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兔賽跑》[寓言故事]

《龜兔賽跑》[寓言故事]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龜兔賽跑》,是家喻戶曉的一則寓言故事。它告誡人們:強者,不要傲視他人,自我陶醉;弱者,不要氣餒,自愧弗如;弱者如能刻苦努力,堅持不懈,也有超過強者的可能。

(圖)《龜兔賽跑》《龜兔賽跑》

簡介

(圖)《龜兔賽跑》《龜兔賽跑》

兔子向動物們誇耀他的速度,“我從來沒有失敗過,”他說,“當我奔跑時,沒有人比我更快。”

烏龜平靜地說:“我要與你比賽。”“真是笑話,我可以邊玩邊和你賽跑。”兔子說。

●比賽開始了,一眨眼工夫,兔子已經跑得不見了蹤影,但是他覺得自己跑得快,對比賽掉以輕心,躺在路邊睡著了。

●烏龜慢騰騰地卻持續不停地走,當兔子一覺醒來,他看到烏龜已經快到終點線了。兔子輸了比賽。

寓意: 《龜兔賽跑》:驕傲使人落後,虛心使人進步。做事情要踏踏實實地,這樣才會取得成功。

作者

(圖)《龜兔賽跑》《龜兔賽跑》

《龜兔賽跑》的作者伊索

伊索是一位奴隸出身的寓言作家,他生活的時代正是古希臘奴隸制城邦的形成時期。那個時代,奴隸主貴族作威作福,為非做歹,奴隸和下層平民備受欺凌。奴隸和下層平民對奴隸主貴族的專制並不是逆來順受的,他們把寓言當作武器,向奴隸主做鬥爭。在眾多的奴隸和平民出身的寓言作家中,伊索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是一位奴隸主的家奴,相貌醜陋卻絕頂聰明,後來獲得了解放。

《伊索寓言》中還有許多精彩的寓言,說明深刻的道理。《打破神像的人》是說要打破人們對神明的迷信;《龜兔賽跑》中勸戒人們不要驕傲自大;《烏鴉和狐狸》中諷刺一些人的虛榮心;《狐狸和葡萄》中嘲笑無能者的自我安慰心理;《初次看見的駱駝》中則說明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新版

(圖)《龜兔賽跑》《龜兔賽跑》

兔子這些天一直悶悶不樂,煩躁得很。究其原因嘛,還不是那段龜兔賽跑的歷史給鬧的,都寫進國小生教科書啦,那天兔子在後山曬太陽,親耳聽見山腳下國小校孩子們朗朗讀書聲,念的就是那段不光彩的過去。奇恥大辱哇!兔子氣得太陽也不曬了,回到窩裡把嘴噘成三大瓣。

兔子尋思來尋思去,決定要改寫這段歷史。如何操作哩?當然,解鈴還需系鈴人,怎么著?

再找老龜賽一場唄,不比出成績,誰服誰?就象打足球世界盃,衝進十六強,那才叫真功夫。瞧這些年,老龜神氣的,身份一漲再漲,那些想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見利忘義之流都去巴結老龜,人們早就瞧不起兔子了,還說什麼兔子尾巴長不了,再不濟,比老龜尾巴長吧?牆倒眾人推,一好遮百醜,兔子一失足成千古恨啊!一次失誤,竟讓老龜名垂青史,身份百倍。

不行!一定要恢復名名譽,以正視聽,今年就去和老龜賽上一賽,到時,咱兔子贏了,看天下人怎么說。兔子費了好大勁才找到正在閉目養神的老龜。龜聽說兔子來意,把頭搖得象貨郎鼓:“不行不行,咱龜哪是兔的對手?跑步分明是你的長項我的弱項,這叫不平等競爭嘛,不乾不乾!”那你原來怎么就跑到我前面去了?害我上個世紀都抬不起頭來。”“那次是僥倖,兔先生高風亮節,有意裝睡,讓老龜出名唄。”“彆氣我!誰裝睡?是真睡過去了。唉,怪我夜生活過度,白天犯迷糊,竟生生造一個童話也是笑話出來。一個也就罷了,兔先生還想造第二個?”龜不緊不慢地說。你以為你還能贏得了我?這次打死我我也不閉眼睛。我一個筋斗翻過去,雖說比不上猴哥悟空的十萬八千里,但起碼夠老龜你爬上幾個時辰的,信不信?”兔子邊說帶比劃,興奮得支愣著兩隻大耳朵,手舞足蹈“我信還不行嗎?用不著丟人現眼去賽跑。”龜舉起免戰牌,縮頭縮腳預備開溜。兔子生氣了,一躍跳到龜的背上,“你不同我賽跑,我現在就把你扔到水裡去,不不不,扔到火里去,

你賽不賽跑?被逼不過,龜只好答應,但龜有一個條件:“你得給我時間,你知道我速度慢,但耐力還行,也就以此和兔先生搏一搏吧。”“行。”兔子也爽快,“時間對我們兩個是一樣的,不打緊。現在才日上三竿,這樣吧,傍晚學生放學之前,看誰先到達終點——就定在學校門前小河對岸的那棵歪脖子樹下,怎么樣?到時讓學生娃見證一下,是我兔子先到的終點,今後教科書那一課就不用學了,也算給娃們減負吧。”“那就開始吧,兔先生,路上別再耽擱了,別忘了,我在終點等你喲。”龜說著就伸頭伸腳趕緊爬將起來。“這老龜不自量力,還用老眼光看我,哼!”兔子冷笑一聲,決定不與龜口角計較,還是見行動吧,於是雙腳起雙腳落往前直縱,心說:“今個我到終點睡大覺等你,總是萬無一失吧?嘿,嘿,嘿!”

太陽當空照時,兔子離終點也就一箭之地了,那棵歪脖柳樹已經進入兔的視野,勝利在望,但兔子又遲疑起來,現在就去那兒一個人呆著,多沒趣啊!兔子後悔把賽程和時間都定得太長。唉,這不中用的老龜現在還不知在哪裡挪動哩,想到龜拚命伸長脖子急著趕路的樣子,兔子一不留神把嘴笑成三瓣。“樂啥子呢兔兄?是不是和龜複賽的事有眉目了?”一條機敏的牧羊犬趕了過來,和兔打招呼“犬弟果然信息靈通,龜兔複賽正在進行中。”兔子巴不得有人知道這件事,好讓更多的人見證他的最終勝利,“犬弟要不要同我一道去終點看看?”“沒問題。不過現在小弟有要事在身,反正現在時辰尚早,不如兔兄隨我來看一場熱鬧,電視台名記熊貓先生正在錄像,拍攝專題片《會搖尾巴的狼》。”牧羊犬興高采烈地說。“啊,錄像?專題片?太有意思了!”兔子來勁了,“到時可不可以請熊貓先生給我們龜兔賽跑也弄個專題片出來?”“沒問題,題目就叫《新龜兔賽跑》如何?”牧羊犬果然反應靈敏思維活躍。“那太好了!”兔子一蹦三尺高,馬上尾隨牧羊犬而去。專題片《會搖尾巴的狼》正在拍攝之中。狼最終騙不了警惕性很高的老山羊,終於狼性必露,窮凶極惡嚷嚷著要吃掉羊。老山羊用全球通召集來四方朋友連久隱花果山的猴哥也到了。大家圍在陷阱旁召開現場批鬥會,揭露狼的罪惡。見氣數已盡生還無望,竟生生咬舌自殺。牧羊犬領著兔子找到熊貓先生介紹一番,兔子就提出了剛才牧羊犬的創意。熊貓一聽,正中下懷:“今個真是好戲連台。兔兄祝賀你,馬上你就要被平反昭雪。今天各路英雄在此匯集,非常難得,正是吃飯時間,大家酒足飯飽,再同去給兔兄做個見證,豈不兩全其美?”兔子連連稱是,心想古人說的真是好: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今天莫非是兔某人的黃道吉日?想到《新龜兔賽跑》將要和全球電視觀眾見面,兔子真是歡欣鼓舞啊!群雄宴會之後,熊貓先生把攝像機鏡頭對準兔子,宣布了新龜兔賽跑的故事馬上就要進入尾聲:“大家看好了,終點就在學校門前小河對岸的那棵歪脖柳樹下,誰先到終點誰就是最後的大贏家。讓我們的鏡頭追隨著兔先生矯健的腳步吧,兔子,沖啊!勝利永遠屬於不知疲倦勇往直前的智者……”.“哇噻!歷史又重演了?”突然熊貓先生驚訝得太跌眼鏡,原來歪脖子柳樹下,那隻老龜正對著鏡頭拋飛吻哩,而後期趕到的兔子氣得人仰馬翻,眼睛紅得出了血。龜說:“早提醒兔先生別在路上轉悠耽擱了。唉,歷史的教訓不吸取怎么行呢?”),“不怕慢,就怕站!”對岸放學的學生娃衝著龜兔喊將起來,動物群英們也附和著,“吃一塹,長一智,兔先生,吃兩塹長二智沒問題吧?”“沒—問—題!”兔子在牧羊犬的攙扶下努力振作精神,向龜鞠躬致意:“向龜兄學習!”“OK!”熊貓先生完整地拍下了這組鏡頭。全場掌聲雷動新龜兔賽跑的故事以龜再次取勝落下帷幕。兔子從此深居簡出閉門思過。`

創新思維

1998年,美國《讀者文摘》(中文版)9月號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對《龜兔賽跑》故事提出了質疑,同時結合當前實際,運用創新思維作了新的詮釋。

文章的作者說,幾年前,他跟家人閒聊的時候,提到《龜兔賽跑》的故事,沒想到17歲的兒子居然叫了起來:“天哪,爸爸!您竟然還會相信《龜兔賽跑》的故事,不覺得它根本不合理嗎?就算兔子睡著以後烏龜真能跑贏,那也必定是短距離的賽跑,如果改為馬拉松,烏龜能贏嗎?兔子不會一睡不起,只怕起來以後,精神好,跑得還更快呢!”於是,父子倆開始了下面的這場對話。

父:“照你這么說,烏龜是永遠贏不了的?”

子:“在理論上是這樣。這好比說人和鳥誰能飛得快一樣,根本不可比嘛!”又說:“可是,人發明了飛機,就比鳥飛得快多了。所以,烏龜也可以贏,只要它搭上交通工具,譬如坐汽車跟兔子比賽。”

父:“你要在龜兔賽跑中,加上烏龜開車?”

子:“有什麼不成?這是工具時代啊!爸爸,您高中上數學課,能帶計算機嗎?”

父:“那時候還沒有,就是有,如果靠計算機,哪還叫真功夫!?”

子:“所以,您的觀念落伍了。我們今天上數學課,有誰敢不帶計算機?”稍停,又得意地接著說:“在太空競賽的今天,您不用超級電腦,行嗎?老爸,這不是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時代了。誰懂得用工具、用方法,誰就是贏家。”

一場辯論以後,父子倆一致同意把《龜兔賽跑》改寫成兩段,一段是故事的內容,一段是故事的教訓。

故事內容:烏龜和兔子比誰跑得快。他們約定了比賽的時間和地點,就出發了。兔子一開始就拚命跑,一刻也不敢休息。烏龜卻好整以暇地打電話。不久,租車中心送來烏龜訂的車子,烏龜開上車沒幾分鐘就趕過了兔子。

故事教訓:現代人光憑武勇或勤苦是不夠的。在這個時代,要在人海中冒出頭,更重要的是點子———事業上的創意、人生的新詮釋、人情的新領悟以及使人有“一點即通”之感的新想法。

故事影響

(圖)《龜兔賽跑》《龜兔賽跑》

也許,有人對這樣的改寫會不以為然;然而它很有新意,同樣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小時候,聽《龜兔賽跑》故事的時候,心裡只記得“防驕杜懶”四個字,不再去想其他,腦子裡只有一種思路,不管客觀情況千變萬化,這種思路仍世代相傳。

然而,實踐卻一再告誡人們:思維習慣是需要改變的,不改變就不會有創新,不會有進步。曾記否,當“一大二公”觀念在中國農村占統治地位的時候,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18戶農民,改變了思維習慣,搞起了“包產到戶”,這個做法被黨中央肯定並在全國推廣以後,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同樣,“人多力量大”這一觀念,在中國人民中也形成了強大的思維定勢。那么,現如今,這個觀念是不是也需要重新認識並加以改變呢?

先來看一看,法國心理學家林格爾曼所做的一個有趣的“拔河”實驗吧。

林格爾曼讓一些青年人分別以1人、2人、3人……直到8人小組的形式拔河,用測力器測量並記錄他們在不同群體下用力的情況。結果是,當他們單個人拔河的時候,平均拉力為63公斤。按力的平均疊加計算,2人組應是126公斤,3人組應是189公斤,8人組應是504公斤。但實際測出的平均拉力,2人組是118公斤,比疊加值少8公斤;3人組是160公斤,比疊加值少29公斤;8人組是256公斤,比疊加值少248公斤。

這項實驗表明:群體力量的總數低於單個人力量疊加的總和。而且,群體人數越多,其總體力量比單個人力量疊加的總和,遞減得也越多。這不是“人多力量小”嗎?

對此,林格爾曼把它解釋為“責任分散”現象。他說,對某一件事,假如一個人在單獨的情況下去完成,會做出積極的反應,但在群體去完成時,往往有退縮和保留,因為前者獨自承擔責任,後者則期望別人多一點承擔責任。這種內耗現象,實際上就是“責任分散”的結果。

放眼社會,我們就能發現,上述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例如,一個單位官多員工多,互相扯皮,互相推委,互相掣肘,內耗嚴重,責任分散,因而辦事質量差,效率低。俗話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這當中的“奧秘”,仍值得人們聯繫實際,細細思索!

搞笑時鐘

《龜兔賽跑》《龜兔賽跑》

這款鐘錶的設計非常有趣,它將龜兔賽跑的童話故事融入到了其中。

兔子、烏龜和路標分別代表了秒針、分針和時針。雖然秒針和分針都在一圈圈地越過路標,但是秒針始終要比分針快很多,這也剛好與童話故事相呼應。

故事六則

第一則

勝方:烏龜

原因:傲慢的兔子在遙遙領先的情況下,跑去樹陰下睡覺而耽誤了比賽。

分析:不進則退,無論你能力再大,只要停止你的步伐,後來者就會好不客氣地超越你。

第二則:

勝方:兔子

原因:吸取前次教訓的兔子不再去睡覺,全力以赴地比賽。終於得到了勝利。

分析:輸贏不是永恆的,只要懂得吸取前者教訓,懂得去改正錯誤。勝利終歸是你的。

第三則:

勝方:烏龜

原因:這次烏龜再次挑戰兔子,但定了個規矩:路線由烏龜定;比賽路線有一條小河,不懂游泳的兔子只能站在河邊望龜興嘆。

分析:做事要懂得去用方法,不能盲目地去做。這樣才能得到勝利。

第四則

勝方:無

原因:在比賽中,跑的時候,跑的快的兔子背著跑得慢的烏龜;在過河的時候,會游泳的烏龜背著不懂游泳的兔子,最後共同達到終點。

分析:取長補短,達到雙贏。互相扶持配合才能達到最快,最有效的勝利。

第五則

分析一到四則得出結論:烏龜兔子有一個相同的地方,就是儘管失敗了,但仍然不放棄,繼續努力去取得勝利。

第六則

分析一到四則的出結論:比賽一定會有輸贏,但這並不是重要的,最重要就是最終能達到雙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