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

《2010年度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會計》隨書獲贈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遠程教育網學習體驗卡一張,可用於購買相應價值的2010年CPA輔導課程;可享受輔導書網上免費答疑服務。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條形碼:9787509520482
版本:第1版
《2010年度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2010年度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

正文語種:中文

內容簡介

《2010年度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會計》以考試改革為依託,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特點:一是體現了《中國註冊會計師勝任能力指南》和《職業會計師國際教育準則》對考生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和職業價值觀,以及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的要求;二是體現了與國際趨同的原則,力求使《2010年度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會計》與國際普遍認可的註冊會計師考試教材相趨同,為打造中國註冊會計師國際通行證起重要支持作用;三是體現了最新頒布的法律法規的重要內容和原則;四是體現了為保持並不斷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對新知識、新實務的要求。

作者簡介

編者: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

編輯推薦

《2010年度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會計》隨書獲贈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遠程教育網學習體驗卡一張,可用於購買相應價值的2010年CPA輔導課程;可享受輔導書網上免費答疑服務。

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會計概述
第二節 財務報告目標
第三節 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基礎
第四節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第五節 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原則
第六節 會計科目
第七節 財務報告
第二章 金融資產
第一節 金融資產的定義和分類
第二節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人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第三節 持有至到期投資
第四節 貸款和應收款項
第五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第六節 金融資產減值
第七節 金融資產轉移
第三章 存貨
第一節 存貨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第二節 發出存貨的計量
第三節 期末存貨的計量
第四章 長期股權投資
第一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第二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
第三節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及處置
第五章 固定資產
第一節 固定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第二節 固定資產的後續計量
第三節 固定資產的處置
第六章 無形資產
第一節 無形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第二節 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第三節 無形資產的後續計量
第四節 無形資產的處置
第七章 投資性房地產
第一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特徵與範圍
第二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第三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後續計量
第四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和處置
第八章 資產減值
第一節 資產減值概述
第二節 資產可收回金額的計量
第三節 資產減值損失的確認與計量
第四節 資產組的認定及減值處理
第五節 商譽減值測試與處理
第九章 負債
第一節 流動負債
第二節 非流動負債
第十章 所有者權益
第一節 所有者權益核算的基本要求
第二節 實收資本
第三節 資本公積
第四節 留存收益
第十一章 收入、費用和利潤
第一節 收入
第二節 費用
第三節 利潤
第十二章 財務報告
第一節 財務報告概述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第三節 利潤表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第五節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第六節 附註
第七節 中期財務報告
第十三章 或有事項
第一節 或有事項概述
第二節 或有事項的確認和計量
第三節 或有事項會計的具體套用
第四節 或有事項的列報
《2010年度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2010年度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

第十四章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第一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
第二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確認和計量
第三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
第十五章 債務重組
第一節 債務重組的定義和重組方式
第二節 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
第十六章 政府補助
第一節 政府補助概述
第二節 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
第十七章 借款費用
第一節 借款費用概述
第二節 借款費用的確認
第三節 借款費用的計量
第十八章 股份支付
第一節 股份支付概述
第二節 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
第三節 股份支付的套用舉例
第十九章 所得稅
第一節 所得稅會計概述
第二節 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及暫時性差異
第三節 遞延所得稅負債及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
第四節 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第二十章 外幣折算
第一節 記賬本位幣的確定
第二節 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第三節 外幣財務報表折算
第二十一章 租賃
第一節 租賃概述
第二節 承租人的會計處理
第三節 出租人的會計處理
第四節 售後租回交易的會計處理
第二十二章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第一節 會計政策及其變更
第二節 會計估計及其變更
第三節 前期差錯及其更正
第二十三章 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
第一節 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概述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日後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
第三節 資產負債表日後非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
第二十四章 企業合併
第一節 企業合併概述
第二節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的處理
第三節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的處理
第二十五章 合併財務報表
第一節 合併財務報表概述
第二節 合併財務報表的編製程序
第三節 合併資產負債表
第四節 合併利潤表
第五節 合併現金流量表
第六節 合併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第七節 合併財務報表附註
第二十六章 每股收益
第一節 每股收益概述
第二節 基本每股收益
第三節 稀釋每股收益
第四節 每股收益的列報
本書涉及的法規
……

序言

我國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制度創建於1991年,至今已經舉辦了19次考試,累計15.4萬人取得了全科合格證書,為我國註冊會計師行業選拔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在此過程中,我們積累了豐富的考試工作經驗,考試制度不斷健全,社會認知度不斷提高,註冊會計師考試成為國內聲譽最高的執業資格考試之一,並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認可。
近年來,按照財政部領導的要求,為了深入推進註冊會計師行業的科學發展,加快實現行業人才培養和選拔的國際化,建立起符合註冊會計師人才成長規律和勝任能力要求並與國際趨同的註冊會計師考試制度,我們在總結考試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借鑑國際成功經驗,研究提出了《註冊會計師考試制度改革方案》,並於2009年1月15日經財政部考試委員會批准發布。考試制度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將註冊會計師考試由一個階段調整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專業階段,第二階段為綜合階段。二是調整和補充考試內容,在近年來考試內容調整完善的基礎上,充實公司戰略、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等內容。三是更加注重考生的綜合套用技能,特別是第二階段考試,整合現行考試制度有關要求,對勝任能力方面的要求進行分拆和補充,並加以整合,著重考查考生在執業環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009年3月23日,財政部發布《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辦法》(部長令第55號),新的註冊會計師考試制度正式實施。2009年,我們先後組織了原考試制度下的最後一次考試和新考試制度下的首次專業階段考試,順利實現了考試制度的平穩過渡。
2010年新考試制度全面實施,除繼續舉辦專業階段考試外,將首次舉辦綜合階段考試。

文摘

(二)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
固定資產在符合定義的前提下,應當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才能加以確認。
1.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資產最重要的特徵是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企業在確認固定資產時,需要判斷與該項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與該項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並同時滿足固定資產確認的其他條件,那么,企業應將其確認為固定資產;否則,不應將其確認為固定資產。
在實務中,判斷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主要判斷與該固定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報酬是否轉移到了企業。與固定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是指由於經營情況變化造成的相關收益的變動,以及由於資產閒置、技術陳舊等原因造成的損失;與固定資產所有權相關的報酬,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使用該資產而獲得的收入,以及處置該資產所實現的利得等。
通常:取得固定資產的所有權是判斷與固定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報酬轉移到企業的一個重要標誌。但是,所有權是否轉移,不是判斷與固定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報酬轉移到企業的唯一標誌,在有些情況下,某項固定資產的所有權雖然不屬於企業,但是,企業能夠控制與該項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流入企業;這就意味著與該固定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報酬實質上已轉移到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將該項固定資產予以確認。例如,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企業雖然不擁有固定資產的所有權,但與固定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報酬實質上已轉移到了企業(承租人),因此,符合固定資產確認的第一個條件。
對於購置的環保設備和安全設備等資產,其使用不能直接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但是有助於企業從相關資產獲得經濟利益,或者將減少企業未來經濟利益的流出,因此,對於這類設備,企業應將其確認為固定資產。例如,為淨化環境或者滿足國家有關排污標準的需要購置的環保設備,這些設備的使用雖然不會為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卻有助於企業提高對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能力,有利於淨化環境,企業為此將減少未來由於污染環境而需要支付的環境淨化費或者罰款,因此,也符合固定資產確認的第一個條件。
對於工業企業所持有的工具、用具、備品備件、維修設備等資產,施工企業所持有的模板、擋板、架料等周轉材料,地質勘探企業所持有的管材等資產,以及企業(民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