寶相處的時候,會不斷地和他說話,如“小可愛,知道嗎,我是媽媽!現在給你吃奶,呵,媽媽的奶水很香吧!”或者“好小子,爸爸非常喜歡你,看你的臉胖乎乎的,真可愛喲!”說完後,媽媽或爸爸可以再親吻與撫摸一下寶寶的小手小臉蛋等,對這些行為寶寶雖然不會表達,但他的心裡一定會樂得美滋滋的。
新生寶寶的情感智慧型,也同樣需要爸爸媽媽開發與培養,據老爸老媽說,那些早期就進行情感培養的寶寶,要比沒有進行過情感智慧型開發的寶寶可愛活潑得多。因此,平時,爸爸媽媽可以對你的小寶寶多作出一些各種各樣的表情,同時注意寶寶的反應。凡是能夠讓他有反應的智力與表情,不妨多重複幾次,好讓寶寶記住什麼樣的表情代表什麼樣的情感。
如果你的寶寶無法對他人的表情作出反應,那么,聰明的爸爸媽媽除了多和寶寶進行互動交流之外,不妨多改變幾種抱寶寶的方式,並觀察哪種方式寶寶最喜歡。
1.親子對視
媽媽或爸爸抱起寶寶,讓他能與你四目交接,然後,你要說一些寶寶愛聽的話或唱一些好聽的童謠,以引起寶寶的注意。不過,由於新生兒的視力範圍只有約25厘米,所以你要把他抱得近一些,才能讓他看清楚你的表情。
寶寶如果對你的表情能夠作出迅速的、合理的回應,那么,這種方式就能增強他想與你交流的願望,他就能逐漸熟悉這樣的交流模式,並且能同爸爸或媽媽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2.撓痒痒
採用讓寶寶感覺舒服的姿勢將他抱起來,也可以讓寶寶躺在床上,爸爸或媽媽跟他玩撓痒痒的遊戲。在遊戲過程中,不要忘了配合一些手勢與聲音,從而讓小傢伙感覺撓痒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進而作出一些愉悅的反應。
寶寶如果能夠合理地回應你的逗弄時,就表示他的認知發展有所進步,那么,他就能夠對他人的特定表情作出更合適的反應啦。
具體教育方案
很多新手爸爸媽媽都以為新生寶寶除了吃喝拉撒睡什麼也不知道,這種認識是很錯誤的。新生兒月齡雖小,卻也有一定的認知能力,一些老爸老媽根據他們多年來育兒的經驗告訴我們,小兒在出生的最初3個月,大腦發育十分顯著,並逐步建立了思維和反應方式,這意味著寶寶在這個時期已經有了初步的認知與記憶能力。
發育良好的寶寶在兩三個月時,對爸爸媽媽及周圍親人的撫摸、擁抱、親吻都有積極的反應。比如當媽媽說話時,正在吃奶的寶寶會暫時停止吸吮或減慢吸吮的速度,並且會用眼睛注視著媽媽;當爸爸逗寶寶時,他會報以喜悅的表情,甚至微笑。這些都是寶寶在認知與記憶能力的成長之下才得以與爸爸媽媽建立親密的感情。因此,開發寶寶這一時期的智慧型,作為80後的爸爸媽媽,你不妨採用以下幾個老爸老媽們的育兒妙招:
1.看看我是誰
做這個遊戲時,爸爸或媽媽可以選一張自己的彩色照片。遊戲開始後,把寶寶抱在懷裡,並對著他微笑,等寶寶注意到你的臉後,表示出開心的微笑時,你就可以對寶寶做一些逗引的動作表情,比如沖他伸伸舌頭,眨眨眼睛等,看寶寶有什麼反應。
可以反覆進行幾次,吸引寶寶觀看你的臉,等寶寶有興趣以後,可以把準備好的照片放在他面前,讓他觀看一會兒,看看他有什麼反應,然後,再讓寶寶看看你的臉,再看看寶寶有什麼反應。如果寶寶表現出興奮或微笑的表情,表明寶寶已經知道照片上的人是你了。如此反覆地進行幾次,便可以開發寶寶的認知能力。
2.抬頭看玩具
玩這個遊戲時,應先在床上墊一些毛巾或棉被使床不要太硬,讓寶寶趴在床上,使他的兩臂彎曲兩手心向下支撐身體。這時,你可以拿一個鮮艷且會發聲音的玩具,一邊搖一邊快樂地叫寶寶的名字,逗引他抬起頭來觀看。可以邊玩邊和寶寶說話,比如“壯壯真乖”“明明做得很好”等,但玩的時間不能太長,以免寶寶疲勞。這樣做可以鍛鍊寶寶的背部肌肉、手臂、頸椎等,也可讓寶寶感受到快樂的氣氛,熟悉自己的名字,這是寶寶獲得“自由”的第一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