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灘》

《黃河灘》

這部長達42萬字的作品,敘述了20世紀上半葉黃河中游地區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及生活在黃河灘附近人們複雜的情感經歷。作家崔正來立足黃河中游地區,以俯仰結合的方式縱橫敘事,於歷史真實之外,講述了在那一特殊歷史時期,山西晉南地區所發生的諸多精彩紛呈的故事,可謂是晉南地區的革命鬥爭史和回憶錄。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黃河灘黃河灘

《黃河灘》是一部在主旋律旗幟下,以清澈之音唱響傳奇的精彩小說。

二十世紀上半葉,黃河中遊河灘及河水兩岸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全部囊括於小說之中,駁雜的人物譜系,紛繁的事件,構成了小說巨大的格局。

小說講述了山西晉南地區所發生的諸多精彩的故事,其間有貧困農民與土豪劣紳間尖銳的矛盾;有工農紅兵和蔣介石圍剿大軍之間的激烈鬥爭;有八路軍、決死隊、晉綏軍、游擊隊以及黃河灘匪和日本鬼子之間的頻繁交鋒;有國共兩黨、兩軍之間你死我活的決鬥;有國民黨新軍閥間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也有閻錫山的晉綏軍和八路軍間的合作與摩擦,可謂是汾南地區的革命鬥爭史和回憶錄。主人公黃寒冰既是這些歷史事件的目擊者,又是參與者,他的愛恨、喜悲與那些故事交織並進,在戰火中練就出了堅強的意志與噴薄不息的革命激情。

作家崔正來立足黃河中游一代,以俯仰結合的方式縱橫敘事,於歷史真實之外,詳實地記錄了生活在黃河灘的人們且遠且長的情感及跳動囂沉的苦樂生活語。《黃河灘》以苦難舊事叩響新生歡顏,如此輕鬆地擊穿了半個世紀的歷史,給人以世紀性的懷念。

作者簡介

崔正來,1945年生於山西省榮河縣孫吉鎮安昌村(後劃歸臨猗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三歲喪母,父親先為黃河縴夫,後為艄公。20歲以前在故鄉讀書,從國小讀到高中。1965年春入伍,1971年春轉業到《西安日報》編輯部任記者。1972年春到1975年夏就讀於西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後短暫留校,不久重新回到《西安日報》和《西安晚報》編輯部工作,負責工交組工作。1981年調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先後任記者、主任記者、高級記者。從1993年起主持廣播電視部陝西記者站工作,2006年7月底退休,享受司局級待遇。作者喜愛文學,在三十多年的新聞工作中,寫過數百篇報告文學和通訊,發表過上千萬字的作品,其中有100多篇作品在全國、省部級和中央台、國際台評選中獲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