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文壇驕子紀伯倫》

《黎巴嫩文壇驕子紀伯倫》

紀伯倫《黎巴嫩文壇驕子紀伯倫》是短篇紀實文章,作者是伊宏,1993年11月12日發於《人民日報》(國內版)的國際副刊上。

基本簡介

《黎巴嫩文壇驕子紀伯倫》紀伯倫
《黎巴嫩文壇驕子紀伯倫》是短篇紀實文章。作者是伊宏。選自《人民日報》(國內版)1993年11月12日國際副刊。黎巴嫩文壇驕子紀伯倫(1883--1931),作為哲理詩人和傑出畫家,和泰戈爾一樣是近代東方文學走向世界的先驅。同時,他又是阿拉伯現代小說和藝術散文的主要奠基人,二十世紀阿拉伯新文學道路的開拓者之一。本世紀二十年代初,以紀伯倫為中堅和代表形成的阿拉伯第一個文學流派“敘美派”(即“阿拉伯僑民文學”)曾聞名全球。

內容簡介

在短暫二輝煌的生命之旅中,紀伯倫飽經顛沛流離、痛失親人、愛情波折、債務纏身與疾病煎熬之苦。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區的一個農家。故鄉的奇兀群山與秀美風光賦與他藝術的靈感。十二歲時,因不堪忍受奧斯曼帝國的殘暴統治,他隨母親去美國,在波士頓唐人街過著清貧的生活。一八九八年,十五歲的紀伯倫隻身返回祖國學習民族歷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會。一九0二年返美後僅一年多的時間,病魔先後奪去了他母親等三位親人。他以寫文賣畫為生,與為人剪裁縫衣的妹妹一起掙扎在金元帝國的底層。一九0八年,他有幸得到友人的資助赴巴黎學畫,並得到羅丹等藝術大師的親授與指點。一九一一年他再次返美後長期客居紐約,從事文學與繪畫創作,並領導阿拉伯僑民文化潮流。當他感到死神將臨,決心讓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燒得更加光耀,遂不顧病痛,終日伏案,直到四十八歲英年早逝。
紀伯倫是位熱愛祖國、熱愛全人類的藝術家。在生命的最後歲月,他寫下了傳遍阿拉伯世界的詩篇《朦朧中的祖國》
文學與繪畫是紀伯藝術生命雙翼。紀伯倫的前期創作以小說為主,後期創作則以散文詩為主。此外還有詩歌、詩劇、文學評論、書信等。《先知》是紀伯倫步入世界文壇的頂峰之作,曾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作者簡介

伊宏,1940年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男,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所研究員、東方文化研究中心常任研究員。1964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系,從事過多年阿拉伯語教學工作,1977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從事阿拉伯文學、文化研究。在1983-1985年間,曾以訪問學者身份訪問埃及開羅大學。1987年參與創建中國阿拉伯文學研究會,當選首任秘書長,後任副會長至今。伊宏的主要專著有《阿拉伯文學簡史》、《阿拉伯現代文學史》、《東方衝擊波——紀伯倫評傳》、《紀伯倫詩情散文》等,並參加過多部著作如《紀伯倫散文詩全集》、《紀伯倫全集》(三卷)、《思想的金字塔》等的編譯工作。
此外,在多年的文學研究工作中,伊宏還在國內外的多種刊物上發表了大量的優秀論文,參與了《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世界詩學大辭典》、《外國名作家大詞典》等辭書以及《東方文論選》、《世界散文精華》等文集的撰稿和選編工作。曾多次應邀參加了在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利比亞及美國等地舉辦的國際學術研究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